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教村位于涡河南岸,东与国有龙亢农场潘褚村比邻,南与龙亢镇新街村接壤,西与王大郢村相邻;境内拥有完小一所。全村共有耕地3375亩、林地89亩,总人口2142人,561户,6个村民小组。33位村民代表,46名党员。农业劳动力1270人。农作物以小麦为主。农闲的时候,村民多数以货运、建筑、农产品加工以及外出务工等生意为主,年人均纯收入达5100元经过全村人多年的共同努力,村组之间实现了柏油道路组组通,……。 |
寺内供奉佛、道、儒三教祖师,得名三教寺。1984年建三教村,2002年合乡并镇将四方村柿子村1组、碉楼村8组合并。三教村……。 |
因此地曾有“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寺庙,1949年得名三教。1949年设立“三教村”。1958年改为大队,历经变更改为村,2004年,与金华村合并为三教村,并设立三教村村民委员会。三教村……。 |
因境内三教场是解放前代家大地主修建三层大院子,大约占地30亩,院内三层围墙三个教场,1是训马教场,2是跑马场,3是练兵场。已毁。此三教场周围现在很多住房和遗留的建筑物,故名。原为涞滩乡3村,1953年取名为三大队,1978年更名为三教村,2001年6月撒乡并镇与涞滩镇原双碾村合并为三教村,2009年10月再次与涞滩镇原海石村合并为三教村。三教村……。 |
1958年至1960年设立为三教乡,1961年至1986年为三教大队,1987年2月设立为三教村委会,1989年为三教管理区,1999年设立为三教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三教村……。 |
1949年属阳江县七区。1953年属阳江县十七区,称马车乡。1956年属儒洞区。1958年5月属儒洞乡。1958年12月属儒洞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三教生产大队。1983年设三教乡,属儒洞区。1987年2月改设三教村委会,属儒洞镇。1988年阳江建市分县,属阳西县儒洞镇。1989年改设三教管理区,1999年复设三教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三教村……。 |
三教村是河北省邯郸市魏县边马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434112234。 |
一、基本概况三教村位于汪南路穿境而过,距镇政府3公里,南接新集村,西邻新建村,北与联山村相望,东邻毛学村(地理位置)。全村现有17个村民组,1026户4056人,耕地面积8707亩,2014年以来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20户335人。其中一般贫困户12户47人,低保贫困户14户40人(A类4户,B类10户),五保户35户43人。现在三教村已脱贫60户205人,未脱贫60户130人。二、党建情况三教村……。 |
三教村 三教村辖7个自然村,人口2780多,土地4260多亩,北邻焦枝铁路,213省一级公路穿村而过,赵河自北向南川流而下,真乃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又是穰东向西南的门户,是投资开发的优选之处。 近几年来,三教村党支部、村委会一班人团结奋进,开拓进取,调动一下积极因素,充分挖掘财力、物力,办起了大型养鸡场2个,中型养猪场2个,棉花收购加工厂2个,北泥制品场2个,建筑工程队1个。由于村级企……。 |
传古时,村民在村中关帝庙后的一块土疙塔上打了一个土窑,挖出的土能填满与其同样大小的三个窑,村由此而得名“三窑”。后以谐音演变成了“三教”。1949年属济源县六区。1955年属济源县王屋区。1958年属下冶人民公社,名为三教生产大队。1983年改公社为乡,属下冶乡,名为三教村民委员会。2007年撤乡建镇,属下冶镇,名为三教村民委员。三教村……。 |
三教村 村名由来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隋氏由栖霞迁此建村。当时此地在元朝初年建有三教院,俗称三教堂,村从寺名,亦称三教堂,后简称三教。政区人口三教村位于市区西十公里,沽河街道办事处东1公里。西靠街道办事处,南依同三高速公路莱西出口,北邻804省道。地形属平原,全村土地面积213.33公顷,其中耕地186.67公顷。全村共有居民560户,人口1700人。经济状况村庄经济收入有4个主要来……。 |
三教村是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曲堤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370125008298。 |
三教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桑梓店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05101229。 |
三教村是山东省烟台市莱州市城港路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683004255。 |
三教村是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博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15231049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