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村位于梅山镇的北面,徐冲片的南大门,新城区的郊区。东临史河,西与龙湾、徐冲村相邻,南与新河村,北与董岗村相邻。南干渠贯穿全村。 清水村总面积1509.47公顷,其中耕地面积233.47公顷,林地面积865.65公顷,水面300亩。村部座落在新河村民组,徐梅路旁。全村有29个村民组,总人口3916人,0党员78人,村民代表63人。 村内主要物产水稻、小麦、豌豆、大棚蔬菜、油茶、灵芝、石斛及支柱产……。 |
一、目前概况埇桥区符离镇清水村位于符离镇区北部山区,2007年村区划调整中由原清水村、清上村和武山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6.7k㎡,耕地面积5226亩,全村人口4052人,19个村民小组。 二、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央,省,市,区,镇各级党委,政府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贯彻落实,清水村在经济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农民增收等方面有了较大的改善,在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一……。 |
清水村现有人口1420人,居民居住十分分散,田地主要是丘陵。此处“山水农庄”是才开辟没多久的一处绝好的农家乐,风景秀丽,环境幽静,山水共天一色,也算得上一世外小桃园了。我村土地土质偏沙且富含多种矿物质元素,适合发展瓜果蔬菜生产,近年来该村两委加速推进农业转型升级,设施农业迅速发展,进入夏季后西瓜陆续上市,该村生产的西瓜多以“花碰花”人工授粉为主,不使用化肥激素,所产西瓜皮薄瓤脆、味甜多汁。村两委正……。 |
因境内有清水自然村,故得名清水村村民委员会。1949年属水口镇;1950年属水口乡;1956年属水口高级社;1958年成立清水大队、古井大队、叶湾大队,属水口人民公社;1983年3月人民公社体制改革,公社改乡、大队改村,改置清水村、古井村、叶湾村,属水口乡;1985年5月,水口乡改制水口镇,清水村、古井村、叶湾村属之;2008年古井村、叶湾村并入清水村,清水村属水口镇至今。清水村:由原古井、清水、……。 |
以清水塘得名,康熙年间,湖广填四川,刘氏家族到此为业,建有三眼四季清流的水塘,故名清水村。解放后取名为清水村,1961年改为清水大队,1983年恢复为清水村。2004年10月村规模调整由原清水村和活马村合并现清水村,其名沿用至今。清水村……。 |
因辖区内有一条清水溪而得名。民国时期属土坎乡第8保。1950年2月属土坎乡第8村;1953年从土坎乡析置清水乡,属于该乡清水村;1958年9月为清水公社清水管区;1961年改称清水大队;1964年4月清水公社并入土坎公社,属该社清水大队;1971年1月复置清水公社仍属清水大队;1984年1月撤清水公社建清水乡;辖清水村。1992年9月并入土坎乡,仍为清水村;1994年撤土坎乡设立土坎镇,仍为清水村……。 |
1980年,因境内地名“清水池”而得名。历经变更改为村,2003年村组建制调整,保留清水村并设立清水村村民委员会。原名兴隆大队,1980年改为清水大队,历经变更改为清水村,2003年村组建制调整,保留清水村并设立清水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清水村……。 |
因境内溪水清清,人寿年丰,故名清水村。1949年前属金溪乡第2保。1951年改保为清水村。1962年置清水大队。1983年更名为清水村。2002年9月撤销茶林村,所属行政区域并入清水村,沿用至今。清水村……。 |
原名新华,后以境内清水口水库得名。1935年至1949年属北渡乡第三保。1951年命名为新华村。1958年改为新华大队。1981年改为清水大队。1984年更名为清水村。1993年撤北渡乡并入古南镇。2001南兴塘村并入清水村。2007年12月撤古南镇设古南街道,清水村随之隶属古南街道,沿用至今。清水村……。 |
10、重庆市彭水县保家镇清水村 因境内有一龙洞小溪,其水质清凉,故名清水,后成为村名。1949年前属大河乡第八保的一部分。1951年民主建政时为第八村的一部分,属大河乡。1953年3月,由大河析置木楠乡时,第八村随划,并分置为两个村,清水村即以境内清水溪命名。1956年1月,木楠废入小河乡,清水村随隶。1958年时,改称清水管区,属小河区队,1961年又改称清水大队。属小河公社。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小河名水寒,复又更名为木楠……。 |
此地位于一矮青石山旁,山上石隙有一眼清泉四季出水,石山有点像羊,故名。解放前属枝阳镇九沟保,1951年属枝阳区九沟乡第二行政村,1956年建6个初级社,1957合并建立干沙沟高级社,1958年属大同公社清水大队,1962年划归清水公社管辖,1967年改名东昇大队,1971年恢复清水大队,1983年进行公社改革建立建立乡镇体质改革同年设立村委会至今。清水村……。 |
民国时金县长乐里,民国十六年(1927年)属榆中第二区,1949年8月,属榆中县甘草店区清水驿乡,1983年成立清水村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清水村……。 |
以本村泉水清澈故名清水。清水村解放前,属河阳乡辖,解放后属清水乡辖,一九五七年扯区并乡时,仍属清水乡管辖,一九五八年公社化时更名为清水公社清水村,1983年12月更名为清水乡仍属清水乡管辖至今。清水村……。 |
古以榆林坝清泉水流至其地而得名。1949年前属河东乡第六保;1949年10月建政时分属河东区(9区)清水乡的一、二、三行政村;1955年11月撤区并乡后分属清水乡的3个农业合作社;1958年9月属清水公社清水大队;1966年11月属″红光公社红光大队″,1971年2月恢复旧名,时辖17个生产队;1974年将位于西湾的8个生产队析出成立″西湾大队″,时剩9个生产队、1个林场;1983年3月改称″清水……。 |
清雍正年间,现清水村四组、五组及原富强村三组一部分从我省清水县迁入移民,称西清水坊。清水村因当地农户来自我省清水县而得名。清水村前身是清水村和原富强村。1955年成立漳县湾、清水二个初级农业社,后与闸坝梁、金县湾合并为闸坝梁高级社,1958年为敦煌人民公社红敦大队三中队一、二、五、六、七生产队,1966年改为红旗大队,1969年恢复为清水大队,1983年3月撤大队设村。原富强村一组、二组从甘肃省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