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军队五里扎一寨,故称寨,又因此地杜姓人居多,便起名为杜寨。民国时称杜家寨子,属新城乡杜寨村。1949年8月称一乡(杜寨),属新城区,1950年1月称四乡(杜寨),属五区,1953年1月属八区新城乡,1956年4月杜寨乡更名为新民乡,属新城区。1958年属新城人民公社,1960年称杜寨大队,1983年12月改称杜寨村,成立杜寨村村民委员会,属新城乡政府管辖,2015年12月新城乡撤乡改镇,属新……。 |
1、基本情况:杜寨村地处刘坪镇政府所在地,海拔1400米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不足400毫米,平均气温10.4℃。个行政村1个自然村,共有4个村民小组,共有272户1205人,全村耕地面积2260亩,人均耕地1.86亩,主导产业为苹果、桃,果园面积1800亩(其中苹果890亩、桃880亩、花椒30亩),全村人均纯收入9300元。3、安全住房:A级16户(建档立卡户9户),B级251户(建档立卡户88户……。 |
杜寨村是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北滩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21,为镇中心区。区划代码为620421105215。 |
杜寨村位于桑园镇西南7.5公里处,西邻八卦村,东邻王庄村,南邻孙庄子乡郜家梁,北邻南袁营。全村行政区域总面积420公顷,年末耕地总资源103公顷,葡萄园面积123公顷。全村99户,291人。粮食总产量205吨,蔬菜产量105.66吨,肉类产量192.6吨,牛奶产量239.54吨,葡萄产量2058.2吨。全村经济总收入84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600元。村集体收入来源是机动地的承包和机井折旧费。……。 |
一、基本情况:杜寨村位于肥乡区北15公里处,距毛演堡乡6公里,现有住户386户,1770口人,党员44名,村“两委”干部6名。村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赵军芳(52岁,高中学历)。村内有3名村级后备干部,平均年龄28岁,1名致富带头人。村集体“两室”建于2010年,占地面积260㎡,建筑面积150㎡。全村耕地面积1700亩,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小麦、玉米。二、民生实事情况:建卫生室一处,占地面积100……。 |
杜寨村是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香花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326103999。 |
据杜氏家谱记载:明初杜氏自清丰县苏村迁居此地,故名杜寨。后改为杜家寨。1949年,为濮阳县六区杜家寨村。1956年撤区并乡,为濮阳县五星乡杜家寨村。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村改大队,为五星人民公社杜家寨大队。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五星人民公社杜家寨大队。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五星乡杜家寨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濮阳县五星乡杜家寨村民委员会至今。杜寨村……。 |
明初山西洪洞县杜姓移民在此建村。1929年属第五区。1943年属滨河县第四区。1945年属长垣县第四区。1958年建杜寨生产大队,属方里人民公社。1963年属苗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杜寨村民委员会,属苗寨乡。2010年属苗寨镇,沿用至今。杜寨村……。 |
清乾隆年间,此地为黄河防汛料场垛放地,初建村,称垛寨。后演变为杜寨,故名。1954年6月成立兰考县,属仪封区。1955年11月属仪封乡。1958年8月成立杜寨生产大队,属仪封公社。1961年7月属仪封区。1962年9月属仪封公社。1983年12月改杜寨村民委员会,属葡萄架乡至今。杜寨村……。 |
杜寨村位于桃林铺镇南5公里,全村19个村民组共有610户2850人,耕地面积5996亩。全村经济作物以水稻为主,农民收入以外出务工为主。水塘面积700亩,主导产业小龙虾养殖200亩。近年来,杜寨村在镇党委、政府垢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帮扶组织的大力支持下,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先后投资10万元整修村部,配套办公设施;硬化村部场地,安装体育器材2套;投资400万元,硬化道路1……。 |
因杜姓居民在此集居而命名。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1975年5月,撤区并社,原杨垱区的徐寨、罗岗、刘寨3个人民公社和七方区的潘岗人民公社合并,合并为罗岗公社,杜寨村隶属于罗岗公社。1984年3月,进行体制改革,政社分开,罗岗公社改称罗岗区,杜寨村隶属于罗岗区。1987年9月撤区并乡,罗岗区改罗岗镇,杜寨村隶属于罗岗镇。2001年4月,乡镇合并,罗岗镇撤销,合并入七方镇,杜寨村隶属于七方镇至今。七方……。 |
1958年为迎春大队,1972年为杜寨大队,1983年为杜寨村村民委员会;2002年9月村级行政区划调整,将立集村并入杜寨村,为杜寨村村民委员会,2003年3月,将原立集村与杜寨村分设,两村恢复到2002年9月调整前管理范围,沿用至今。杜寨村……。 |
明末清初隶属于扶风县寨子里。清雍正七年(1729),杜寨隶属于武功县杨陵镇。民国十八年(1929),因旱灾、瘟疫,靳家堡除唐姓一户,并入袁家堡,其余外出逃荒,靳家堡消失。民国二十年,隶属于武功县杨陵镇。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实行保甲制(靳家堡唐姓并入袁家堡),隶属于武功县杨村联保。1940年,联保改称乡镇,隶属于杨陵乡第五保。1949年5月,废保甲制,隶属于武功县二区(杨陵)。1956年3月,……。 |
杜寨地处山区,位于市区西11千米处。原为杜寨乡人民政府所在地。辖杜寨、尹家沟2个自然村。全村有5个村民小组,393户,1160人。有耕地1916亩,人均耕地1.62亩。年粮食总产量1178吨,平均亩产267千克。村民以农为主,种养结合,兼营运输、商贸等行业。该村煤炭资源丰富,原有一座年产30万吨的煤矿,有果树80多亩,盛产黄梨、苹果。1975年在村西修建了杜寨水库,总蓄水量为268万立方米。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