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庙村是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南席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1082105214。 |
据高氏家谱记载,明永乐年间,高氏从山东益都县懒柳村集马道街迁此大庙旁定居建村,故名高庙村。1949年,为濮阳县七区高庙村。1958年成立杜堌人民公社,称杜堌人民公社高庙大队。1960年,公社驻地由杜堌迁至鲁河,成立鲁河人民公社,称鲁河人民公社高庙大队。1984年成立濮阳市郊区,为濮阳市郊区鲁河人民公社高庙大队。同年撤社建乡,为濮阳市郊区鲁河乡高庙村民委员会。1987年撤销濮阳市郊区,恢复濮阳县,为……。 |
据此地原为右柯城,后因战乱,洪灾等,逐渐衰微,完整建筑仅剩一座高王庙。明初,自山西洪洞迁来之民傍庙定居建村,称高庙。嘉靖时期一度成集。名称沿用至今。明嘉靖《内黄县志》载有“高庙集”。1950年设村。1953年成立初级社。1956年转高级社。1958年成立高庙大队,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成立高庙村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2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将城关镇管辖的高庙村划入张龙乡。2022年撤乡设龙庆……。 |
因区域内有一座名高庙的庙宇,名高庙,村以庙名。1949年属楠杆区高庙乡。1955年属中心乡。1958年8月属楠杆公社。1961年名高庙大队,属中心公社。1962年名高庙大队,属高店公社。1983年设立高庙村民委员会,属高店乡。高庙村……。 |
关于高庙的来历有两种说法。说法一:明初高姓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建一庙于高台上,故名高庙。说法二:碑载,十字街从前有座五道庙,高于附近地形,后来村庄又建在此地,故名高庙。清属陈家里。1936年属寄料联保。1941年属隆兴乡。1951年属三区。1958年属寄料公社寄料大队。1961年寄料大队析置高庙大队,属寄料公社。1984年改高庙村民委员会,属寄料乡。1989年寄料乡撤乡建镇,属寄料镇。高庙村……。 |
传明初韩姓数户自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取名韩住,后演化为寒竹。韩姓绝嗣,明万历年间有大八角焦姓迁此,在村西高处建禹王庙一座,改名高庙。1949年属浚县第四区。1958年建高庙生产大队,属浚县大赉店人民公社。1983年设高庙村民委员会,属浚县大赉店乡。1992年属浚县大赉店镇。1997年属郊区大赉店镇。2001年属淇滨区大赉店镇,沿用至今。高庙村……。 |
村北有一座庙,地势较高,面积较大,故名高庙。1958年建高庙生产大队,属张巨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高庙村民委员会,属张巨乡。2005年属史庄镇。高庙村……。 |
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移民高氏依庙建村而得名。1947年属卫南县第七区。1949年属长垣县第六区。1958年建高庙生产大队,属樊相人民公社。1983年改为高庙村民委员会,属樊相乡。1994年属樊相镇,沿用至今。高庙村……。 |
原以姓取名高平屯。唐代,在村北修庙一座,后演变称今名。1947年为高庙村公所,属辉县第七区。1958年为高庙大队,属赵固公社。1983年为高庙村民委员会,属赵固乡。2022年6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赵固乡设立赵固镇,属赵固镇。高庙村……。 |
相元末此处有一高土台,台上有虫王庙。明初,洪洞县迁民来此定居,成村后故名。1948年设高庙行政村,属第三区。1956年属太子庄乡。1958年改高庙生产大队,属城关公社。1961年属高庙公社。1963年属清化公社。1977年属高庙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设高庙村民委员会,简称高庙村委会,属高庙乡。2005年高庙乡并入清化镇,属清化镇。2014年清化镇分设为清化镇街道、鸿昌街道,属清化镇街道。高庙村……。 |
因其为“高坡村”和“曹庙村”两村合并而成,故在两村名中各取一字,得名高庙村。1949年属随县万家店区管辖;1956年属淅河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时为新华大队,属淅河公社兴隆管理区管辖;1961年恢复区制,属于淅河区兴隆公社管辖;1963年淅河、万店分设区,属万店区兴隆公社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属于万店公社管辖;1981年第一次地名普查后更名为曹家庙大队,属万店公社管辖;1984年撤社设区建……。 |
明、清时期属多云乡;民国二十八年(1939)属第二区知河东西联保;1949年属大河岸区高庙乡;1952年属第三区(大河岸)高庙乡;1955年属第四区(大河岸)高庙乡;1958年属卫星(大河岸)人民公社大河岸管理区;1961年属大河岸区大河岸人民公社,为第六生产大队;1975年第六生产大队分设为株林咀和高庙两个生产大队,属大河岸人民公社大河岸管理区;1984年株林咀大队与高庙大队合并为高庙村民委员会……。 |
高庙村位于王城镇以西,全村版图面积383.3公顷,耕地面积159.3公顷,其中水田126.1公顷,旱地33.2公顷。村辖5个村民小组共313户,总人口1249人。其中劳动力人口753人,村设5个村民小组,有党员46名,村“两委”干部5人。为扎实推进村级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根基,高庙村通过多方努力,硬化活动场所路面110平米;安装并开通远程教育设施设备,新购图书200本,新增篮球、羽毛球等体育设施……。 |
清同治五年(1866)属郧县东乡麻峪保。民国十一年(1922)属郧县三区(刘家洞)桑麻乡麻峪保。民国二十九年(1940)为郧县南化区桑麻乡高庙保。1948年为高庙村,1951年推行土改,为高庙乡,1955年推行合作化,称高潮农业合作社,属白桑区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取名为高潮大队,属万能人民公社管辖。1961年,高潮大队属白桑区管辖。1975年撤区并社,改称高庙农场,属高庙人民公社管辖。19……。 |
辖区内有一座山为“高庙山”,故此得名。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全县为4乡,所辖地段属黄陂县高邑乡,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全县设6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一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全县设四区,所辖地段属黄陂县一区,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全县划分乡镇,所辖地段属三民乡,1949年所辖地段属高庙区高庙乡。1955年为霞光合作社,归高庙区高庙乡管辖。1958年改名霞光大队,至1979年期间属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