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嘶 村 概 况 北中镇马嘶村位于皖鄂两省交界,与太英岳三县接壤的太湖县西北边陲,是原望天乡政府所在地,距合武高速仅5公里,交通便捷,位置优越。全村8个村民小组,421户,1518人,耕地面积753亩,山场面积9960亩,水面积50亩,总面积9.2平方公里。 本村气候温暖湿润,地形属山间盆地,资源物产,人文景观丰富多彩。村部坐落在自古繁华,历史悠久,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马嘶铺。状元赵文楷把她……。 |
马嘶村位于余坊乡南部,距乡政府所在地4公里,属革命老区村,全村辖5个自然村(吴元、神仙凹、马嘶坑、王家地、石窠),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03户771人,拥有耕地面积1333亩、林地面积16000亩(其中毛竹山6000亩),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毛竹。乡规模企业竹制品深加工企业鑫源竹业炭素有限责任公司于2012年新建投产,带动周边乡镇、村农户竹业创收。当地盛产香菇、梨茹、红茹、笋干。2010年实施村部规……。 |
1949年9月属二区上沙乡,1951年12月属二区马嘶乡,1957年12月属沙迳乡马嘶村,1958年10月属龙华公社马嘶大队,1961年成立香溪公社马嘶大队,1981年称沙迳公社马嘶大队,1984年3月称马嘶乡,1987年1月称马嘶村民委员会,1989年10月称马嘶管理区,1999年4月改称现名至今。马嘶村……。 |
说有一位将军刚刚去世,始祖陈子贵带儿子陈墩实骑在马上云游,骤然马头向北渡东江而奔跑,走到东莞与博罗交界处停下不走,忽然四蹄飞起,大嘶叫一起,表示要定居于此,故名。新中国成立前,马嘶乡隶属东莞县文顺乡(现石龙)。1949-1957年,隶属东莞县第七区(企石区)。1958年隶属于东莞县企石公社上南大乡。1959年3月隶属博罗县园洲人民公社。1961年,马嘶村与赤岗村合并,称“赤马乡”,后改称“马嘶大队……。 |
【马嘶】 Mǎsī又名马嘶坪。昔境内六房里地平草多,有富人在此养马、学骑术,常人呼马嘶,故名。村委会驻马嘶坪,辖新屋里、头院、四房里、楼子上、马嘶坪、湾里、巴尔干、坝头刘家、六房里、下水田、长塘冲、塘屋岭、金堂山13个村民组。总面积1.4平方公里,耕地48.5公顷,208户,685人。……。 |
马嘶村位于新桥镇东北,东接张家港市杨舍镇,南与六保村接壤,西隔蔡港河与何巷村和华市镇大河村相邻,北靠苏市村。境内华塘河横贯东西,陶新路、新杨路南北贯穿。2002年新桥镇区规划调整时,马嘶村、周江村合并为现在的马嘶村。目前全村总面积3.2平方公里,有马嘶桥、严郁庄、南何家桥、北何家桥、东戴巷、西戴巷、赵家圩、王家、大巷上、杨园圩、周江巷、三家村、岳庄、陶东庄、青龙头等11个自然村、22个村民小组、8……。 |
马嘶村位于金轮镇西北面,距广汉20公里,北临什邡市禾丰镇,西临什邡洄兰镇,距什邡市仅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18个村民小组,农户1031户,总人口2880人,其中党员94人,劳动力1945人,自然院落60个,耕地面积2576亩,人均耕地0.885亩,幅员面积3.23平方公里。 马嘶村的由来:相传清代乾隆年间,乾隆微服私访民间,途径民间一座寺庙,因马受饿疲惫扬起前蹄,拉长嘶叫,遂给寺庙取……。 |
名称原从马嘶湾开始,马嘶湾大人家养马造马棚,马叫起来发出“嘶”的声音,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取名马嘶村。20世纪80年代初属于马腰公社马嘶村生产队,1984年队改村,设立马嘶村。2002年马嘶与伏家巷合并。2020年湖州市南浔区行政区划调整,调整南浔镇管辖范围,增设东迁街道,属东迁街道。马嘶村:位于南浔经济开发区西部,与北面戴家桥村、南面庠上村交界,南北中心“宝马线”,318国道复线穿境而过,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