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村村是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长安镇浩寨村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02200。 |
冯村门头沟区首富村,冯村用15年的时间,走完了中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乡村30年才能走完的道路。据《宛署杂记》所述,冯村在明代已经成村。听村里的老人讲,虽然冯村最早由山西移民过来的冯家得名,但后来村里的冯姓不多见,有名的却是“看坟人李家”。李家原本是从“山西大槐树底下”过来的,凭靠看坟地,慢慢发展起了家业。*冯村的古庙很多。冯村西原有始建于辽代的宝林禅寺,内有三重大殿,如今在制药六厂的院子仍有遗址。……。 |
冯村处于新塘的最北边,北与中新镇接壤;东与本镇中元村交界;南与路边村紧邻;西与永和分割。 坐落在风景如画的广州市生态森林景区的南香山脚下。北宋年间(1133年)建村。村总面积7平方公里,由冯村、耕寮村两条自然村组成,辖10个生产合作社,568户、2339人。2009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山地、鱼塘,及少量厂房出租,村民收入主要经济来源为水稻、蔬菜种植及生猪养殖。本村已实现……。 |
1978年称冯村大队,1982年属坡塘乡管辖,1999年改名为冯村村民委员会,一直沿用至今。冯村村……。 |
冯村村距离枧坝镇政府7公里,距绥阳县城39公里,由原冯村、尖山自然村于2002年11月合并而成,共有28个村民组,787户村民,3247人,其中农业人口3220人,非农人口27人,总面积3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027亩,其中土1477亩,田1550亩。冯村村,一衣带山、山川秀美、景色迷人、交通快捷,人民勤劳朴实,主要以烤烟、辣椒、畜牧业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2010年实现人均纯收入2900元。……。 |
永福庄乡冯村由4个村民小组组成,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距永福庄乡政府所在地3公里,官永线在我村穿过,现有385户,1770人,共有劳动力1200人,其中外出务工310人,占24%,现有党员46人,60岁以上党员22人,大专及以上文化9人。冯村共有耕地2200亩,主要以种植小麦玉米作物为主。 ……。 |
冯村位于黄粱梦镇东部、东临西三家,南至纬10路0.5公里,西临滏河北大街,村内贯穿苏冯路。耕地面积2000余亩。村民居住面积大约1080亩,全村1262户,共4576人,其中外出人口大约1210人。有低收入家庭124户。 ……。 |
明初,冯姓迁此定居,故定村名为痛快家村。清咸丰年以来皆为冯家村,简称冯村。冯村村……。 |
万堤镇冯村位于万堤镇南部,大名县城北11公里处,耕地面积796亩,3个村民小组,77户,430口人,两委干部共9人,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冯文广,党员40人,村民以外出务工和农业种植为主要收入。 ……。 |
冯村村委会由五个村民小组组成,面积为2.2011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00人,流动人口零,现有党员67人。其中,排榜党支部67人,支部成员5名,党支部一个,两委班子5人. ……。 |
元末,冯氏先祖冯义建村于今村东北2.5公里处,取名冯义寨。元至正三年(1343),村庄遭洪水洗劫,迁于今址。明初,葛、刘、庞三姓相继迁来落户,遂称葛刘冯村,沿用至今,明嘉靖《南宫县志》记载:此村为当时镇外九集之一。冯村村……。 |
冯村距县城2.5公里,耕地面积1340.57亩,无耕地撂荒。山场面积1400亩,有林面积600亩。调研登记人口为296户990人。……。 |
建于唐朝,因冯姓居首而定名。博野县博野镇冯村位于博野县城西4公里处,该村交通便利,信息灵通。全村共有740户,2068人,下设8各村民组,耕地面积2449亩,林地1900亩,产业情况主要以农业,林果为主。 ……。 |
冯村位于涿州市西北部,距市区13公里,行政区域面积228.8公顷。全村共有村民小组22个,1193户,4674人。全村经济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三产业为辅。水稻种植业为该村特色产业,为“稻地八村”之一。据查,该村系宋朝所建的分水村,明朝末年,太尉冯铨在此开庄,改名冯村。 ……。 |
冯村位于双堂乡东部,东与霸州市三奇村相接,南与陈家柳村相接,西与李岗村相接,北与老岗村相接,距县城23公里。户数,275户。人口数,1235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