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涧街道石马村位于滁城北城乡结合部,东到清流河,西至京沪铁路,南到滁定路与滁沙路交界,北与沙河镇九面塘村相邻。北外环路东西横穿石马村,滁沙路南北纵贯全村境内,村域面积4.5平方公里。石马村共有村干部9人,其中选派干部和选聘大学生村官各1名,全村有0党员98人,其中六十岁以上老党员57人,共分7个党小组,正在培养的积极分子有5人。党员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有24人。石马村人口4125多人,其中大中型水库……。 |
以境内石马滩得名,故得名石马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合作化时,属红旗人民公社石马管理区;1961年新华大队、石马大队属石马人民公社;1982年新华大队更名为井庄大队,隶属不变;1984年体制改革,井庄村、石马村属石马乡;1992年2月井庄村、石马村随石马乡并入钱桥镇;2005年井庄村并入石马村,属钱桥镇至今。石马村:位于钱桥镇东面,东与高丰村相连,西与钱桥村相接,南与宣庄村相毗邻,北与洪湾村接壤,……。 |
石马村位于向山镇西南侧,紧邻马钢南山铁矿两选车间生产区及新建的和尚桥和选车间开采区,距镇中心约3.5公里,通往银塘镇的主干道银黄公路贯穿我村5个村民组。村占地总面积约为4平方公里,其中在册耕地1192.68亩(不含非耕地及旱改水面积)、山林475亩(其中茶园58亩、竹园45亩)、水面388亩(其中精养鱼塘78亩),下辖7个村民小组,分别为池头、小迪里、迪里、双松、石山、黄村、大石马。目前,我村总人……。 |
以本地地名石马岗而得名。始建于1951年,初辖1-6个合作社。1955年因邻近龙云村撤销,划归石马村编制7个社。1958年福寿乡成立人民公社后,石马村成立石马大队。1974年设立石马大队革命管理委员会。1976年文化大革命结束,恢复为石马大队。1982年更名石马村至今。石马村……。 |
【地理条件】石马村位于草堂镇东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1公里,距县城32公里,东与桂兴村相连,南与林政村接壤,西北与七里村、东坡村接壤。石马村海拔高度193-760米,属低山河谷地带,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偏少。四季分明,雨热同季,降水量小,干旱偏重。【基本情况】石马村由建制调整前的石马、樊家、二坪三个村合并而成,有6个联社,有25个村民小组,839户,3598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2236人,外出务……。 |
因境内一山中有石形似马状而名石马山,以村委会驻地石马山得名石马村,2004年由于区划调整,把原铁线村(此处以前有个专制铁线的铁线厂故名)、红岭村(境内一山岭石头为红色,故名)、石马村(境内有一山中有石形似马状而名石马山,以村委会驻地石马山得名),新安村(此村是为方便居民居住而新建的,故名)合并。1949年八颗乡9保,1950年为八颗乡9村,1958年为渡舟(区)人民公社14管区5连,1961年为八……。 |
村境内一山头有巨石形如马,人称石马,村因此得名。该村1950年改成沙溪乡十二村,1953年划属新置的白塔乡,1956年复归沙溪乡,1958年为沙溪人民公社石马管理区,1962年改成石马大队,1983年始称石马村。2009年6月原石庙村整体并入石马村,办公室住址在原石马村。2009年12月撤盐井镇设立盐井街道,石马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之。石马村……。 |
境内河堰旁有一石头形状如马而得名。石马村1950年前属安居镇第二十三保,1951年命名为石马村,1958年为石马管理区,1961年改为石马大队,1966年更名为胜利大队,1980年恢复为石马大队。1983年改名为石马村。葫芦村1950年前属安居镇第二十四保。1951年命名为葫芦村,1958更名为葫芦管理区,1961年改为葫芦大队,1966年更名为向阳大队,因重名,1981年又恢复为葫芦大队。198……。 |
因其境内有一座石马山,得名石马村。1961年为花岩村公社第8大队,1981年得名为石马大队,1984年改为花岩乡石马村,1994年为花岩镇石马村,2002年将牛湾村(原9大队)合并。石马村……。 |
10、重庆市忠县白公街道石马村 因境内有一石马山,故名。民国时为㽏井乡1保,1951年以境内石马山命名石马村,1958年为㽏井公社石马大队,1984年为㽏井乡石马村,设立石马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属㽏井镇,2006年属忠州镇,2014年属白公街道,其名沿用至今。石马村……。 |
因村南边有一山叫石马山,故而得名石马村。因负责群众自治组织事务故设立村民委员会。1949年属梁平县大河乡管理石马村。1955年,石马村更名为联丰社,1958年更名为白沙区队,1966年更名为解放大队,1980年更名石马大队,1981年更名为梁平县梁山镇石马村大队,2009年12月更名为梁平县梁山街道石马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石马村……。 |
石马村,因建居于一块形似马的岩石旁,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属民群乡;1958年“大跃进”时期与林口村统称杏林大队,属东红公社;1964年从杏林生产大队析出,设立南埔生产大队;1984年黄塘乡设立村委会,就有了石马村民委员会;1986年隶属于黄塘乡;1995年隶属于黄塘镇;1999年8月从黄塘镇析出建立紫山镇,石马村隶属于紫山镇。石马村……。 |
石马村石马村旧属芳桂乡,为大宏里六图,由前石马、后石马、沟乾,阁壁厝4个自然村组成。村邻西港尾、东沙尾、北元岱、南曹朱。本村之山峰状酷似睡龟,故名龟山。北立凤山,龟尾有开辟于南朝陈的严湖,即西湖。全村总面积0.86平方千米,共236户,724人,耕地面积300亩,村民主要从事农业生产和外出经商。村民多为陈、林两姓。陈姓始祖一为必远,明代由岭南迁入;一属九常陈,由金峰华阳迁入;又一南阳陈,由潭头文石……。 |
石马村位于仙游县东部,在木兰溪下游北侧,距仙游县城12公里。东与仪店村接壤,西与东井宫村相邻,南与木兰溪南侧汉南宝峰,莲井村毗邻、北与后山村交界,距镇人民政府所在地1.5公里。是原50年代后期60年代初的十三区。石马人民公社(现在的盖尾镇)的政府所在地。濑榜路、宝石公路纵横石马境内。正在建设中的仙游重要经济命脉之道——仙港公路穿过石马村南侧,形成发达的交通枢纽。石马村落面积1.75平方公里,现全村……。 |
因以石姓,马姓村民委员会聚居,故名。2005年5月撤销马家山村、石图村,合并成立石马村,设村民委员会,属杨家寺乡;2015年10月撤乡改镇后,属杨家寺镇,名称沿用至今。石马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