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七里村

七里村

  因村委会驻地于此,且境内有村庄七里庙,旧时实行里甲保制,村庄属定远七里,且距朱巷老集市和柘塘集市的距离均为七里,村庄后面有座庙,故得名七里村村民委员会。解放后为肥东县造甲店区柘塘乡七里村、小楼村;1955年为青龙区柘塘乡七里村、小楼村;1958年撤区并社,为柘塘公社七里大队、小楼大队;1961年为青龙区柘塘公社七里大队、小楼大队;1965年6月划归长丰县,为长丰县朱巷区柘塘公社七里大队、小楼大队;……。
  七里村辖13个村民组,总人口2345人,总户数478户,总耕地面积4840亩。……。
  七里村是原七里村2008年与下乔村合并后的七里村,下设13个自然庄,耕地总面积6736亩,旱田水田基本各占一半,计生上报人口2999人,流动人口870人,具体分布在宁波镇海一带,大多从事倒卖煤炭、做二手汽车生意。其中党员74人,年龄严重老化。目前,村两委干部共九人,两名支委、两名村委、一名文书、两名计生专干、一名治保主任、一名民兵营长,农业基本靠稻麦为主。 ……。
  我村座落在津浦铁路两侧,206国道贯彻全村,交通便利,人口4130人,土地5980亩,总支下设四个支部,包括七里支部、力山支部、小五柳支部和建材支部,18个党小组。 本村的矿产资源丰富,有国家认定的一级花岗岩铁路道渣石料厂,普通石料厂外资企业4家,国家稀有资源高岭土等资源,目前尚未开发。……。
  舒城县城关镇七里村地处县城东,六舒三路(六安——三河古镇)横穿我村,交通便利。我村主要以岗地为主,村民多以种粮为主,耕地面积为1500亩。随着招商引资工程和村办企业的的开展,城关镇羽绒工业园座落在我村六舒三路南,占地面积1000亩,大力缓解了我村的富余劳动力,另外,我村有六个养猪大户和一个养鸡大户的养殖规模,大力带动了我村的经济发展。随着新农村建设各项政策的贯彻落实,我村新建了居民统建小区和环村水……。
  1958年属楚村公社;1986年属楚村区楚村乡;1992年3月撤区并乡,楚村乡、陈仙桥乡合并设立楚村镇,属楚村镇,驻地在贾海庄,地名沿用至今。七里村位于楚村镇南边,省道203线横贯而过。全村现有1241户,人口约4530人,党员69人,下辖9个自然庄。土地面积5200亩,2010年人均收入4800元,主要种植大豆、玉米、花生、棉花等农作物,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村。 ……。
  七里村位于梅城镇西南部,2005年由原虎铺村、方塝村、七里村合并而成,村域面积9.5平方公里,辖61个村民组、1241户、5100人。设村总支,总支下设2个支部、6个党小组、99名党员。全村耕地面积5500亩,林地面积500亩,山场3000亩,村内主导产业为农业,其他以二、三产业为协调。2008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为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3570元。……。
  因靠近七里港,故名。集体化七里队,2006年撤区拼乡成立七里村村民委员会,隶属于无城镇,沿用至今。无城镇七里村于2006年5月由原七里、六圩二村合并而成,南邻凤河村、西邻东河村、北邻石涧镇柘诚村东邻仓头社区,辖38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200余户,总人口4370余人,农村劳动力3090人,耕地面积3420亩。无城羽毛羽绒工业园座落于我村,并有上海500强企业东隆羽毛羽绒制品有限公司入驻园区。……。
  七里村位于庐江县东大门,盛桥镇东部。毗邻居巢区槐林镇。庐巢路横贯境内,兆河、长河环绕外境,水陆交通便捷,区域位置优越。七里村下辖33个自然村,63个村民组,人口6120人,面积14平方公里.村设党总支委员会,下辖长岗、马沟、新桥、明河、二站5个党支部,党员162人。兆河工业园区位于七里村庐巢路两侧,园区有国家级龙头企业槐祥集团旺园科技食品公司,省级龙头企业安徽巢湖双福粮油公司入驻园区,形成以农产品……。
  七里村基本情况 七里村是1999年8月在原来的七里村的基础上与闵家村合并成立的。 该村位于灵城镇南部,东与向阳乡艳阳村、南与罗田村、艳阳村、西周田村、北与滨河社区、徐杨村相邻。该村有油坊、闵家、陆庄 、代庄、张庄、桥王、项庄等8个自然庄。 村委会办公室位于油坊自然庄。 系该村的北部位置,交通便利,方便群众办事。该村主要交通道路有闵庄中心路、油坊路、代家路、陆家路等4条,外与灵固路干道相通。该村现有……。
  因此地距离乡政府有七里,故名七里村。1961年11月,成立七里大队。1984年6月,撤销七里大队设立七里村村民委员会。2013年8月,山夹村并入七里村。其名沿用至今。七里村……。
  七里村,以境内七里沟得名。1951年1月建七里村,以境内七里沟得名;1958年11月改七里村为七里管理区队;1961年为七里大队;1967年更名齐心大队;1975年复名七里大队;1984年名七里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由七里村、石院村、望月村合并为七里村,沿用至今。七里村……。
  境内夏天有许多七星瓢虫,得名七星冲,后来演变为七里。解放前属任家乡第九保,1950年改为七星村,1960年改为红旗村,1983年分成七星村和孙告村,2001年两村合并为七里村,沿用至今。七里村……。
  因境内七里桥命名。该地一桥,距离大昌镇七华里,故名。1953年,七里村成立,属七里乡;1958年,更名七里区队,并入大昌公社。1961年,更名七里大队,划归七里公社。1984年,更名七里村,隶属七里乡;1992年,撤销七里乡,划归大昌镇;2004年,原龙兴村、朝正村并入,隶属大昌镇至今。七里村……。
  以境内地名七里半得名,因此地东距石马和西距登云均为七里半,故名。1961年人民公社化运动时,设立七里生产大队;1984年1月设立七里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6月村级建制区划调整,将七里村、万寿村合并为七里村,沿用至今。七里村……。
更多资料
闂傚倸鍊风粈渚€骞栭锕€鐤い鎰剁畱缁犵娀鐓崶銊р姇闁稿顦甸弻娑㈩敃閿濆棛顦ョ紓浣哄Ь椤鎹㈠┑鍥╃瘈闁稿本绋戝▍锝夋⒑缁嬫鍎滈柟鍑ゆ嫹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闂傚倸鍊峰ù鍥ㄧ珶閸喆浠堢紒瀣儥濞兼牕鈹戦悩宕囶暡闁绘帡绠栭弻鐔虹磼閵忕姵鐏堝┑鈽嗗亝閿曘垽寮婚敐澶嬪亜缂佸顑欏Λ鍡欑磼缂併垹骞愰柛瀣舵嫹 缂傚倸鍊搁崐椋庢閿熺姴闂い鏂挎濞戞氨鐭欐い銏f硾閳规垿鎮╅鑲╀紘濡炪倖姊归崝娆撶嵁韫囨稒鏅搁柨鐕傛嫹13001937闂傚倸鍊风粈渚€骞夐敓鐘冲仭闂侇剙绉寸粻顖炴煥閻曞倹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