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后村位于玉山镇东南方向,鹫峰山脉深处,是屏南、古田、建瓯三县市交界村。村辖区范围内海拔在800米以上,山高林密,是典型的闽北高山村。由峡头、岭后、付地、陈家山、中清山、罗山这六个自然村组成,隶属建瓯市玉山镇,也是革命老区村,闽北独立师师部所在地。地理位置气候宜人,是理想的发展旅游和避署胜地。岭后村在籍人口809人,土地面积21.81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26592亩,其中生态林1749亩,毛竹林1……。 |
因地处一山岭后面,故名。1950年属沙洋乡,称岭后村;1958年大公社后,属沙洋管理区,称岭后大队;1961年成立区公所,属沙洋小公社;1968年体制合并由原来的岭后、岩坑、茶坑三个大队合并为岩坑大队;1978年分出仍为岭后大队;1984年改称岭后村,隶属于岭后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岭后村……。 |
村在于岭的背后,故名。清嘉庆二十四年(1820)魏姓始祖魏光盛由政和县下池迁入。1950年属第三区(平溪区)亭下乡。1959年设平溪公社亭下大队。1984年撤社建乡,从亭下分出另设岭后村委会。2013年12月撤乡建镇,改为平溪镇岭后村委会。岭后村……。 |
岭后村位于富溪镇西南部,距县城17公里。辖岭后、上门楼、过岭、墓后、山坑、炉兜6个自然村,7个村民小组,121户495人。全村土地面积3876亩,耕地面积538亩,其中水田378亩,林地面积3115亩。全村共有太子参300亩,黄栀子106亩,高标准密植茶园420亩,其中集体茶园150亩。2005年全村人均收入3468.6元。全村共有16名党员,低保户4户共12人,五保户7户共7人。农民主要经济收有……。 |
岭后村位于大田县梅山乡西南部,离大田县城40公里,东与龙口村交接,西与文江乡相邻,南与金阳村接壤,北与高泉村毗邻。与乡道仅2公里之遥,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呈凹势状,素有小盆地之称。全村有两个自然村即半岭和后坑,村名取两个自然村名各半而得名。全村总人口768人,5个村民小组,土地总面积7850亩,其中非林地面积2842亩,林地面积5008亩,森林覆盖率达72.4%。全村主要经济来源是种植业(高山生姜和……。 |
岭后新村系铁山镇的一个革命基点村,1998年该村被列入福建省“造福工程”,集体搬迁新罗区东宝山。全村由2个村民小组组成,共有30户,总人口108人,其中有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22人。该村有丰富煤炭等矿产资源,全村总面积1.7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320亩,林地面积5340亩,村庄四周景致宜人。冬暖夏凉,气候适宜,是个适宜人居的村落。2012年村财收入25.21万元,人均纯收入10977元。……。 |
岭后村隶属大南山侨区龙湖办事处,位于龙湖办事处西南部,葵和公路南侧。主要村道距离葵和公路3公里,深汕高速公路出入口10公里。全村现有196户,总人口917人,党员人数18人,村委干部4人,总面积1800亩,耕地面积300亩,可耕作水田250亩,旱地50亩。经济收入依靠农业,主要种植水稻、冬瓜、荔枝等农作物,集体经济收入5000元,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约1580元。……。 |
1951年称岭后乡,1958年称岭后大队,1983年称岭后乡,1986年称岭后村委会,1990年称岭后管理区,1999年设立岭后村委会,沿用至今。岭后村……。 |
岭后村位于夹石镇东南部,与德江县桶井乡下坪村仅有一沟之隔,全村总人口826人,两个自然寨,七个村名组,182户,耕地总面积534亩,其中田361亩,土173亩,人均占地0.65亩。0党员7名,其中女党员1名,最高年龄62岁,最低年龄33岁,平均年龄51岁;全村有育龄妇女198人,残疾人14人,孤儿10人,五保护6户9人,60岁以上失去劳动力人员68人,贫困人口185人。……。 |
此处原系杨家山村的耕地名, 以处在杨家山的山岭之后故名。因隔山过岭种地不便,约在清雍正年间( 1723- -1735年) ,杨家山杨姓迁此定居立村。后江家庄、南庄等村人陆续迁此,散居在山岭附近,故当地有“二十四个岭后”之称。所处的地名分别称上脑、后崖岸、江家格牢、小格牢、前沟、对岸、马家(上庄)、前庄、后庄、小张洼、孙洼、半路、下窑场坡、场背后、赵岭、西嘴、岑的后、脑场、打神蛟等。由于人口发展,村……。 |
岭后村隶属于大悲乡,全村720户,2585人,岭后村总耕地面积2212亩,其中玉米1800亩,果树200亩,谷子212亩,林地面积1.7万亩。 ……。 |
岭后村距县城3.5公里、镇政府3.5公里。没有自然村。全村119户,232人,常住34户,63人,外出务工85人,务工总收入117.3万元。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耕地850亩,林地48.05亩。粮食总产量112.5吨,同比增长2%;经济总收入108万元(其中村集体收入 0),同比增长0.2%;农民人均纯收入5419元,同比增长0.2%。拥有机动车11辆。私营企业0家。产业项目0个,总投资0元。……。 |
岭后村是黑龙江牡丹江市东宁市道河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1086104205。 |
岭后村位于海林市西部,距牡丹江市64公里,距海林市50公里。有1个自然屯,230户,726口人,劳动力414个;耕地7303亩,2014年人均纯收入15708元。 种植业以大豆、玉米、小杂粮为主。2014年种植面积为大豆5010亩、玉米2145亩、小杂粮48亩,粮、经比例为9:1。养殖业以生猪、肉牛、羊和禽为主。养殖大户5户。2011年生猪、肉牛、羊、禽饲养量分别达到512头、575头、1286只……。 |
岭后村名因青要山余脉直落黄河支流畛河滩,形成一道由西南向东北的天然屏障,位于屏障北侧,理应叫“岭北”,但因“北”的谐音为“悲”不吉利,因此,先人们取名岭后。1954年属二区管理。1958年岭后生产大队属北冶公社。1984年岭后村民委员会属北冶乡。2009年撤乡建镇,岭后村民委员会属北冶镇至今。位于北冶乡东南部,该村现辖7个村民组,288户,1175口人,耕地面积720亩。该村因煤炭资源丰富,村民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