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七里村[4]

七里村[4]

  七里村位于举水河畔,北靠三店街三公里,南临邾城街4公里,七里村交通便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人口现状:全村辖19个村民小组622户2530人,外出务工800人,空巢老人15人,留守儿童16人,建卡贫困户76户215人,其中农村低保户66户90人,五保户17人。村级组织:村党支部班子成员5人,党员60人,其中入党积极份子6人,60岁以上老党员19人,35岁以下年轻党员14人。村民委员会班子成员4人,……。
  此地原为一圆形大垸,直径约7千米,故名。建国初期,属浩口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浩口人民公社,设立七里大队;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属浩口区;1975年1月撤区并社,属浩口公社;1984年,设区建乡,属浩口区三才乡,原名称七里大队更名为七里村;1987年区、乡体制改革后,属浩口镇三才管理区;2001年调整乡镇行政区划,属浩口镇,名为七里村村民委员会至今。七里村……。
  1958年从城厢区龙头乡七里岗大队分开,原驻地七里庙(现在为一组)距宜城县“七里”路程。引用其名。命名为七里大队。1956年农业合作化时,名七里岗,属宜城县城厢区龙头乡。1958年9月成立人民公社,七里从七里岗分出,名七里大队,属宜城县红旗人民公社官堰管理区。1961年恢复区制,名七里大队,属宜城县官堰管理区民主人民公社。1968年5月文化大革命时,名七里大队革命委员会,属宜城县第一区(官堰)民主……。
  1951年土改,为七里村,属张集区七里乡管辖;1955年成立高级社,为七里社,属张集区七里乡管辖;1956年,为七里社,属张集区打伙乡管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更名为七里生产大队,属东津人民公社打伙管理区管辖;1961年恢复区镇建制,为七里生产大队,属东津区公所打伙人民公社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为七里生产大队,属峪山人民公社打伙管理区管辖;1976年1月,从峪山划回东津,属东津人民公社打伙……。
  七里村,原称七里坪,指自然村落分布在方圆七里的高山平地上。故名七里坪村。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为三区,甘霞保管辖;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为三区,七里乡管辖,称七里乡;1950年为八区桥上所辖;1952年为九区桥上所辖,称七里乡;1956年为桥上区,称七里小乡;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为桥上公社、七里管理区所辖;1964年为桥上区七里公社所辖;1975年为安阳公社所辖。称七里大队;1984年……。
  七里村是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土门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0322101999。
  一、基本情况尚寺村在大安线沿线,距县城4公里,阳平镇政府位于尚寺村腹地,尚寺村土地面积广阔、交通便利,总面积7238亩,耕地面积338亩,其中水田315亩、旱地23亩,山场面积6800亩。全村共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59户,总人口195人,外出务工人员占总人口数的25.6%。2012年全村级集体经济纯收入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60元,青茶作物与外出务工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尚寺村党员群众服务……。
  七里村  2002年11月,艾家镇七里村、姚家村合并为七里村,周边与刘家村、桥河村和点军街道办事处谭家河社区、联棚乡联棚村、文佛山林场交界,宜万铁路由境内通过,全村土地面积15.5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1.8公顷。2004年底,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356户,1206人,590个劳动力,农民人平纯收入3378元。主要产业有蔬菜、粮食、油料、水果、生猪、家禽等种植、养殖产业。……。
  七里村位于孔垅镇西部,西与蔡山王三墩村接壤,东与105国道相连,北与蔡山镇刘湖相望,南与本镇油榨村毗邻,全村17个村民小组,1028户,4910人,现有耕地面积4168亩,其中旱地1778亩,水田2390亩,党员103人,设8个党小组。近年来,七里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全村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七里村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建设,完成了村办公大楼的扩建,完善了“五务合一”配套设施,建造……。
  七里村位于铁炉集镇西北面,距集镇12公里,西、北与本县走马镇毗邻,东与本乡碉堡村,西南与本乡千户村相接,辖4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总户数70户,总人口207人,少数民族99人(白族46人),总劳力123人,党员10人,七里村人口较少,但是自然资源丰富,森林面积达23300亩,在所有村中,人均森林面积最多,七里村的主导产业为烟叶、槲叶,在非农忙时节,外出务工成为百姓的又一主要经济来源,人均收入42……。
  七里村是湖南省怀化市溆浦县黄茅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1224110218。
  古桃花坪码头至今邵怀高速公路大桥边上,路程七里,故名之,沿用至今。又村境内田中有七个小土堆,远望之如“七粒糖”盛于盘中,故有“七粒糖”之称,后传为“七里塘”亦沿用至今。1949年解放初期时为武冈县紫阳乡;1952年为隆回县第六区紫阳乡;1956年为十五区紫阳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红旗公社天福大队;1961年为红旗公社七里大队;1963年为紫阳区天福公社七里大队;1975年为紫阳区天福公社七里……。
  自古以来,当地百姓挑脚担,走石板路,从周旺铺下走到此,还从塘市走路到此,地都是七里路,而此得名为七里村。1949年解放初期时属邵阳县梽木山区;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岩口铺人民公社岩口铺大队;1963年属岩口铺人民公社;1966年规划滩头区,塘市公社,任名为七里大队;1975年为滩头区塘市公社七里大队;1984年撤社设乡时为塘市乡七里村;1995年为滩头镇七里村;2016年建制村合并后为七里村至今……。
  因村委会驻地在七里山而得此名。1958年属花古公社七里大队,1984年属花古乡七里村,2016年与浊溪村合并为七里村。七里村……。
  七里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市荆竹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581103214。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