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田坝村是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县谯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20627102999。 |
水田坝村位于青杠坡镇东北部,属于丘陵地带。--人口总数:1426人农业人口:1214人非农业人口:212人--行政区面积:5.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40.2亩--主要民族成分:“汉”、“苗”、“土家”、“仡佬”发展口号:--所辖村:王家屋基生产总值:15.2万元--主要经济产业:农业名特产品:花生办公所在地:水田坝村……。 |
乾隆元年属宣恩南乡忠峒里;同治2年属忠峒里1甲;民国22年(1933年)属宣恩第3区沙道联保5保;民国30年(公元1941年)属沙道乡3保;1951年属宣恩第4区沙道乡;1958年为水田大队,属红旗人民公社;1961年为3大队,属双坪人民公社;1975年为水田大队,属沙道人民公社;1984年成立水田村村民委员会,属沙道沟镇;2007年更名为“水田坝村村民委员会”。2021年水田坝村与麻柳村合并为水……。 |
雍正年间为施南土司辖地;清乾隆元年(1736年)属宣恩县施南里;清同治二年(1863年)属施南里;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属椒庆乡联保;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属椒园乡10保;1949年属城关区;1951年属第1区;1958年为水田坝大队,属东光公社;1959年属城关人民公社;1961年为水田坝公社一大队;1975年属椒园人民公社水田坝大队;1984年为水田坝村,属椒园区;1996年属……。 |
因两边山高,中间一条小河,沿河两岸水田很多,有一千多亩连成一片,故名水田坝村。元属忠路安抚司,明宣德三年属剑南长官司,领于忠路安抚司。宣德五年省,后改剑南为建南,仍属长官司。清雍正十三年属利川县建南汛向化里;1941年属利川县建南乡十六保;1950年属建南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建南人民公社,设立火花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建南区白水公社火花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箭竹溪公社;1……。 |
所处地有一坪坝,多为水田,故名。1949年后属水坪区丰坝乡;1955年属水坪区丰坝乡三合农业社;1958年改二为丰坝区黄沙公社三合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时为丰坝公社三合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以当地地名更名为水田坝大队;1987年更名为水田坝村;1998年更名为县河镇水田坝村,水田坝村属县河镇,水田坝村名沿用至今。水田坝村位于县河镇东边,是县河镇最边远的一个村。此地为山上坪坝,多为水田,故名“……。 |
1949年为寨沟村、水田村,1955年农业合作化时为寨沟、水田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天茶大队,1981年为水田坝大队,1984年撤社建区时为水田坝村,一直至今。水田坝水田坝村位于我县边缘与竹溪县交界,原竹溪水田坝村为邻。全村辖区面积为4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1280亩、耕地2246亩(其中水田405亩),共有3个村民小组,209户838人,2014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214元。全……。 |
水田坝村位于野三关西南,东与鼓楼山村、故县坪村接壤,南与吴家村、两溪坪村相连,西与绿葱坡镇中坝河连接。总面积17.1平方公里,东西5公里,南北2.5公里,全村12个村民小组,241户,811口人,其中劳动力396人,全村耕地面积1233亩人均耕地1.52亩,山林面积19720亩。养殖业主要有生猪、山羊、鸡存栏量猪731头,出栏700头,2013年人均纯收入4500元……。 |
水田坝村是崔家坝镇的一个自然行政村,属重点贫困村,全村共有9个村民小组,854户,2898人,有355户贫困户,1040人。现有耕地3561亩(其中水田999亩),林地3780亩,平均海拔800米左右,平均气温18摄氏度,全村地貌属四沟三梁坡地型,红砂土壤面积达到80%,主产玉米、稻谷、马玲薯、红薯,适益茶叶产业发展,全村现有老茶园近2000亩,其中2014年新发展茶园1200亩,茶叶产业是水田坝……。 |
2024年6月成立,由原马家沟、岩朝门等2村合并而来。水田坝村:东邻都司村、核桃湾村,西邻大河镇社潭村、马家坝村,南接腊壁司村,北接四方石村、三合村。……。 |
水田坝村是湖南省张家界市桑植县五道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822105210。 |
水田坝村是陕西省汉中市洋县磨子桥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10723108204。 |
水田坝村是四川省达州市万源市官渡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11781109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