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湖村位于潘集区泥河镇西部,南邻225省道,交通便利,资源丰富。潘一矿风井口坐落我村境内,地涉潘一矿、潘二矿两个矿的采煤区,全村面积3024亩,其中塌陷地1422亩,可耕地1602亩,辖西湖、后庄、王庄、乔庄4个自然庄,8个村民小组,农户425户, 1446人,其中党员40人,村民代表31人。我村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村,主产水稻、小麦。同时,蔬菜种植业、水产养殖业也具一定的发展规模。目前,集生态、观……。 |
原为西大地主倪家建的庄园,东北有湖地,称倪后湖。因村民委员会驻后湖,故名后湖村村民委员会。1952年解放初原阜阳县柴集乡,1952年后属新寨乡,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61年建后湖大队和倪老寨大队,1969年撤区并社时划入柴集公社,1979年设区划社时,复置后湖公社。1984年大队改村,1992年撤区并乡时属柴集镇,2006年并村时,后湖村与老寨村合并为后湖村。后湖村坐落在柴集镇北4公里处。该……。 |
地处白荡湖后稍,故得名后湖村村民委员会。1958年属汤沟人民公社仪山管理区;1961年后湖大队属仪山人民公社;1984年体制改革,后湖村属仪山乡;2005年仪山乡并入汤沟镇,后湖村属汤沟镇至今。后湖村:地处白荡湖旁,占地面积4500亩,水面500亩。全村总人口2082人,下辖17个村民组,595户。……。 |
桂集镇后湖村位于桂集镇西部,北接殷岗社区,东接洼刘村、童徐村,南接赵胡村,人口2303人,耕地面积3200余亩,有一个党总支,三个党小组,64名党员。近年来,我村经济发展迅速,农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加快,特别是水产养殖业发展成为我村的一大经济亮点。……。 |
相传、村北原有湖泊,后建村天湖泊南畔,故称“后湖”。宋朝时期安仁乡永宁里,明朝时期、清朝时期属二十一都,民国时期属复兴乡莲湖保,1949年属晋江县第九区,1955年属双湖区,1956年并为莲塘区莲塘乡,1958年属祥芝公社双湖大队,1980年12月从双湖大队分出置后湖大队,1985年改称祥芝乡后湖村委会,1988年属石狮市祥芝乡,1999年属祥芝镇。位于赤湖北面,故称后湖。又传因村落之后古时亦有一……。 |
后湖村全村有耕地2970亩,并有大片山坡地。现种植香蕉300亩,占水田总面积的94%,水稻成为次要作物。山坡大都已开发种植荔枝、龙眼、桃、李、杨梅等果树。后湖有丰富的绿辉岩矿藏,正在开发利用。村修建两条水泥路面道路,全长1600多米,可通汽车。1999年完成电网改造,今电视、电话机基本普及。新村在建设中。后湖小学原名赤水小学,利用赤水祖祠为教室中,校园面积9560平方米,1985年改名后湖小学,在……。 |
创村时因前面有一口大池,后面有一条沙丘,沙丘后是一片低洼地,土名“深湖”,村建在深湖之前,故名“后湖”,古曾称后湖寮。明洪武十六年(1393),福建分化府蔡崇员至此搭寮居住,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后湖村与东边旧厝村、西边义湖村和草美村、北边前林村、东北边后王村合称为后湖六联村(后王村人口居第一,后湖村人口居第二,但后湖村位居中心)。文化大革命期间,后王村和前林村拆出,剩余4个村合为后湖大队,大队……。 |
1950年7月属仙洞村;1953年属仙洞乡;1958年称属仙洞大队;1984年属赤岗区仙洞乡;1987年属赤岗镇称后湖村委会;1990年称管理区;1999年改称后湖村委会,此名一直沿用至今。后湖村……。 |
1958年设后湖大队;1986年建立后湖村委会;1988年改称后湖管理区;1999年改称后湖村民委员会至今。后湖村……。 |
因该地有一块大洼地常有积水,位于成村较早王营村的后面,故名。1946年属蛇尾保。1948年建村属蛇尾乡。1950年建后湖乡。1958年属蛇尾公社。1961年属后湖公社。1969年属蛇尾公社。1983年改为后湖村民委员会,属蛇尾乡。1996年属双龙镇至今。后湖村……。 |
因建庄于湖地,相对前湖,故名。民国时期属夏馆区道川保。1949年后属夏馆区道川乡。1958年属夏馆区雁岭中心乡。1962年为后湖大队,属板场公社。1977年从后湖大队分出青竹大队。1984年社改乡时更为后湖村民委员会,属板场乡,沿用至今。后湖村……。 |
因后湖西至安徽马寨,地势低洼,长年有水,积成湖,湖南、湖北各有一村,湖北称后湖。1966年设严楼生产大队属刘庄店人民公社。1975年属李老庄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后湖村民委员会,属李老庄乡至今。后湖村……。 |
“后湖”指金口后湖(原后石湖)。后湖村,解放初期属大黄乡;1955年合作化时为联盟红腾农业社;1956年12月为金口区金口大队;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更名为后湖大队;1967年10月与旭光村合并为后湖大队;1971年后湖大队的一、二、三、四队划入旭光大队,五、六、七、八队划入洞山桥大队;1979年又将划出的八个生产队收回,仍命名为后湖大队,属金水公社管辖;1983年单独成立为金水乡后湖村;2001……。 |
以姓氏和地貌综合命名,本地李氏姓氏人口居多,且村庄周围堰塘(本地人称堰塘为湖)绕至四周,李湖又分前湖、后湖,因村民委员会所在地在后湖,因此命名为后湖。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此地命名为李湖大队。1962年与段湾大队分开单设,李湖大队辖4个生产队,即4个自然庄:前湖、后湖、张庄、西庄。因与本县七方镇李湖大队重名,改名为后湖大队。1984年在大队改为村,生产队改为村民小组的同时,后湖大队更名为后湖村,……。 |
汉、魏(公元206-305年)时属江夏郡安陆县地。晋朝时分安陆东界置滠阳县,后属滠阳县地,宋、齐、梁时均为滠阳县地。北周大象元年(公元579年)滠阳县后置黄陂县,隋朝(589-618年)年属荆州永安郡黄陂县,唐朝(618-907年)属淮南道黄州府齐安郡黄陂县,五代时期(907-960年)属黄陂县,宋朝(960-1279年)属淮南西路黄州府齐安郡黄陂县,元朝(1279-1368年)属河南江北道肃政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