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店乡高升村位于合肥市西北角,距离合肥约51公里,距离上派镇约62公里,距离高店乡政府约4.7公里,东临高刘镇。截止2012年末,全村共有户籍人口3980余人,其中常住人口约3800人,790户村民,共33个村民组。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41公顷,其中水田约239公顷,主要种植水稻、油菜、小麦。全村共有一个卫生院,4名有从医资格医生;一所幼儿园,在校儿童100余人,4名幼儿老师;一所农家书屋,共有图书……。 |
高庄村与日升村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得名高升村村民委员会。原属姚王乡;1958年属东风人民公社牛集管理区;1961年日升大队、高庄大队属牛集人民公社;1984年4月,体制改革,为牛集乡日升村、高庄村;1992年为义津镇日升村、高庄村;2005年日升村、高庄村合并为高升村,属义津镇至今。高升村:地处义津镇西北部,方苞故里,与菁华、朱公两村毗邻,占地面积8000亩,其中耕地4228亩;山场1000亩;水……。 |
因境内有一高升寨,故名高升村。民国时为官坝乡2保,1951年因境内高升寨演变为高兴村,1958年为官坝公社高兴大队,1981年更名高升大队,1984年设立高升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属官坝镇。2002年,红旗村并入高升村。高升村……。 |
因此地有个小拱桥叫高升桥,故名。解放前叫高升桥,解放后建立村镇权,改为高升大队。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时,改为东方红大队。1992年撤乡并镇属于新盛镇管辖范围,2002年与原农云村合并为高升,名称沿用村至今。高升村……。 |
高升村,以驻地高升坡得名。1951年1月建高升村,以驻地高升坡得名;1958年11月改高升村为高升管理区队;1967年更名为光辉大队;1975年复名高升大队;1984年名高升村;2004年村级规模调整,由高升村、秦家村、红坡村合并成今高升村,沿用至今。高升村……。 |
高升村由珊瑚、新开田、洋楼三个自然村构成,依山腰而部,海拔均在750米以上,村部所在地就在洋楼自然村。全村共有117户613人,11个村民小组,24名村民代表,属济阳乡人口数较少的村之一。高升村土地面积6801亩,林地面积4440亩,耕地面积521亩(其中水田面积427亩),素有种毛竹和黄花菜的传统。村两委班子由7人组成,支委4人,村委3人,全村共有党员24人,其中女党员3人。村主任涂德俊,从20……。 |
高升村,属革0据地。在乡政府的东西3.2公里。东与大山乡交界,西跟高源接壤,南连东明,北接高峰及凤凰镇。全村有72户,391人,耕地282亩,山地7000亩。其得名是公社化时期,以高山之处升起明灯。创于1955年,前称凤东乡,乡政府设于乌石,1974年以前包括东明村,1984年改为高升乡,现为村委会。石壁头村,姓文,清中期从凤凰下埔移此定居。属老苏区,前属凤凰统辖,解放后,才属凤南。有6?,31人……。 |
高升村是黑龙江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和盛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0281207205。 |
高升村是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亚沟街道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30112011206。 |
元至正(1368)年设立居民点,明嘉靖至清光绪(1563-1908)年间,属黄州府黄安县中仙乡,民国至解放初期,属黄安县中仙乡三角会,1951至1958年间,属黄安县第一(城关)区十里管理区,1959年人民公社时期,属东方红人民公社,1961年属城关区铁炉公社万家河大队,1975年撤区并社,属城关公社铁炉管理区高升大队,1984年撤社改区,属城关区铁炉管理区高升村,1987年撤区并乡,属两道桥乡高……。 |
明、清属咸宁县金城乡三都。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咸宁县第一区(驻马桥)柏墩,第二区(驻柏墩)柏墩联保、柏墩乡、和顺乡、和乐乡。1949年5月,大岭、冷水坑、北山唐、山下董、落华坑(又名落筏坑)、高升厂、曹家、黄泗洞8个村庄,周家、大窝、熊家、涂家、黄作裕、大源、梓木坑朱家、郭家、董家坪9个村庄,均隶属咸宁县和乐乡(驻柏墩老街与山下顾之间的田畈上)大岭保(驻大岭)。同年6月,大岭等8个村庄、周家等9个村庄……。 |
高升村是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巨口铺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30522108232。 |
高升村是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蕉溪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111,为主城区。区划代码为430181132214。 |
“高升”寓意红红火火,不断进步,故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属江东区江东乡,1952年属江东区岭下乡。1956年成立高升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升大队,属江东公社。1961年撤销江东公社,分设下村、虹桥公社,高升大队更名堆上大队,属虹桥公社。1968年虹桥公社并入下村公社,属下村公社。1970年岭下、城潭大队并入堆上大队,1974年堆上大队分设岭下、城潭、堆上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因与沙土公社堆……。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属圭溪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属江头乡,1956年并入枚江乡,1958年成立枚江公社高升大队,1984年撤销高升大队,改称高升村村民委员会,地名沿用至今。高升村位于枚江乡东南端,距乡政府所在地7.5公里,属全乡的山区村之一,全村有9个村民小组,190户815人,党员26人,耕地面积398.7亩,山场面积约15000多亩。高升村风景优美,民风纯朴,主要产业有油茶、毛竹、竹笋、林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