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镇清泉村位于望江县以西,距县城3公里。全村共有3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60户,总人口数4890人,均为农业户口,总劳动力3600人,其中劳动年龄内男劳动力1177个,女劳动力1423个。全村共有党员119人,预备党员3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7551亩,其中水田面积6642亩。该村土地资源丰富,水源充足,交通便利,是农业综合开发的好地区。……。 |
陵阳镇清泉村位于青阳县西南,为AAAAA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古南大门,西与贵池区棠溪乡接壤,九黄公路穿村而过,交通较通达。占地面积14.6平方公里。现辖6个村民小组,254户,全村人口1000余,耕地面积1145亩,其中水田680亩,竹园3000亩,茶园面积1000余亩,山场面积19700余亩。村上现有企业清泉茶场、七步泉矿泉水厂、凤形山观光茶园(台资)、矿山三座。清泉村是青阳县重点林业大村,境内生……。 |
本村共有7个自然庄,十二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403户人家,拥有承包耕地面积2415亩,总人口1610人,劳动力896人,村支两委班子成员共三人,其中女同志2人。机构设置:共有一个党支部,党员42人,其中女党员5人,培养积极分子2人。……。 |
因境内有清湖、泉崖自然村,故名清泉村。2007年由清湖、前李、付桥三个村合并为清泉村。清泉村位于解集乡东部,人口5646人,面积11.51平方公里,耕地7650亩,辖20个村民小组,4个自然村,经济作物以种植棉花为主,是养猪专业村,由村两委干部入股兴办玩具厂和丝带厂,从业妇女150多人,在家就可加工,月收入500元----800元,产品远销日本和东南亚。……。 |
清泉村位于钟鸣镇西南部,总面积8.8平方公里,辖16个自然村,31个村民组,1062户,总人口3116人。现耕地2500亩,山场1800亩,水面400亩。村党委支下辖6个党支部,党员109名。村两委班子成员8人,分别是书记1名,主任1名,副书记2名,妇联主席1名,民兵营长1名,文书1名。我村位置优越,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村内有龙门、罗冲、泉塘等多口泉水。村委会距离镇政府1.5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芜……。 |
因境内观音庵下一泉水四季常清,得名清泉,村以此命名。1949年为海棠乡16保,1950年为海棠乡16村,1958年为石堰(区)人民公社18管区3连,1961为海棠人民公社清泉大队,1984年为海棠乡清泉村。1994年为海棠镇清泉村。得名后沿用至今。清泉村……。 |
因境内有一股清泉水,故而得名。解放前属南门乡清泉8保。辖花林乡青周村一部分和清泉村,共6个甲。解放后改为清泉村。1953年划出清周部分归属花林乡,其余部分为南门乡清泉大队,辖18个生产队。1984年4月改大队为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清泉村……。 |
因境内的一股清泉而得名清泉村。清代属通城里十五甲,民国为巫溪县第一区通城乡所辖。1961年整风整社成立双泉大队,1984年改双泉村。2001年双泉村、七丘村、团结村合并成立新的清泉村,成立清泉村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清泉村……。 |
该村境内哨尉坝有一泉,泉水清澈见底,由此得名清泉村。2001年铜西乡撤销,其境并入铜鼓乡,2003年12月哨尉村和沙坝村合并为清泉村,隶铜鼓乡,2018年撤铜鼓乡设铜鼓镇,村随隶,名称沿用至今。清泉村……。 |
10、重庆市奉节县兴隆镇清泉村 此地有一泉,泉水清澈见底,得名清泉村。原名龙凤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为兴隆公社龙凤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后为清泉村;2003年村级建制调整时将原清泉村和双龙村合并为清泉村;并于同年挂牌设立清泉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清泉村位于兴隆镇西南方,东与湖北省连界,南与龙桥乡接壤,西邻友爱村,北接石乳村,海拔1350米,幅员面积10平方公里,全村共6个社,485户,……。 |
因地处东山尖山坡,山泉清澈,故名。1947年属海澄县康乐乡清泉保,新中国成立初期属h第一区海澄县水浒乡,1959年属海澄县莲花公社水浒大队,1960年并县称龙海县东泗公社水浒大队,1962年从水浒大队析出成立清泉大队,1984年改称龙海县东泗乡清泉村,1993年改称为龙海市东泗乡清泉村委会并沿用至今。清泉村……。 |
很久以前,该地地下水源丰富,地势平坦,适宜居住,有人来此定居,见此地水源丰富故称此地为清泉。该队泉子岔解放前属清泉乡,1958年成立大队时沿用清泉乡名称,1983年改为清泉村村委会至今。清泉村……。 |
因村内有清水山泉而得名。1958年公社化后属火箭公社庆坪大队,1962年属庆坪公社清泉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庆坪公社清泉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镇,清泉大队改为清泉村,沿用至今。村委会驻地禹家庄。清泉村……。 |
当地村民起初搬迁至此时土地干旱,村民企盼有一眼清泉来哺育这里的人民,故起名为清泉村。因村委会坐落于此,故名。1975年从寺滩乡搬迁至此,起名为清泉村,沿用至今。清泉村……。 |
即境内有多处泉水,故名。1952年改称惠民区火烧沟乡,合作化时建腰泉、火烧沟、骟马城三个初级社,1955年建火烧沟乡,1958年先后为赤金,清泉人民公社清泉大队,1982年改社建乡改为清泉村委会,2003年撤清泉后并入老君庙镇至今(因管理不便保持原来建制)。清泉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