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龙王村

龙王村

  因村前有口塘,形似凤凰,传说凤凰塘里有龙王,得名龙王郢,且村委会驻地于此,故得名龙王村村民委员会。原是寿县下塘区车王公社龙王大队;1965年划归长丰县,为长丰县车王公社龙王大队;1968年5月撤区并社,为庄墓公社龙王大队;1970年复设义井公社,龙王大队属之;1973年为车王公社龙王大队;1976年为长丰县杨庙区车王公社龙王大队;1983年体制改革,大队改村,为车王乡龙王村;1992年车王乡与义井……。
  龙王村概况 龙王村位于九龙镇北部,与临泉、界首、颍泉区相望,北依蜿蜒曲折的泉河水,老泉河故道横贯其中,是颍州区有名的西伯利亚,由原温庄、姚庄、龙王三村合并重组后,是九龙镇第一大村,也是颍州区第二大村,全村人口6356人,1680户,耕地面积3465亩,19个自然庄,51个村民组,党员93人,现有村两委7人。近年来,村党支部按照“五个好”目标要求,强堡垒、抓机遇、兴产业,始终把支部建设放在首位,带领……。
  龙王村位于赵庙镇东北部,与双庙镇、洪山镇隔河相望,东连倪邱镇。界亳公路、高光公路穿境而过。辖区总面积5.4平方公里,耕地5235亩,总人口5378人。2006年村级区划调整时由原来的龙王村、陈楼村、马庄村合并而成。辖六个自然村(龙王、蒋楼、陈楼、马庄、谢庄、北陈庄)16个村民组。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甘薯等。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一二三产业比重基本持平。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514元。……。
  龙王行政村由原龙王村、明光村合并而来。地处泥汊镇中北部,东邻无为大堤,西邻高新大道,允长路横穿而过,村级主干公路三横三纵,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人杰地灵,物产丰富,全村共有农业人口3800余人,总户数957户,耕地面积4853亩,农作物经济收入来源:主要依靠棉花和油菜。水面面积达1000余亩,特种养殖和水产品主要是河蟹、鱼类。辖区内设有31个自然村、小学一所、卫星接受转播站一座,设备齐全,共接收卫星频……。
  龙王村地处岳西东北部姚河乡,全村现辖有上湾、下湾、火岭、杨湾、柿树、西河、龙王、长湾、潘山、田畈、阴排、阳排、河口、油河14个村民组,住户199户,全村占地面积19.8平方公里, 人口838人。现有耕地面积739.9亩(水田498.9亩、旱地241亩);山场面积28142亩(林业用地24659亩、非农业用地3483亩)。目前全村境内两条交通主干村级公路全长8公里连串8个村民组其中杨马路与本乡马石村……。
  全村15个自然庄,20个居民组,总人口4402人,耕地面积4473亩,全村位于S202道路两侧,南北约2公里,横跨陈老庄路和母子岗路,北靠大清河,依托龙王中心街集贸市场的优势,全村涌现出一大批个人企业,如在全国小有名气的立新渔饵厂,有集北苗郢两个人造板厂,S202省道两侧有黄沙厂2个、一个黄牛大市场,母子岗路南侧新建废品收购站1个,全村养肉鸡、蛋鸡厂4个,目前全村呈现出一片快速发展的大好局面。……。
  槐林镇龙王村,东与坝镇毗邻,西与庐江县仅一河之隔,下辖18个自然村,33个村民小组,全村总人口为4568人,水稻可耕面积为4478亩,旱地2400亩,山场面积为1100亩。村党总支有2个支部、11个党小组,共有党员110名,其中女党员9名。近几年来,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富民政策,落实退耕还林313亩,享受退耕还林补助资金33000余元。变荒冈为聚宝盆,共开发优质茶园500余亩,全年仅此一项为……。
  龙王村,清水镇辖村,位于镇域西南,有路通往109国道。聚落呈集团状,建在龙王沟南侧一座灰石岭上,面积1万平方米。有村民48户,125人,耕地66亩。该村地处中山地貌,海拔718米。土壤为山地林溶褐土,植被为荆棘杂丛,以白桦、山杨为主。主导产业:村民主要收入是核桃和杏仁,部分村民外出打工挣钱。交通:从地铁苹果园站乘坐892公交车在龙王村口下车,步行30分钟即到。联系方式:61826157……。
  因其境内有一座龙王庙,得名龙王村。1958年为龙王生产队,1981年更名为龙王村,2002年将会峰村合并,2006年划入米心镇管辖。龙王村……。
  龙王村位于公平镇中部,距镇政府驻地8公里,距县城75公里,与公平镇的车家居委会、公平村、九岭村、红土乡的太阳村接壤,是一个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大村。全村 23 居民小组,693户,2882人,常年劳务输出1200余人。幅员面积4.3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073亩,其中水田 1305 亩,旱地 768亩;林地795亩。现有村组公路 21.8公里,山平塘 38 口,蓄水15 万方,农用大堰12条250……。
  据清道光24年(公元1844年)版《江北厅志》记载,清朝道光年间,“龙王洞四甲东上山,张家垭口下,两山壁立,一泉涌出,灌田千亩”。在该处一个四里长的峡谷中,有一状如龙的石头,人们喻为“洞中龙王”,因此得名龙王洞。百姓也以龙王村作为当地代名词。1995年,由于镇级区划调整,原龙王乡(由大碑村、龙泉村、龙王村组成)改名为复兴镇,2004年,大碑村、龙泉村和龙王村组建成现在的复兴镇龙王村,并设立村委会,……。
  因境内寺庙龙王寺得名。1949年前属盘龙16保。1953年为盘龙乡龙王村。1958年为盘龙公社八大队。1981年为盘龙公社龙王大队。1984年为龙王村。1993年为盘龙镇龙王村。2008年油房、普渡、高坡、合心、龙王合并为龙王村。龙王村……。
  龙王村是重庆市开州区大德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500154100202。
  因其境内“龙王庙”,故名龙王村。1961年析置大慈公社,1962年,大慈公社辖菱角、团坝、发展等12个大队;1984年4月政社分开,大队更名为村;2004年10月,村组建制规模调整,菱角、团坝、发展三村合并,取名龙王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龙王村……。
  解放前,本地有一座颇有名气的“龙王庙”,故名龙王村。现庙已毁。1956年建跃进高级社,人民公社时期为跃进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因县内重名,遂更名为龙王大队,1984年更名为龙王村,设立龙王村村民委员会,2004年长岭村、龙王村合并为现在的龙王村。龙王村……。
更多资料
旅游搜索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联系方式 粤ICP备13001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