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山坪顶部原有一山寨,居住在山脚下面的人们习称山上为寨上,得名寨上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称林泉村,1958年时名一大队,1981年1月1日更名为寨上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名寨上村;2002年12月25日,根据石柱府发〔2002〕177号文件批复,保留原村名不变,管辖区域不变,下设6个村民小组,沿用至今。寨上村……。 |
因村内有一个寨,并且是村内的最高点,得名寨上村。2001年合村并社把原金狮湾村和原立石庙村合并为寨上村,沿用至今。寨上村……。 |
原属山区,地处高原山区,属于卓洛上面,故而得名寨上村。1983年成立寨上村委员会沿用至今。寨上村……。 |
寨上村是广东省云浮市郁南县宝珠镇宝珠村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2,为镇乡结合区。区划代码为202202。 |
1951年称寨上乡,1958年设寨上大队,1983年寨上乡,1986年设寨上村委会,1990年称寨上管理区,1999年设寨上村委会,沿用至今。寨上村……。 |
寨上,因此其位于一山坡之上,故名。1950年至1957年为寨上乡,1958年为寨上大队,1962年曾划为小公社,1966年恢复大队,1983年改为乡政府,1987年改为村公所,1996年改为寨上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寨上村……。 |
寨上村位于枫香溪镇政府南面,东与本镇水吞牛村交接,南与本镇的倒流水村接壤,西与潮砥镇毗邻,北与本镇的袁场村相连,距镇政府所在地0.5公里,距离德江县城50公里,境内地面分布不规则,多山少平地,村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冬暖夏凉,全年最高温38℃,最低温零下3℃,无霜期297天。村内农民以农业为主,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烤烟、油菜、薯类、畜牧业主要养殖生猪,山羊、牛以及鸡等,现建有茶园500亩。……。 |
寨上村位于涉县县城东南1公里处,背靠虎头山、韩王山,南邻清漳河,地理位置优越。全村567户,1670口人,其中未脱贫贫困户12户,23人;党员45名,村民代表38名。寨上村“双委”成员共7名,第一书记杨彦山,支书主任“一人兼”李利山,大学生村官副书记范晶晶;支委委员3名,村委委员2名。该村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为40余万元,主要来源为门市租赁和土地租赁。……。 |
寨上村是河北省石家庄市平山县南甸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131103235。 |
寨上村地处东城南路北中心地段,东邻王铁脸村和维民坊村,西邻城内排水沟,南邻东三东四东五,北邻东一。现有人口1140人,土地700亩,住宅面积约240亩。……。 |
寨上村是河北省邢台市信都区浆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130503111208。 |
清初,吴姓兄弟三人由吴集迁此,三弟居此称小吴营。清末筑寨,故名,又称寨上。清、民国初属文明里。1936年属文化联保。1941年属顺流乡。1949年属中吴乡。1958年属文渠公社称寨上大队。1969年属高集公社称寨上大队。1983年属高集乡称寨上村民委员会。2014年撤乡设镇仍属之。寨上村……。 |
据伊川县志记载,为晋时燕人慕容氏所建,称燕王城寨。后百姓都称其为寨上,沿用为村名。1948年属酒后区。1958年成立三王生产大队,属葛寨人民公社。1960年从三王生产大队分出成立燕王城寨生产大队。1962年从葛寨人民公社分出,改属酒后人民公社。1984年改设燕王城寨村民委员会,属酒后乡。后演化为寨上村民委员会。2014年酒后乡撤乡建镇后,属酒后镇。寨上村……。 |
位于寨山西南侧,而得名寨上。1978年从孙都生产大队中析出,寨上生产大队属火箭人民公社。1984年寨上村民委员会属正村乡。1999年划归仓头乡管辖。2009年12月撤乡建镇,寨上村民委员会属仓头镇至今。寨上村位于仓头镇南部属丘岭地区,全村辖9个组1300口人,土地面积1300亩,其中耕地1000亩,以种植业为主。……。 |
传此处原为宋朝农民起义军位于清风岭上的营寨旧址,明末清初由韩、李二姓居住成村,得名寨上。1958年为寨上大队,属大封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寨上村民委员会,属大封乡。1996年属大封镇。寨上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