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亭村位于官亭镇中部,官亭街道两侧,公路、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土地面积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00多亩,辖37个村民组, 1150多户,居住人口4687人,党员105人,村两委成员共6人(其中:党总支委员会成员5人,村民委会成员6人)。 官亭镇供电所、电灌站、加油站、自来水厂、中心小学、中心幼儿园、电脑职业培训学校等位于村内,村拥有办公室、农民科技书屋、计生服务室、广播室等公益设施。潜南……。 |
因境内有“官亭庙”,故而得名。1958年命名为官亭大队。1984年4月改为官亭村。2004年10月村组规模调整时,由官亭村、新生村合并为官亭村,同时成立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官亭村……。 |
因旁道路上有一座路亭,故名。1949年属平湖区官亭村,1953年属凤埔区官亭村,1958年属平湖公社官亭大队,1963年为凤埔公社官亭大队,1984年为凤埔今官亭村委会。历史沿用至今。官亭村……。 |
村内原有一条官道通过,路中设有一亭,故名。1979年由七都大队分出,成立大队,1984年改为村委会。辖官亭、广前、关厝3个自然村,现已连片。设10个村民小组。455户, 1878人。外来人口25人。本村籍大学文化以上人口 78人。以林、陈姓为主。林姓传于唐末从河南固始县随王审知迁入建村。陈姓于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从南京迁入。地势平坦,聚落呈块状。房屋324幢,其中新建水泥房216幢。耕地64……。 |
官亭,原名接官亭,属西固县辖,民国以前,西固县在该地没有接官亭,接待过往官员,而得名接官亭,后简写官厅,公社化时期将厅改为亭而得官亭,沿用至今。解放至五四年属官亭区官亭乡,合作化组建成立春江高级社,1958年成立官亭生产队,1962年改成立官亭大队,1983年10月命名为官亭村村民委员会并沿用至今。官亭村……。 |
因此地地形为深沟,相传很早以前沟里曾住着“关、田”两姓人家,因而得名关田沟,到了唐朝中叶,唐肃宗路过马岭,在关田沟沟口停歇片刻,当时人们只知道是一位大官,后来才知道是皇帝在此停留,文官武官路过此地,必须下马下轿,便留下了“官至必停”的说法,在长久的口头流传中,演变成了“官亭沟”,故名。1958年9月人民公社化时称官厅大队。1983年12月改称官亭村民委员会。2003年12月,元丰村并入官亭村。官亭……。 |
清时,本县官吏去泾州,在此设亭驿,故名。民国时,称官亭庄,属屯字镇洪河村,1949年8月称官亭村,属屯字区,1956年属曙光乡,1983年12月称官亭村,成立官亭村村民委员会,属曙光乡政府管辖;2004年9月,撤销曙光乡并入屯字镇,属屯字镇政府管辖至今。官亭村……。 |
清朝康熙年间,该地军营排罗寨有个进士州官,按规矩,知县经过此地要叩拜罗进士,罗家便叫人在南蛇岗与佛坳岗之间离罗家还远的地方建一个亭,名曰“招官亭”,以此而得村名“官亭”。清朝康熙年间(1662-1723年)罗寨有个进士州官,按规矩,知县经过此地要谒拜罗进士,罗家便叫人在南蛇岗与佛坳岗之间离罗家还远的地方建一个亭,名曰“招官亭”,1984-1987年为官亭乡,1987年4月称为官亭村,1989年9月……。 |
相传,从前官亭村一带低洼,十年就涝。逢有收成时,国家官员在该地收一点供院里侍女们使用的胭脂钱;因每当收税时,官员多在该处停留,故取村名为“官停”,后停去“イ”字而演变为官厅,亦称官亭。官亭村为于官亭镇址所在地,327省道、234省道两条省道过境,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人口4136人,耕地5470亩,党员148个,村两委班子5人,村监会3人。……。 |
官亭村是河南省洛阳市嵩县车村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325103212。 |
官亭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佛耳湖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2201202。 |
据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官府下达的指令文书全靠驿使骑马传达,因而规定凡靠驿路段都需建立驿站。官亭恰好处在枣阳至新野的驿路之中,故在此修建了一个亭子。以供接待来往官史和驿史之用,官亭及由此得名。中华民国二年,废除府制,此地属湖北省枣阳县。1932年9月,推行保、甲制,全县划为10个区,此地归属于杨家垱联保为八区所辖。1937年,全县并为4个区,此地为第一区所辖。1941年枣阳实行新县制,撤并区署……。 |
官亭,位于官山镇北偏东12公里的官亭村。在官山河(五龙涧)西岸的山垭上,荆襄古道经此,史称“均房官道”;官亭,按古制规定是迎送上级官员10里的地方,故亦称“十里长亭”,据史料记载:“官亭,相传远年有一官员路过此地,后来在他休息的地方建了一座亭子,即称‘官亭’。相传庐陵王李显流放到房县的时候,他的下属官员常到均州办置粮米与一些生活用品,那时候这一带人烟稀少,官差们在中途路上走没有歇脚的地方,就在路边……。 |
1949年民主建政后,设小兰乡,下辖5个行政村,设官亭民主村公所,负责人称村长;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建制,实行生产资料分别归公社、生产大队、生产队三级组织所有的体制;设立太友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简称太友生产大队、太友大队,负责人称大队长;1966年5月,我国“文化大革命”开始,更名为太友生产大队革命委员会,负责人称主任;从1978年11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对我国“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进行拨乱……。 |
官亭村是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阚家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78510925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