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北村委会位于马集乡中北部——稻改河北岸,东西长2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5平方公里。下辖杨庄、刘湖洞、蒿庄、刘集等21个自然村,总人口5970人,耕地面积8138亩。 近年来,马北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 |
马北村位于马庄镇北侧,毗邻镇区,全村350户,1400人,党员43名,耕地1771.6亩,土地面积2113亩,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渔具加工、外出务工为主。……。 |
马北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阳明区五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03103211。 |
马北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海林市海林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83100218。 |
一、地理位置马北村位于马村乡政府所在地,一个自然村,两个行政村、南邻马南村、东邻张王庄村、北临前姚村,紧邻省道S220公路距县城17公里,距南洛高速5公里10分钟车程,地理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二、气候环境马北村所处地区属温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6度,平均降水量836.6毫米,平均日照2898小时,无霜期220天左右,降水适中、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适宜发展高效农业和建设村级光伏发电……。 |
原名许尤镇。北宋时运粮河经此在村东设有码头,后更名为马头。因位于马头镇的北边,故取村名马头北。1949年属太康县第二区(马头)。1958年8月成立马头生产大队,属马头公社。1965年分置出马头北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更名为马头北村民委员会,属马头乡。1987年撤乡建镇,属马头镇至今。马北村……。 |
由马氏建村得名马村,后分东,南,西,北,该片区位于村北部,称马北。1929年属东四区。1947年属卫南县。1949年属长垣县第九区。1958年建马村生产大队,1958年属常村人民公社。1980年马村生产大队分为马东、马南、马西、马北四个生产大队,为马北生产大队,属常村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马北村民委员会至今,属常村乡。2001年属常村镇,沿用至今。马北村……。 |
马北村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文峰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421003203。 |
马北村是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泥沟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221210219。 |
以前马北、马南合称马桥(古称马村桥),分别位于桥南、桥北,桥北的村子即叫马北村。1949年属裴桥区马桥乡辖。1959年成立马桥公社马桥大队。1978年从马桥大队分设出马北大队。1984年改置为马北村民委员会,属马桥乡。1998年马桥乡撤乡设镇,马北村随其所辖至今。马北村:位于马桥镇政府所在地。……。 |
马头镇中心区以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划分,因位于马头镇北区,故名。1954年由永城县划归夏邑,属马头区。1958年9月属马头公社,名为马头生产大队。1984年公社改乡,大队改村委会,分为两村,名为马北村民委员会。1997年马头撤乡设镇,属马头镇,名为马北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马北村:位于马头镇西北侧。……。 |
清末,属河南南阳府淅川厅马蹬区,民国,属河南南阳公署淅川县东区(机关驻地马蹬),1948年5月3日淅川全境解放。1956年合作化时期属淅川县城关区马蹬街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期,属淅川县城关公社管辖,因境内位于马蹬街北取名为马北生产大队。1968年迁居钟祥县大柴湖区后,仍为马北生产大队。1975年11月,撤区并社属大柴湖公社红升管理区马北生产大队;1980年地名普查时仍为马北生产大队。1984……。 |
因地处马义甸以北而故名。1958年公社化改革时称马北大队,1983年体制化改革时称为马北村,2001年上级批准设立马北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马北村:位于溪河镇西北5公里处。……。 |
马北村概况马北村位于太仓市浮桥镇东侧,是太仓港港区的中心地段,南与浏河交接,东靠长江。马北村由江红、马桥、马北三村合并而成。村区域面积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359亩,总人口2264人,劳动力1467人,566户居农户,17个行政村民小组和9个居民小组。村区域内,中化大道、飞马路横跨全村。东西有“新塘河”,南北有朝阳河,隋唐河。具体还分布于多条河流 ,墅沟河等。全村现有党员148名,下设马北社区、江……。 |
马北村村情概况该行政村是南通市文明村、现代化试点村,位于马塘镇北部,是镇政府所在村,南有掘丁公路,如泰运河沿村而过,西有马丰河顺村北上,北有沿凌河,东有胜利河绕村而行。三公里的农民街,股份制、合资、私营等各种大、中、小企业镶嵌其中,水陆交通发达,工商业繁荣,农副业并举。 全村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辖40个村民小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