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省级“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村 |
前溪村委会位于长来镇的西面,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面积约10平方公里,辖前溪、严村、张村、井塘、湾弓、张村移民村、严村移民村7个自然村8个自然村。按2010年统计,有680户村民,总人口为3047人。全村有0党员 名,村“两委”干部7名。2009年村集体收入为0.8元,村民人均收入4600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5500亩,其中水田面积3080亩,旱地2420亩,林地面积的3500亩。村民以种植水稻、……。 |
和村村委会位于长来镇的东北面,辖和村、五汪、开祥、五汪移民4个自然村。有村民340户,总人口为1791人。全村有0党员38名,村“两委”干部7名。2009年村集体收入为4万元,村民人均收入4824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2800亩,其中水田面积2000亩,旱地800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猪、鸡、鸭为主。……。 |
金竹山村委会位于长来镇的东北面,面积约6平方公里。全村辖石塘、王屋、茅坪塘、王屋移民村、茅坪塘移民村5个自然村。有村民349户,总人口为1471人。全村有0党员49名,7名村委会成员。2009年村集体收入为0.8万元,村民人均收入3800元。全村共有耕地面积3595亩,旱地面积1500亩,水田面积2095亩,林地面积1200亩。村民以种植水稻、蔬菜和养殖猪、鸡、鸭为主。……。 |
1958年设立斗湾大队;1983年设立斗湾乡政府;1987年设立斗湾村委会;1989年设立斗湾管理区;1998年设立斗湾村委会,沿用至今。斗湾村……。 |
1958年设立紫溪大队;1983年设立紫溪乡政府;1987年设立紫溪村委会;1989年设立紫溪管理区;1998年设立紫溪村委会,沿用至今。紫溪村……。 |
1954年,与周围各村成立农业社,定名乐群,寓意群众安居乐业。新中国成立初设立乐群乡,1958年设立乐群大队,1983年设立乐群乡政府,1986年设立乐群村委会,1989年设立乐群管理区,1998年设立乐群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一六镇乐群村委会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距县城15公里。全村有林地16353亩,耕地1436亩,其中水田1040亩,旱地396亩。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花生为主,蚕桑等为补充产业……。 |
新村村委座落于县城郊区西北方,距离镇政府15公里,是个纯瑶族村,全村现有392户农户,1695人,山多耕地少,主要产业是水稻种植和杉木林,有山林面积36500亩,耕地面积790亩,人均耕地只有0.46亩,2009年全村人均收入3472元。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有:长乐村前公路硬底化改建;新村到云门坳公路硬底化改建,乌坑坝林场搬迁并建起新房;洋碰移民村拆旧建新和三通一平。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合作医疗……。 |
岐石村委位于大桥镇北部,距镇政府12公里,距县城47公里。辖有7个自然村314户1654人,其中贫困户62户,贫困人口332人,低保户25户,低保人口86人。参加农村医疗1571人,参合率95%。耕地面积1848亩,山林面积15000亩。现已建奔康房(混泥土结构)230户(套),建沼气池53户(个)。农业生产以反季节蔬菜为主,以水稻、玉米为补充产业。2008年人均收入3386元。……。 |
石角塘村委位于大桥镇东南部,距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县城30公里。全村有21个自然村742户4014人,其中贫困户168户,贫困人口815人,低保户41户,低保人口116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4014人,参合率100%。耕地面积4995亩,山林面积21000亩。现已建奔康房(混泥土结构)350户(套),沼气池60户(个)。农业生产以种植水稻、红薯、玉米为主,黄烟、蚕桑等为补充产业。2008年人均收入2……。 |
因村前有一口鱼塘,且寓意村民生活富足,故名。新中国成立初设立富塘乡,1958年设立富塘大队,1983年设立富塘乡政府,1986年设立富塘村委会,1989年设立富塘管理区,1998年设立富塘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富塘村位于洛阳镇政府所在地西南方向,东邻古母洞村委,南邻板长村委,西邻阳山县江阴镇,北邻洛阳村委。全村山林面积25288.5亩,耕地面积1325亩,其中水田面积523亩。全村辖12个村民小组……。 |
夏富村位于仁化县城南约15公里的锦江河畔,地处丹霞山风景名胜区中心位置,夏富村共有8个自然村,12个村民小组,共有2636人,耕地面积3882亩,村“两委”班子成员5人,全村经济主要是种植业,各种产业经营开始逐步发展;2014年农村人均纯收入10048元。 虽然如今夏富属于县城比较偏远的小村,但经过改革开发以来,特别是近几年的调整和开发,各类农业种植开始走向规模化、特色化。首先。夏富沙田柚成为了这……。 |
谭氏祖先兰坡公至石垅省亲,见石垅紫气腾绕,故名。1952年紫岭与扶中成立扶中乡,1954年分为紫岭、扶中初级社,1956年又与扶中合并为扶中高级社,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称扶中管理区,1960年分为大队,称紫岭大队,1984年称紫岭乡,1986年称紫岭村委会,1989年称紫岭管理区,1998年后称紫岭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紫岭村……。 |
因村前黄岭嶂种毛竹,常年烟雾缭绕,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烟竹乡,1958年称烟竹大队,1984年称烟竹乡,1986年称烟竹村委会,1989年设烟竹管理区,1998年撤管理区设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烟竹村……。 |
因该村背后有一个小山岗,形似马鞍,名鞍岗,鞍与安谐音,故名。新中国成立后称立安岗乡,1958年称安岗大队,1984年称安岗乡,1986年称安岗村委会,1989称安岗管理区,1998年称安岗村民委员会,名称沿用至今。安岗村……。 |
因村委会为从董中分出形成,寓意两村之间相互连接,共同发展,故名。1976年从董中分出称董联大队,1984年称董联乡,1986年称董联村委会,1989年称董联管理区,1998年称董联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董联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