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村委会】(Da Lin Cun Wei Hui)。大林村位于瓦店镇西南6公里与河南省交界,交通方便,全村有9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有村干部7人,总人口4426人,1091户(其中低保户100户,192人;五保供养户26户,30人),耕地面积3044亩,两所学校,16湖养猪户,6个建筑小分队,外出务工劳动力900多人。我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主要生产小麦、玉米、大豆、芝麻、红薯等,有种……。 |
大林村位于施集镇西北部,皇甫山国家森林公园南侧,西与章广镇交界,南与李集村、东与明张村接壤。面积为26.3平方公里,人口2348人。耕地面积6000亩,主要生产水稻、小麦等农作物。林业面积为3000亩,主要生产麻栎、板栗、杨树。水面面积为3000亩,其中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5座,当家塘坝52座。村村通道路总里程为8.2公里,沙石路总里程为15公里。 辖区内共有21个村民组,17位村民组长,村……。 |
大林村位于寿县保义镇域西北部,全村共有982户,总人口4741人,有30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劳动力2286人,其中:男1206 人,女1080人,外出打工1469人,耕地面积1148亩。该村群众收入主要来源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主要有水稻种植、小麦种植、油菜种植、棉花种植及畜、禽、鱼养殖等,外出打工收入也是该村群众收入一项重要的部分。……。 |
大林村 木林镇辖村。木林镇西北部。西距大韩庄,东南距长林庄,村域面积0.52平方公里,村内现有120户,360人。地势低洼。土壤为湿潮土。平均海拔41米,高差1.5米。村东南临近小东河,属潮白河水系。 在党中央作出“创和谐社会,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指示精神后,村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首先是由村委会出资,先将全村的路面全部硬化,面积达14600平方米,方便了村民的出行和车辆行驶,为村民致……。 |
因其地位于山中坨地,有一大片树林,故名大林坨。1949年前为永安乡第二保辖地。1951年从第二保分出,置大林村,仍隶永安乡。1953年冬,析永安乡北部置为新安乡,村随划。1956年1月,废新安乡入永安乡,村复隶。1958年,改称为大林大队。属永安人民公社。1981年为避重名,更永安公社名鞍子公社,大林大队仍属。1984年1月,改公社为乡,大林大队同时改称大林村,隶鞍子乡,同时设立大林村村民委员会,……。 |
该村境内林木茂密,农业生产都在林边,叫大林地,由此得名大林村。1949年初为钟岭乡大林村。1951年置为大林村,隶银岭乡。1958年村更为管区。1961年名为银岭大队。1984年改称大林村,隶银岭乡。2001年银岭乡撤销,其境并入涂市乡,2003年12月清水潭村1-2组和白沙村并入大林村,隶涂市乡,2018年撤涂市乡设涂市镇,村随隶,名称沿用至今。大林村……。 |
以境内森林相对较多,得名大林村。1952年土地改革后称大林村,1958年公社化时名四大队,1981年地名普查时更名为大林大队,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后复名大林村,沿用至今。大林村……。 |
因境内王家大林而得名。解放前,一王家大姓居住在茂密的森林,故名。原为兴隆乡第四保;1950年取名大林村;1958年更为兴四管理区,1961年更为大林大队;1964年更名为大立大队;1984年更名为大林村。大林村……。 |
因此处以前生长有很多树木,形成一片大森林,故得名大林村。1950年9月为大林村,属百汇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后改为大林大队,属百汇公社。1984年乡村建制恢复后为大林村,并设立村民委员会。属百汇乡。1992年百汇乡并入仁义乡后属仁义乡。2008年仁义乡并入珍溪镇后属珍溪镇至今。大林村……。 |
10、重庆市万州区白土镇大林村 大林村,因境内大林店子,故名。1951年1月建大林村。属利川县太平乡,1952年改为大林乡;1955年划归万县第13区后为大林乡大林村;1958年划出小岩区队后并入青龙区队;1962年由青龙大队析出大林大队;1984年4月改为大林村;2004年9月村组规模调整撤销大林、枫和两个村,设置大林村,管辖原大林、枫和两个村的范围,村委会驻地天主堂,沿用至今。大林村……。 |
祖传村址原为大树林,故名。清光绪十年(1884年)属福安乡界东里五都,民国35年(1946年)属城厢乡坂中保,1950年隶属一区仙坂乡,1953年隶属于仙岩民族乡,1956年8月仙岩自治乡撤销,并入湖坂乡,改为仙坂乡。1957年撤销此前建立的大林乡,1958年成立大林大队,1980年6月复称大林大队,1984年改为大林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大林村……。 |
大林行政村,村委会驻大坪自然村,为革命老区村。行政村村名以大坪、七普林两自然村首、末二字,取名为“大林”。1955年成立初级社, 1959改为大队委员会,1981年改为村委会。原辖七普林、下洋坑、油家山、岭头、大坪5个自然村,现辖大林、下洋坑、岭头、大坪等4个自然村。共5个村民小组,148户,568人。大学文化2人。耕地500多亩,村集体林木3700多亩,其中界定的生态公益林300多亩。农业主产茶……。 |
1958年公社化后属跃进公社峡城大队,1962年属峡城公社大林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为峡城公社大林大队,1983年公社改为乡,大林大队改为大林村,沿用至今。大林村……。 |
在民国时期武山新寺人,由于逃难来此,此处地貌以大树林为主,卢家人以伐木为生,因此称为大林。该村解放前属于大东乡所辖、解放后属闾井区申都乡,1954年划入蒲麻区,1958年属蒲麻公社管辖与申都村合并建立高级社称大林大队,1983年改设大林村委会至今。大林村……。 |
因以林姓人氏聚居,且村内面积较大,故名。1949年属鸳鸯区。1965年撤区并社属鸳鸯公社管辖。1983年实行体制改革,隶属鸳鸯乡。1992年5月撤乡建镇隶属鸳鸯镇至今。大林村……。 |
大林村是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清水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621126109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