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村是河南省新乡市平原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原武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410773101215。 |
明初村里有个二郎庙,庙北有座白色塔,故名白塔村。1949年属封丘县第二区。1958年为白塔大队,属黄德公社。1975年属居厢公社。1984年为白塔村民委员会,属居厢乡。2014年属居厢镇。白塔村……。 |
原村北有古寺院,内筑白塔,以塔名村,清咸丰三年筑寨,改名白塔寨。后简称白塔,沿用至今。明属粟岗保。清属沙沃社。1911年属大小牛屯联保。1944年属达生县政府二区。1946年属高阳区白塔乡。1958年8月,成立白塔生产大队,属高阳人民公社。1978年,改属沙沃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白塔村民委员会,属沙沃乡至今。白塔村……。 |
传唐代建一庙,庙后筑有白塔,东有砖桥,后人在附近居住,繁衍成村,名白塔桥,简称“白塔”。明属祖僖保。清属阳堌社。1911年属阳蒲薛联保。1944年属克威县政府七区。1958年8月,成立白塔生产大队,属阳堌人民公社。1984年,改称白塔村民委员会,属阳堌乡。1997年属阳堌镇,至今。白塔村……。 |
以白塔自然村而得名。1956年成立白塔高级社。1958年属环城公社第11大队的一部分。1959年建白塔大队,属白塔公社。1967年改名为红卫大队。1971年恢复原名白塔大队。1984年体制改革时更名为白塔村。白塔村:位于白塔中学北侧。……。 |
白塔村:位于西渚镇西部,紧临云湖景区,横山大觉寺的旧址座落在白塔,西与溧阳天目湖接壤,张戴公路穿村而过,面积7.6平方公里,村民小组38个,27个自然村,户数929户,人口2837人。白塔村文化资源丰富,历史遗存众多,既是“中国革命戏剧拓荒者”、“革命电影事业奠基人”、著名剧作家于伶的家乡,也是星云大师祖庭白塔寺的原址所在地,这些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是白塔村的宝贵财富。村党总支高度统一思想,坚持科学……。 |
因白塔河流经此地而得名。得名后沿用至今。白塔村:位于宜陵镇以东3公里处。……。 |
以村后寺庙中的白塔得名,取名白塔。1958年成立官庄生产大队,隶属伊庄公社;1983年,撤销官庄生产大队,设立白塔村;2000年将吕梁乡和伊庄乡合并设立为伊庄镇,隶属伊庄镇;2010年,经国务院批复,撤销铜山县,改设铜山区,隶属铜山区,沿用至今。白塔村:位于伊庄镇西北5公里处。……。 |
白塔村位于白塔埠镇驻地,南有323省道、陇海铁路、水运码头,西邻连云港机场,交通便利。全村总人口5978,一个自然村,辖13个村民小组,耕地3053亩,人均收入8908元。全村共有8个党小组,130名党员。加快农业产业发展、发展特色产业、促进农民增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核心和基础。近年来,白塔村党支部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针对本村实际情况,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根据产业结构、从业结构、人口……。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属碧港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先后属五区碧港乡,八区、名口区白塔乡,名口区丰源乡;1956年为南港乡白塔高级社;1958年成立名口公社白塔大队;1960年属十里茅岗垦殖场;1962年属南港公社;曾分立南渠大队;1968年并为十里岗垦殖场白塔大队;1970年属南港公社;1972年复属十里岗垦殖场;1984年立十里岗乡,属十里岗乡白塔大队;1988年立白塔村村民委员会,属十里岗乡……。 |
因村前山状如塔且多如白石而得名。1949年前为白塔乡第二保。1951年属白塔乡。1958年属白泉垦殖场(次年改前村公社),称白塔大队。1964年属白塔垦殖场称今名。1965年属前程村林场称白塔分场。1968年称白塔大队。1974年称白塔分场,1984年改为前程乡白塔村民委员会。2001年为花厅镇白塔村民委员会。2003年白塔村委会与际塔村委会合并改称白塔村民委员会。驻地白塔。白塔村……。 |
白塔村是吉林省白城市洮南市瓦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220881100203。 |
白塔村是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白塔满族乡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10,为乡中心区。区划代码为211481204200。 |
该村西南有一座辽代万部华严经塔,俗称“白塔”由此得村名。白塔村……。 |
白塔村是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东阿镇下辖的行政村,城乡分类代码为220,为村庄。区划代码为370124102233。 |
白塔村简介 白塔村,位于镇驻地西3公里,北有白塔水库。现有人口1200人,共340户,共3个生产组,总面积2510亩,耕地面积2130亩(其中果树种植100亩,以苹果为主,粮食种植面积2030亩),村庄占地面积380亩,集体承包地150亩。人均年纯收入6900元,外出务工350人,共有党员48人。两委办公场所为楼房,建筑面积约400平方米。相传唐代中期,白氏迁此定居,并在村南建寺塔1座,故村名白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