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布村位于东经118°35′,北纬27°35′,地处松溪河谷平原中部。距县城6公里,拥有土地面积2.8万亩,其中山地面积1.9万亩,耕地面积3727亩。辖区内有两个自然村(大布、外屯),12个生产小组,936户人家,3380人。共有两大民族(汉族、畲族)居住在本村,其中汉族人口占96.5%,畲族人口占3.5%。大布建村历史悠久,具有一定的文化底蕴。现有古民居建筑20多座,至今保存完整。三座古寺庙(……。 |
原名安富,取平安富贵之意,后本地话谐音与民间叫法,改为大布,故名。明清时为安富都,属招仁乡,1940年为大布乡,1948年为安富堡。1952年属大干第三区。1958年成立大布大队属大干公社大布管理区。1961年为大布公社。1966年划并到埔上公社。1984年改为大布村村民委员会,属埔上乡。1994年埔上撤乡建镇后,隶属埔上镇。大布村位于顺昌县西北部,海拔127米。距顺昌县城34公里,离埔上镇政府所……。 |
大布村地处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东南面,东与下梅接壤,南与角亭村毗邻,西连滨江大道,北接综合农场。全村面积9.6平方千米,299户,1087人;6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距市区7千米、距武夷街道6.5千米。 耕地面积1334亩,林地7669亩,以水稻、茶叶为主。2011年村经济总收入为2665.4万元,其中农业收入1818.2万元,林业收入74.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922元。以茶叶加工为主,2011年……。 |
一、大布村村情简介大布村是大龙乡集镇所在地,距县城42公里,辖8个村民小组,10个自热村,总户数396户,总人口数1506人,其中党员63人,全村耕地面积3122亩,山地25378亩。近年来,大布村依托资源优势及集镇中心区位优势,农业、工业及商贸、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较快,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发展,2011年村财收入15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500元。2011年被评为福建省巾帼示范基地、2009-2011……。 |
因古时以织布,打草席的人多而得名。古属十六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夏茂区大布乡,1961年公社化为夏茂公社大布大队。1984年改大布村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大布村距集镇2.5公里,辖6个自然村(大布、坑头、罗坑、坡角、彭邦、坡下),16个村民小组,756户2837人。大布村土地面积共11583亩,其中耕地面积1978亩,林地面积7300亩,水库面积40亩,园林面积340亩,其他1925亩。……。 |
。1950年-1951年4月属第五区大布乡;1952年2月-1954年初属第七区大布乡;1955年6月-1956年5月属太平区大布乡;1958年9月属团结人民公社大布大队;1959年2月改太平公社大布大队;1961年5月属太平区大布公社大布生产大队;1964年4月撤区并社,属太平公社大布大队;1984年10月改太平乡大布村委会;1992年3月改为太平镇大布村。大布村……。 |
大布村位于闽粤交界处,是武平县的南大门,205国道、长深高速穿村而过,是一步跨两省的地方。全村有19个村民小组,1028户,3904人,村党支部现有党员112人,其中正式党员110人,预备党员2人,离退休党员34人,分5个党小组开展工作。全村外出乡贤有近300人,离退休人员有80多人。有处级以上干部9人,其中现职7人,离退休2人;科级干部现职有6人。全村涉台的血亲、姻亲有近30户。全村有耕地面积1……。 |
因原是一大片荒埔地,原取名大埔,当地方言“埔”与“布”同音,改名大布。明正统年间(1436-1449),始有谭氏自惠阳县迁此;1958年,属平山公社,称大布大队;1966年,称大布革命委员会;1984年,与谭公、六德、星合合并称谭公乡;1987年3月,依据惠东府函﹝1987﹞27号文的批复,改称大布村委;1990年,改称大布管理区;1999年,改称大布村;2005年12月,实行政区调整(粤民区〔2……。 |
大布村位于花都区新华街的西北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下辖3个经济合作社,1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约2700人。大布村委会距离新华街约9公里,紧邻新华工业区及珠宝首饰城。我村委会“以经济带动和谐,以和谐促进经济”的发展思路,借助新华工业区的辐射带动,迅速抓住机遇,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进行认真的规划,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同时又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村已建成两个工业园和三条商业街,集体经济得到了快……。 |
大布村委会位于高要市蛟塘镇最北面,面积约3.6平方公里,下辖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230多人。大布村委距离市区42公里,离蛟塘镇10公里,地缘优势较强,地处丘陵平原地带。大布村委会利用大布村的特点,发展三高农业,通过发包山地、鱼塘来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并鼓励本地群众自主创业办厂。经过多年的生产发展,逐步形成山上种植速生桉、水田种植水稻、鱼塘养殖、鱼基养鸭的发展模式。……。 |
元至元16年(1279)廖氏人家从南雄迁此建村,建国前属高要县第四区;1953年5月属高要县第九区大布乡;1955年2月属永安区;1958年10月属高要县广星人民公社三团;1959年7月改称大布大队,属永安人民公社;1983年4月改称大布乡政府,属永安区公所;1965年与六桥合并,1975年分拆,1986年又改称大布村,属永安镇;1988年3月从高要拆分出来,属鼎湖区永安镇;1989年3月改称大布……。 |
大布村地处321国道与S263线交接地带,东连四会市南江工业园,西至大沙圩镇,北连肇庆市大旺高新区,三茂铁路穿越境内,交通十分便利,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四会市大沙镇发展经济的黄金地段。全村下辖8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00多人。全村共有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水田面积2000亩,盛产香蕉、塘鱼,现有香蕉种植面积750亩,塘鱼养鱼面积2500亩。全村现有工业企业20多家,现规划建设省级五金交易市场。是……。 |
大布村委会位于马冈镇北面,距马冈镇府6公里,辖下有16个村民小组,人口3523人、898户,其中劳动力2200人,耕地面积2530亩。历年来都是马冈镇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村委会,2009年村委会集体收入只有31000元。一、村委会干部队伍状况大布村委会领导班子共有6人和1名计生专干,平均年龄52岁。现任村委会班子基本上都能团结一致,认真贯彻镇委、镇府的方针政策,同心协力、尽职尽责地完成各项农业任务,……。 |
14、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大布村 大布村位于风光秀丽的三乡镇北面,总面积约6.7平方公里,户籍人口约3359人,下辖6个村民小组,流动人口接近2万人;大布村交通方便,四通八达,广珠公路、城桂公路、沙坦公路贯穿全村,乡泉别墅坐落在大布村。大布村同时是中山抗日根据地之一,大布小学是抗日战争中期0中山县本部委员会旧址,平湖队是前-广东省主席吴铁城的故乡,历史人文气息底蕴深厚。在国家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三乡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 |
因地理环境比较平坦,且耕地面积有几百亩,得名大布。新中国成立后,称大布乡;1951年12月,属惠阳县第二十区(区府设在安墩),称大布小乡;1957年,改称大布管理区;1957年12月,属惠阳县,并入安墩乡;1959年,改称大布村;1961年,改称大布大队;1963年2月,属安墩公社,称大布大队;1984年,改称大布乡;1987年3月,依据惠东府函﹝1987﹞8号文的批复,改称大布村委;1988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