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高桥村[5]

高桥村[5]

  高桥村位于饶阳县城南10公里,全村行政面积365公顷,耕地面积272公顷,人口2225人,党员58人,村两委班子8人,村集体2017年收入2万元,来源为集体地出租。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已上墙。近年来,该村党支部、村委会大力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在农业增产、农业增效上下功夫,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带领群众建成380多个温室、大棚,种植茄子、葡萄等果蔬,有力增加了群众的收入。……。
  因最早以高姓居多,且村中有一石拱桥,故名。原属郾城县东南区。1945年6月属西(平)、郾(城)、上(蔡)抗日人民政府。1949年属郾城县四区。1951年属郾城县九区。1954年属西平县老王坡区。1956年属高桥中心乡。1957年属高桥乡。1958年设立高桥生产大队,属超美人民公社,同年10月属老王坡人民公社。1962年属人和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高桥村民委员会,属人和乡。高桥村……。
  清道光十年(1830),高姓几家由南庄下坡迁至此地。村东蟒河上有一座石桥,故名高家桥,简称高桥。1949年属第二区。1954年属二区东化乡。1955年为高桥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化工乡。1957年化工高级农业合作社,属化工中心乡。1958年为高桥生产大队,属化工人民公社。1983年设立高桥村民委员会,属化工乡。1995年属化工镇。高桥村……。
  高桥村位于镇政府东边,礓石河东岸。北邻张寨村,南与归集村接壤,东连西赵庄、石羊岗村,西依礓石河与王集村隔河相望。总面积3.54平方公里。辖高桥、吴湾等4个自然村,总人口2049人,耕地面积3040亩,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花生等,1998年开始发展设施农业,2000年建立王集镇第一个瓜菜示范区,总面积达600亩,年产春瓜4300吨,秋菜2400吨。全村有养鸡大户2个,养牛专业户5个,养洋专……。
  附近有小桥,桥拱较高,故名。原属陕县高桥乡。1953年划归渑池县,属二区高桥乡。1956年属杜家中心乡白浪乡。1958年建立高桥大队,属英豪人民公社。1960年属张村人民公社。1984年社改乡,改称高桥村民委员会。1995年撤乡建镇,属张村镇至今。高桥村……。
  高姓在此居住,修建有桥,得名高桥,村以桥名。清顺治三年(1646)属太水里。宣统三年(1911)属平区。1941年属双梅乡第二保。1948年属双梅区。1951年属十区高桥乡。1958年建高桥大队,属超英公社。1962年属河凤桥公社。1983年改为高桥村民委员会,属河凤桥乡。高桥村……。
  清雍正年间周氏始祖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建村,为了便于生活,在村西建了一座桥,因桥非常高而又雄大,其中还有一段,麻雀在桥上下蛋,在空中就孵化出了小麻雀,落地能飞的故事,故取村名高桥。1949年属淮阳县第六区(文兴集)。1958年设高桥大队,属大连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高桥村民委员会,属大连乡。2019年属淮阳区大连乡。高桥村……。
  明太祖洪武年间(1368)高姓从山西洪洞大槐树初迁来此地,因村前有座桥,故取名高桥。1949年属太康县第四区(高贤)。1958年属芝麻洼公社。1975年划属清集公社。1983年成立高桥村民委员会,属清集乡。2011年撤乡建镇,属清集镇至今。高桥村……。
  清末,由于战乱水比较多。村南有一条大河,河上修有一座桥,且高出地面太多,因高姓较多,故取村名高桥。1949年属太康县第一区(城关)。1958年8月成立白塔李生产大队,属城关公社。1965年12月划属城郊公社。1981年分置成立高桥生产大队。1983年11月更名为高桥村民委员会,属城郊乡至今。高桥村……。
  相早年南山老君沟的水流经此地北注于洛河。为方便小河两岸群众交往,在观音庙前架起一座很高的桥,故名高桥。1936年成立高桥保,属第一区。1943年属寿安乡。1947年成立高桥乡,属宜南县城关区。1949年宜南宜北合并,属宜阳县城关区。1958年,成立高桥大队,属城关人民公社。1983年称高桥村民委员会,属城关乡。2009年城关乡改名锦屏镇,属锦屏镇。高桥村……。
  清代属梅城乡二里,民国属第三区西江乡,解放前属第二区西江乡,解放初为高桥乡,1954年属第四区高桥乡,1956年为高桥合作社,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为高桥大队,1961年属杨林区西江公社,1975年为西江公社,1978年属西江公社西江管理区,1984年撤区建乡时为高桥村村民委员会至今。高桥村……。
  高桥村是湖北省荆州市监利市网市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21023115999。
  因村址在高桥垸中心处,故名。明成祖元年(1403)属嘉鱼县怀仁里,明清时属嘉鱼县怀仁乡,民国时期属嘉鱼县龙口区,1949年属嘉鱼县四区,1951年属洪湖县二区三洲乡汪家洲村、肖家洲村、杜家洲村,1958年属龙口公社高桥大队、群星大队、农联大队,1961年属龙口区高桥公社高桥大队、群星大队、农联大队,1975年属龙口公社高桥村、群星村、农联村,1984年属龙口区高桥乡高桥村、群星村、农联村,1987……。
  高桥村位于高桥镇中心,常横公路贯穿全村,村委会紧挨镇政府所在地,交通方便,美丽的高桥河穿村而过。全村占地面积9平方公里,共有17个村民小组,2013年末,全村共815户,常住人口2850人,耕地面积3886亩,其中常用耕地面积2584亩(包括水田面积1801亩,旱地面积783亩),临时耕地面积302亩。2012年、2013年连续两年被区委评为全区先进单位。……。
  因其驻地边曾有一座古廊桥,桥身较高,被当地人称为“高桥”,故以桥名与职能命名。明朝属崇仁里;清代属二都;民国属崇仁乡;1950年后,属南林区高桥乡,称为高桥村;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属南林人民公社南林管理区,改称为高桥生产大队;1962年设区建公社,属南林区南林公社;1975年撤区并公社,属南林公社高桥大队公社;1984年恢复区、乡镇制,属南林区南林桥镇,复称高桥村;1987年撤区设乡镇,属南林……。
更多资料
鏃呮父鎼滅储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