水头村位于房山西南大石窝镇北部山区,千年古刹云居寺坐落于该村境内,村域山青水美、文化底蕴厚重,是集观光、休闲、民俗于一体的市级民俗旅游村。全村农户186户,农业人口490人,农村劳动力人数380人,土地面积1.58万亩。2007年度,水头村获房山区“魅力新农村”荣誉称号。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发挥山青、水秀、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民俗旅游新环境,实施了四清、四化等多项环境整治工程,靓化了村容村貌,完善……。 |
水头村位于北京市延庆县城东北部,距离县城69公里,风景秀丽、气候凉爽。下辖水头、半沟2个自然村,村域面积4.4万亩,山场林地面积4.2万亩,耕地面积1170亩,生态林面积4.2万亩。全村共有102户,272口人,其中0员21人,其中预备党员1人,两委干部5名。……。 |
水头村,即位于大盈溪汇入鳌海之处,因有“淡水尾,咸水头”之说,故名。水头南北朝时期开始有人聚居繁衍,先宋姓,后肖、陈、吴、林、吕相继迁入,现水头吴姓人口最多,宋代渡口码头初奠,运输贸易日渐活跃。商朝康丁元年(1152年)五里桥竣工后,水头成为“万商云集”的贸易场所,二宋时期,水头,湖内隶属太平乡常安里。元,明,清改属四十一都。1949年8月14日解放,曾分别属于十区和十一区,1952年隶属十六区。……。 |
村置九龙山西北侧山麓,据说下雨时九龙山的水最先流到此处。因有“水头”之称。宋属万安乡万安里有水头境。明属西隅万安里1图,清宣统二年(1910年)属渔溪镇,1943年设井头保直属渔溪镇,1950年属第五区水头乡,1958年属渔溪公社上郑大队,1959年成立水头大队,1984年改大队为水头村委会属渔溪镇。水头村……。 |
水头位于建设乡政府驻地西南部,直距1.9公里。东始建设橡胶厂,西至搭桥,北接建光,南连围大坑山。包括水头、水头山二个自然村,作业区驻水头村。聚落依山坡地面溪而建,呈长方形。杂姓集居。共161户,499人,汉族,讲闽南话。设一个村民小组,耕地509亩,其中水田370亩,农地139亩。主种橡胶、水稻、甘蔗、地瓜、兼种茶果。有初级小学一所,医疗站一间。水、电、电讯、电视开通。江坪乡道从村通过,可通汽车。……。 |
因九龙江“九九湾”至镇头宫象把咀口狭窄处,村位于水流狭处上,故名。1939年属龙溪县颜潮乡水头保,1950年属龙溪县第一区白云乡,1959年属龙溪县颜厝公社水头大队。1960年并县称龙海县颜厝公社水头大队,1984年改称龙海县颜厝乡水头村委会,1992年颜厝乡改镇,1993年改称龙海市颜厝镇水头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水头村……。 |
位于镇政府驻地西南3.5公里,坐落于泉州湾的滨海地带。西北临海,东接洪尾,西与西滨农场交界,南与塘头后厅相邻。古时注入泉州湾之水可经该村,灌溉雪上、浦内、港塘等地。因村落位于水流之首,故称“水头”。宋为安仁乡江阴里所辖,元、明、清属廿三都,民国属石狮镇龙塘保,1949年属晋江县第九区(永宁区),1952年属双湖区,1956年属莲塘乡,1958年设置水头大队。1984年改称水头村,辖有水头、洪尾2个……。 |
水头村位于赤土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7公里,北邻西洋村,西邻万安村,东北邻溪东村、南邻旧镇镇东厝、后垄二村。源于苦竹、白石、炉飞、顶下草等处的赤土溪流经本村西林墘进入旧镇镇境内,为浯江上游。县道长旧线(从国道324线长桥溪内站至省道漳东线旧镇镇寨内站的公路)经过本村西林墘。漳诏高速公路也从西林墘经过,建一座浯江溪的大桥长300米。【政区沿革】水头村清代属七都下洋保,民国29年属四股乡(民国33年与……。 |
水头村位于火田镇东南部,辖4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655户,总人口2136人。共有党员53名,现有村两委干部7人。面积11784亩,森林覆盖率63%。全村有耕地1435亩,林地3881亩。村民以青枣、枇杷种植和劳务输出为主要经济来源,尤其盛产优质台湾青枣,农民人均收入8307元。村内留有青铜时期古遗址钟后山遗址及宋朝瓷窑址。……。 |
水头村位于长汀县濯田镇北面,全村土地总面积36860亩,林地28470亩,耕地1631亩,海拔382米,总人口1500多。水头村山清水秀,环境优美,名人荟萃,历史悠久,集人文与自然景观于一体。村口有俗称为“狮象把水口”的两座山峦穿插环抱,清澈见底的溪流穿村而过。远眺整个村庄云雾盘绕、古树林立,令人陶醉留连。沿溪两岸杨柳婆娑,绿树环绕,钟灵毓秀。穿行在弯弯曲曲的村道上,数十幢明清古民居分布两边,连成……。 |
因有溪水流向池村是桂口溪的源头而得名。古属十五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富口区梨树乡,1958年成立富口公社为梨树大队管辖。1961年分出自成大队,1984年改水头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驻水头村。夏茂镇水头村地处夏茂镇东南部,茂溪河下游,距离集镇5公里,全村有2个自然村,四个村民小组,120户,人口482人。全村耕地面积615亩,林地面积5071亩,果园面积440米。水头村拥有一座库容量29万立……。 |
因该村为多处小河流的源头而得名。1958年称水头大队,1983年称水头乡,1987年称水头管理区,1999年经东源县政府批准设立水头村委会,沿用至今。水头村……。 |
1957年设水头大队;1985年改称水头乡;1988年建立水头村委会;1991年改称水头管理区;1998年改称水头村民委员会至今。水头村……。 |
因驻地在官田水(又称大坝坑)上游,俗称水源源头,故名。1951年为水头乡。1958年为水头大队。1983年为水头乡人民政府。1986年为水头村委会。1990年为水头管理区。1998年10月7日改设为水头村委会,沿用至今。2004年12月2日水联村委会并入。水头村委会位于英红镇北部,距英红镇中心约23公里,管辖面积约12平方公里,人口3418人。……。 |
红场镇水头村是省定贫困村,位于红场镇东部,为山地丘陵区,是纯农山区村,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山地面积6817亩,耕地面积156亩,全村总人口3313人(604户),为红场镇人口第二大村。种植业是经济的支柱产业,主要有青梅、杨梅、淮山等作物。村民姓氏有李、罗、黄、卢等,经济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为主,农业生产主要有种植青梅、杨梅、龙眼、油甘等。村两委会共有干部5名,其中支委会委员3名、村委会成员3名(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