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照镇卜林村位于南照镇区西部约8华里处,南有328省道穿境而过,北靠小润河。全村辖11个自然村,1116户,人口4368人,耕地4539亩,人均纯收入4500元,是小康达标村和县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尤其是在今年的爱国卫生运动中,通过“四抓”“三改”,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成为省、市、县爱国卫生运动的典范。……。 |
此地有座庙该地被称为鲁庙,因村委会驻地在鲁庙,故名。走访了解解放前有一户姓鲁的在此地修建一座庙,现今此庙仍在,解放前是鲁庙乡,解放后改为鲁庙村民委员会,2007年9月与黄老村合并仍命名鲁庙村使用至今。鲁庙村位于南照镇西北部,西至阜南县;北至小润河,与红星镇隔河相望;南有328省道;东与卜林村相邻。全村有12个自然庄,1322户,人口5176人,耕地面积6579亩,年人均纯收入3830元。……。 |
1958年以前原叫叶台乡,后因与叶桥乡同专名,1978年改为魏台大队,后改为魏台村。1949年10月至1958年属杨湖区管辖,称叶台乡。1958年至1979月属杨湖公社管辖,称魏台大队。1979年至1992年3月属杨湖区管辖,称魏台大队。1984年,改制为魏台村,并设立村委会。1992年4月至今属杨湖镇管辖,称魏台村。魏台村位于杨湖镇东部,离镇区3公里,东与鲁口镇接壤,北靠杨鲁路。全村辖9个自然庄……。 |
桃花店村位于六十铺镇五里处102省道横穿其中,有人口4460人,耕地5200亩,有10个自燃庄,20个村民小组,其中少数民族占全村人口65%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村,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村“两委”班子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循环生态农业,各项工作在全镇乃至全县都处于先进行列。连续多年被评为“五个好”村党组织和……。 |
清代中期由陈小罗庄、郭庄、大陈李、开庄、三王、等组成郭罗大队,后来三王、陈鲁分支到北片玉东片,因而郭罗人口稍偏多故名为郭罗村大队,后改名为郭罗村委员会。清代中期由陈小、罗庄、郭庄、大陈、李开庄、三王等组成郭庄大队,1952年三个片分开,1978年改名郭罗村,1992年撤区并乡为江口镇郭罗村。郭罗村位于江口镇北部,东与陈桥镇相连,全村人口7009人,16个自然庄,16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9023……。 |
解放前(时间不详)林圩自然庄以林姓居多,建设委员会时就以林圩村得名,一直沿用至今。1949年曾属江口大区,1958年为江口公社,林圩大队,1961年改名,江口区林圩大队,1993年,撤区并乡,林圩村、张庄村。2008年村级区划调整合并为林圩村民委员会,2018年10月改为林圩社区。林圩村位于江口镇东部,与古城乡相连,全村人口4489人,15个自然庄,14个村民小组,全村耕地面积4508亩,党员76……。 |
双洋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4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2℃,历年最高气温41.5℃(1953年6月20日),历年最低气温-20.2℃(1969年2月5日),多年平均无霜期220天左右。年均降水量889mm(1954年——2006年),平均蒸发量……。 |
李庙村位于颍上县耿棚镇北部,北与十字沟店村相邻,西与淮北村相邻,南与耿棚镇相邻,东与罗桥村相邻。大郭庄居民点位于李庙村西部,由大郭庄、小郭庄和蒋庄组成,现有1159户,5008人,其中大郭庄192户783人,小郭庄123户427人,蒋庄81户390人,规划前占地27.97公顷,到2020年预计达到450户1856人,规划后占地18.45公顷,节约土地9.52公顷。李庙村位于颍上县西南部,黄淮海平原……。 |
黄连沟村位于半岗镇淮北大堤两侧,4个自然庄,全村3585人,827户,党员200人,耕地3554亩,半湖半岗,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正确领导下,黄连沟村两委班子带领广大群众认真学习,找准路子,调整结构,发展经济,尽快带领全村人民建设小康生活,是该村的工作重点。充分认识到要想致富,必须在发展好经济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全村广大群众利用农村的优势,提倡科学兴农,加大科技投入,大力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始终坚持以……。 |
据古史记载,春秋时代,管仲是齐国的相邦,有一年回家探母,发现家乡洪水成灾。很多人家的住房被水淹倒,大部分人仍在齐腰深的水里站着,而且水中浮尸遍野。管仲立即发动大家运土堆台,把水里的人救到土台上,从那以后,一到洪水成灾的年份,人们堆土筑台避水,作为管仲家乡的黎民百姓,就把自己居住的地方叫做“台子”。意是教育后代处人做事要像管仲那样,重信用、讲道义。所以直到今天,我们颍上县几户每姓人家人家都有“台子”……。 |
郑湾村是王岗镇八个自然行政村之一,有13个自然庄,13个村民组,总人口3285人,总户数825户,有耕地4830.7亩。村风淳朴,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经济作物有马铃暑、大蒜、西瓜和食用菌。洪涛菌业种植基地试验成功的蚕沙和桑枝种植蘑菇的循环经济模式受到省、市、县领导的一致好评,并作为我县农技推广项目。……。 |
因解放前从外地来一户姓郭的人家,他在门前修座小桥取名郭桥,且村委会驻地郭桥,故名。1957年老名郭桥口,成立大队时因王庄大户,工作人员起名叫郭桥大队,属王桥乡;1981年分村改为郭东村;1992年撤乡并镇时为郭东村,2006年10月调整村级区划,将王西村、郭西村、郭东村,合并为郭桥村民委员会至今。郭桥村位于夏桥镇政府西北部,南靠罗洋村,全村共986户,4070人,11个自然庄,其中村民小组14个,……。 |
清代末期,李姓人家由北方迁居至此,在此开荒种地,建造房屋,不断繁衍生息逐渐壮大,故得名。解放后属陈桥公社,后为陈桥区公所宋井乡。1992年撤区并乡制划入陈桥镇。2007年2月与原后展村合并为李庄村至今。李庄村共有人口4330人、14个自然庄,土地面积6342亩,领导班子成员6人,拥有党员72名,6个党小组。……。 |
黄桥镇张庄村位于颍利路北,颍上至刘庄矿快速通道以东,阜淮铁路以南,颍上火车站所在地。全村耕地面积4961.5亩,共1431户,6240人,20个自然村,36个村民组。党员人员共90人。……。 |
颍淝村位于颍上县迪沟镇东北部,北邻陈桥镇,南于汤店村相接,东部紧靠凤台县,西与陈桥镇接壤,郑彭路、王铁路、截岗沟路南北向贯穿全村。有1427户,人口数5860,组数19个,耕地8310亩,党员127人。 颍淝村位于颍上县迪沟镇东北部。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貌表现为黄泛河流地貌特征。颍淝村属温暖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多年平均气温15.1℃,历年最高气温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