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郑楼村

郑楼村

  郑楼村概况郑楼村位于渔沟镇北部。全村总人口4325人,941户,共11个村民小组,辖郑楼、吕庄、谷堆三个自然庄,共104名党员,设一个党总支和三个支部,村两委干部6人。近年来,郑楼村党组织一班人,能认真学习“-”重要思,-精神以及有关农业科技、文化、法律等知识,运行机制完善,各项制度健全,有较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能结合村情,制定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思路,村集体经济和群众收入连年增长,工作作风和工作实……。
  郑楼村位于翁墩乡北部,东临瓦西河,南与孔树村接壤,西与杨公村相邻,北与寿县茶庵交界。全村共辖20个村民组,耕地面积4158亩,农业总人口2907人,共有党员84人,村民代表53人,村两委成员7人,计生专干2人,劳动力1442人。现有郑楼小学和医疗室1所。郑楼村是个农业大村,盛产水稻、小麦、油茶等农作物。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5950万元,其中农业收入4092万元,农民 人均收入2850元。长……。
  郑楼村:位于杨庄街西边,全村人口共4165人,土地面积9000余亩,葡萄园种植面积500余亩,下辖赵庄、郑楼、谢洼等七个自然村。……。
  郑楼村:位于钱庙乡东北4公里处.……。
  郑楼行政村面积约4平方公里。内辖17个自然村,人口3570人,890户人家,可耕种土地4700亩,村内有村村通公路两条,柴普公路穿过其境,道路交通十分方便。小润河穿流而过,给郑楼村带来了丰富的水草资源。村两委班子,由村支部书记、主任石明恩、副书记李巧云、副主任王志刚、郭忠,委员石磊、张侠、张继华7人组成。党员57名,是一个有力的战斗集体,为郑楼村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 村两委班子在……。
  郑楼村位于是临西、威县、清河、三县交界处,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全村人口611人,党员25人。……。
  明万历年间,郑氏奇才自江南淮南府宿迁县迁此居住,后在此建楼得名郑楼。1948年属郭楼区。1956年属张集乡。1958年属胡桥人民公社,名为郑楼生产大队。1975年从胡桥析出,属张集人民公社。1981年属歧河人民公社。1984年改公社为乡,属歧河乡,名为郑楼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郑楼村:位于歧河乡东北3公里处。……。
  明嘉靖十一年(1532)宋氏建楼居此,得名宋楼。清乾隆三十年(1765)郑桂明自郑老家迁此改名郑楼。1928年属第六区顺河保。1934年属第四区顺河保。1939年复属第六区顺河保。1946年属高辛乡顺河保。1949年属高辛区江楼乡。1956年建郑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高辛乡。1958年改为前李庄生产大队,属高辛人民公社。1961年属高辛区高辛人民公社。1962属高辛区江集人民公社。1965年置郑……。
  明成化年间,郑氏自郑老家迁此建楼居住,故名郑楼。1939年属第六区朱阁保。1946年属坞墙镇曹阁保。1949年属顺河区朱阁乡。1950年属坞墙区朱阁乡。1956年建郑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坞墙乡。1958年并入陈楼生产大队,属坞墙人民公社。1970年置郑楼生产大队,属坞墙人民公社。因在县内重名,1981年6月更名为曹大坑生产大队。1983年12月更名为曹大坑村民委员会,属坞墙乡。1998年10月……。
  清乾隆十年(1745),郑理自站集南郑庄迁居至此地建庄,并盖楼一座,故取名郑楼。1949年属商丘县。1951年称郑楼行政村,划归谷熟县站集区。1954年谷熟县并入虞城县,仍属站集区。1956年称郑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文集中心乡。1958年称郑楼生产大队,属站集人民公社.1961年属大侯区。1975年属文集人民公社。1983年改公社为乡,文集更名为闻集,称郑楼村民委员会,属闻集乡至今。郑楼村:位……。
  明代,郑氏在此定居,建楼一座,故名郑楼。1949年称郑楼行政村,属杨集区.1953年2月属镇里堌乡.1955年8月称郑楼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入杨集乡。1956年6月复属镇里堌乡。1958年称郑楼生产大队,属夏邑县杨集人民公社。1977年属虞城县镇里堌人民公社。1983年更名为郑楼村民委员会,属镇里堌乡,沿用至今。郑楼村:位于镇里堌乡东南2公里处。……。
  郑氏聚居形成的村落。明代属保安乡二图。清代属保安乡三里。1912年先后属八区、薛湖区。1950年属薛湖区郭关庙乡。1956年属薛湖乡陈寨高级社(驻洪楼)六社。1958年属芒山超英公社三营(驻薛湖东街鲁高岗)。1959年设立薛湖公社郑楼生产大队。1962年属薛湖区郭关庙小公社。1965年属滦湖中型公社。1968年属薛湖大公社。1975年属滦湖公社。从郑楼大队分出张大庄大队。郑楼大队属芒山公社。张大庄……。
  郑楼村:位于210省道东侧。……。
  明洪武年间,郑姓迁此建村,后盖座楼,取村名郑楼。1949年属五区。1955年属阳驿乡。1958年9月为阳驿人民公社郑楼生产大队。1960年5月睢宁合并,为睢县阳驿人民公社郑楼生产大队。1961年7月恢复宁陵县,为宁陵县阳驿人民公社郑楼生产大队。1983年12月为阳驿乡郑楼村民委员会至今。郑楼村:位于阳驿乡西北3公里处。……。
  清初,郑氏由山西枣林庄迁此建庄,故名郑楼。清咸丰年间,毁于匪患。后郑继仁重建,叫仁和寨。1913年,复名郑楼。清属松乡里。1941年属息县东岳乡第十八保。1949年归张陶区郑楼乡。1952年属东岳区郑楼乡。1956年属东岳中心乡郑楼小乡。1961年建郑楼大队,属包信区夏寨公社。1962年属东岳人民公社。1975年5月属白店人民公社。1983年5月属白土店人民公社。1983年12月改郑楼村民委员会,……。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