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老庄村位于顾集镇西部,与砖集镇相邻。全村总人口5200人,1296户,耕地面积5592亩,辖14个自然村,42个村民组。 刘老庄村村“两委”班子健全,设1个党总,2个党支部,共有党员99人。近几年在村两委班子务实开拓,勤奋工作,在全体干群的共同努力下,修通了环村道路,解决了群众行路难的问题,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基础。……。 |
刘楼村管辖九个自然村,有人口5821人,有1485户,有耕地面积5553亩,人均耕地面积0.98亩。 村党总支:有0员121人,村总支有书记1人,副书记1人,支委4人,村委会成员与党总支委员交叉任职,村主任1人,付主任1人。刘楼村位于砖集镇政府驻地东500米,原省道204线穿境而过,是砖集镇的东大门。辖9个自然村,人口5871人。村室有6间,办公室2间,党员学习活动室3间,计生妇检室1间,室内都配……。 |
1953年9月前属于临泉县,后属界首县砖集区。1958年属砖集(五星公社),腰庄乡改为腰庄大队,同年建北王老家、老户李、刘老家、连桥大队。1966年建立人民公社,属砖集公社。1978年2月分置砖集、黄庄公社,属砖集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腰庄、北王老家、老户李、刘老家、连桥村民委员会,属砖集乡。1992年腰庄村委会、刘老家村委会和连桥村委会合并为腰庄村委会,老户李村委会和北王老家村委会合并为王……。 |
砖集镇东刘行政村位于砖集镇西南部,南与临泉县接壤,西与河南省搭界,东与任楼村相邻,北与黄庄行政村相接。该村下辖东刘、西刘、王顺、马庄、张腰庄、小腰庄、于心寨七个自然村。全村耕地面积三千多,总人中约3348人,1000多户。该村民风淳朴,省道界临郸公路搭边而过,因此该村交通十分便利,全村以种植业为主,目前正大力发展养殖业,本村加工业,有望成为东刘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今年,东刘革在刘成贤书记的带领下……。 |
任寨乡亮集村委会,地处任寨乡北部,东北两面与太和县肖口镇接壤,西与陶庙镇相邻,南与岳刘村相接。辖8个自然村,总人口4182人,共1051户,耕地面积3480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2070吨,人均收入5120元。主要生产小麦、大豆等农作物。境内有集贸市场一个,农历单日逢集。近年来,村“两委”一班人勇于开拓,顽强拼搏,大胆创新,树立了“发展现代农业,开展全民创业”的新理念,先后共办了客运站1个,面粉……。 |
马湖村地处任寨乡东北部,东北两面与太和县肖口镇隔淇子沟相望,南与苗湖村相邻,西与杨庄村接壤。全村辖6个自然村,总人口2798人,共716户,耕地总面积3132亩。2012年粮食总产量1810吨,人均收入达5105元。2011年实现了“村村通”目标,交通较为便利。农业生产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豆等。辖区有木材加工厂1个,养殖业主要以肉鸡养殖为主,现在肉鸡大棚四个,每年可为养殖户增加收入达100多万元……。 |
田营村位于田营镇中部,现有7个自然村,1699户,人口6427人,党员136名,耕地面积5419亩。全村现有养鸡厂16家,养猪厂4家,面粉厂1家,轮窑厂1家,麻绳加工厂4家,已形成了以麻绳加工为主的支柱产业,家禽养殖以及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发展村,村内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群众环保意识强,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村发展经济势头强劲,人均收入逐年提高,2007年人均纯收入达2900 元,为创建生态示范村……。 |
一、基本情况陆集村位于王集镇东南,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村党支部有党员73名,2010年,村农民人均纯收入5400元,村党支部多次被上级党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五个好”建设成效明显1、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为了全面加强支部班子成员的素质,开展了一年一度的主题教育活动,平时支部成员积极参加“三会一课”,自觉学习和实践“-”重要思想,坚持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经过长期的理论学 习和实……。 |
朱大村管辖11个村民小组,党员83人人,村组干部7人。近年来,朱大村党支部以“五个好”村支部创建活动为载体,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较大成绩。一、抓学习、建制度,发挥党员先锋作用“五个好”村支部建设,班子建设是关键。在班子建设上,朱大村高标准、严要求,把切实加强班子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为“五个好”村支部建设的首要内容。该村一是抓学习,全面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村党……。 |
1949年属临泉县;1953年属界首县。1958年属王集公社;1988年属王集镇。曾是杨魏村委会下辖的一个自然村;2014年6月界政秘【2014】34号文件批准由李宾庄和原东李村的8个自然村合并成立李宾庄村委会。李彬庄村:位于王集镇南1华里,204省道沿村贯穿。2014年4月,由原杨卫村李彬庄自然村和原东李村(8个自然村)合并成立李彬庄村,下辖李彬庄、周庄、东李、宋竹园、西李、马庄、夏庄、刘庄、李……。 |
1953年9月前属临泉县管辖,后属界首县胡集区。1958年属胡集(八一公社),建茶棚大队、于老庄大队、前土桥大队。1961年置戴桥公社,属戴桥公社。1980年1月增设尹庄公社,属尹庄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茶棚村委会、于老庄村委会、前土桥村委会,属尹庄乡。1992年撤乡并镇,属戴桥镇。2007年于老庄、前土桥、茶棚村委会合并,成立茶棚村民委员会至今。茶棚村位于代桥镇政府所在地东北部,距代桥镇4.……。 |
1953年9月前属临泉县管辖,后属界首县胡集区。1958年属胡集(八一公社),建东张老庄大队、西张老庄大队。1961年置戴桥公社,属戴桥公社。1980年1月增设尹庄公社。1983年改为东张老庄村民委员会、西张老庄村民委员会。1992年,东张、西张村合并,为张老庄村民委员会至今。张老庄村位于代桥镇政府所在地东南部,靠泉河岸边,南临临泉,距代桥镇4公里,全村人口数3226人,耕地面积2860亩,自然村……。 |
因村委会辖区内的自然村姜楼,而得名姜楼村委会;因市境内村委会重名;2017年7月界政秘【2017】87号文件批准姜楼村民委员会更名为三和村民委员会。现在驻地在张忙庄,名称未变,沿用至今。意为天时、地利、人和为三和。1953年9月前属太和县,后属界首县。1958年9月属光武(前进公社),建姜楼大队、张忙庄大队、黄古堆大队。1966年5月属邴集公社。1981年姜楼大队重名,改为三和寨大队。1983年体……。 |
董寨村现有人口2660人,耕地2475亩,党员人数57人。该村地处偏僻,交通闭塞。该村党组织在-精神的鼓舞下,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通过该村党支部一班人的外出考察和一些有市场意识的群众提议,塑料编织和塑料颗粒生产作为本村增加农民收入的两大支柱,并以村集体经济组织为龙头,成立了相应的协会,负责收购和外交。如今董寨村家家户户、男女老少都会编提篮,他们心灵手巧,编出的提篮美观大方,经支部一班人的努力,先……。 |
1953年9月前属临泉县赵营小社管辖,后属界首县胡集区。1958年属胡集(八一公社),建大田大队、阎老家大队、小湾大队。1961年建立舒庄人民公社,属舒庄人民公社。1983年体改更名为舒庄乡、大田村民委员会、阎老家村民委员会、小湾村民委员会,属舒庄乡。1994年小湾村委会并入阎老家村委会,大田村委会并入赵营村委会。1998年12月舒庄乡更名为舒庄镇,属舒庄镇。2007年村委会调整,大田庄、小田庄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