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社区位于桥头集镇西南,地处复兴集镇。社区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合马复桥两条市县级公路纵横社区境内,交通便捷,耕地面积3700亩,其中水田3200亩,旱田500亩。拥有小(二)型水库两处,村组当家塘坝30多口,有效灌溉面积3500多亩。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社区辖20个居民小组和1个街道,居民人口3612人。同时,拥有中小学供电、电信、粮站、卫生院、供销社及民营星级企业,合肥皖大公司、合肥新宇毛巾……。 |
复兴社区所辖六个小区(利东、利西、新建、朱新楼、朱小庄、复兴)总人口8457人,其中常住人口5281人,流动人口3176人社区党组织和党员情况党支部1个书记:朱长新委员:苏亚飞 朱子杰共设四个党小组(利东、利西、朱小庄、朱新楼)共有43名党员,其中男性党员31名,女党员12名,预备党员3名,培养建党积极分子6人。 社区近三年的主要工作业绩: 近年来,在城关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社区两委积极发挥社区……。 |
复兴社区位于复兴镇镇区中心,宿复公路、复套公路穿区而过。居民总户数2990户,居民12860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460人,流动人口1600人。耕地面积7780亩,林地面积1180亩,人均面积1.18亩。农业产值1322.6万元,人均收入4200元,集体经济收入12万元。以种植棉花、油菜为主。同时,本社区拥有个体经营企业11户,年产值1.2亿元。有线电视、电话安装2600户,宽带安装400户,自来……。 |
因原场毁于水,清代复修,故名。复兴社区原为燕义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后新建复兴社区;2016年重建在农果洞,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以1949年11月,巷口镇火毁于国民党溃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墟上重建,得名复兴。1949年11月,巷口镇该地火毁于国民党溃军,新中国成立后在废墟上重建该地,故命名复兴。于2004年乡镇建制调整中成立复兴社区居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根据原复兴老场镇命名。设立于2013年,自成立起沿用此名至今。复兴社区……。 |
因此地明末建为复兴场,解放初为远觉镇人民政府驻地。1993年成立远觉镇街道居委。2007年街道社区与棕包田村1组、狮子桥村1组、秦古坪村1组合并为复兴社区。复兴社区……。 |
以复兴场得名,原此场衰落,抗日战争后重开旧场,故名。解放前属小江乡第十二保,1951年,建立复兴村。1958年改为复兴区队。1961年改为复兴大队。1984年改为复兴村。2004年复兴村、兴隆村合并为复兴社区,其名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因所在的位置位于复兴场,又因是在复兴街道内的第一个社区,故得名复兴社区。1992年成立得名后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安海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东毗连海东社区,西毗连西安村,南毗连鸿塔社区,北毗连兴胜社区,社区居委会设于通天巷。【地名含义】复兴街原称“西街”。明末,倭寇入侵,大肆烧杀掠夺,居民纷纷外逃避难。后来倭患平息,居民返回故园,重建家业,故名复兴居委会。【历史沿革与人文】明、清属八都,民国33年(1944年)属安海镇,建国后,1950年称西街;1956年属安海镇海复兴居委会;1961年划属安海公社;1965……。 |
寄托祝福命名。恢复兴旺之意。此处原为民主居委会,2003年6月复兴居委会和民主居委会合并,改名为复兴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2001年社区成立后,依南至北顺序而得名,2008年因更名时这一片居民居住在复兴路这一片,故命名为复兴社区居民委员会。2001年6月11日将原窑街煤电公司辖区命名为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第四社区居委会,2008年将海石湾镇第四社区居民委员会更名为兰州市红古区海石湾镇复兴社区居民委员会。复兴社区……。 |
因该居委会位于复兴路旁,故名。1968年改称第四街道。1985年改称复兴街道。2002年起用复兴社区居委会。复兴社区……。 |
因在复兴里设居委会,故名。1984年设立称复兴居委会,2001年改称复兴社区居委会,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
因居委会驻复兴六巷,故名。1958年因修建广州文化公园,拆迁户迁至此地定居,取名为复兴新村,附近道路名字皆由此派生。原为江南中街道的复兴南居委会和复兴北居委会,2002年3月合并成立复兴居委会,沿用至今。复兴社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