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润河镇 | 隶属:颍上县 |
行政代码:341226105 | 代码前6位:341226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车牌代码:皖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7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96万人 |
人口密度:约50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1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以润河在集西入淮得名润河集。
基本介绍:
润河镇位于颍上县城西南部约20公里处的淮河左岸,东与半岗镇接壤,西南以淮河为界,隔河与霍邱县相望,东西长15公里,南北宽8公里,总面积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34亩,辖30个村民委员会,三个街道居委会,124个自然庄,居民15341户,60692口人,其中男31560、女28132,非农人口5448,农业人口55514,主要是汉族、回族。全镇西高东低,南岗北湖,逐渐形成坡形平原。沿岗堤以西的岗冲地和小河湾、孔家湾、第三湖的湖洼地约占全镇耕地面积的五分之二,润河集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镇党委、政府机关所在地。润河集古称双庙集,清乾隆年间划归南四都所管辖,后因小润河由集西入淮,改双庙
荣誉排行:
2017年8月,第十一批安徽省生态乡镇名单公布,润河镇榜上有名。
文化旅游:
润河治淮专家楼位于颍上县润河镇正英路顺河街,年代为近现代。类别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铜台子遗址位于颍上县润河镇张庄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战国,类别为古遗址。铜台子遗址为阜阳市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民国后期曾设润河乡。
1949年4月成立润河镇。
1952年8月建润河区。
1958年10月与耿棚区合并建耿棚公社。
1969年8月由耿棚区划出成立润河公社。
1979年10月恢复润河区。
1992年3月撤区建镇,汪堂乡、洪庄湖乡并入。
润河镇建设街位于润河镇集镇,是润河镇商贸集中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该党支部出色地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认真组织党…[详细]
润河镇中心街位于润河镇集镇,是润河镇商贸集中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该党支部出色地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认真组织党…[详细]
润河镇顺河街位于润河镇集镇,是润河镇商贸集中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根据上级的部署和要求,该党支部出色地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的基本任务,认真组织党…[详细]
振兴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东、南高,西、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详细]
陈楼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详细]
双洋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西北高东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4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详细]
汪堂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东西两端高、中部低洼,地势较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详细]
六庄寺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4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详细]
五里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西高东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详细]
陶徐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中部高两端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详细]
凌楼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气…[详细]
曹田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曹田村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详细]
洪庄湖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详细]
富坝村位于颍上西南部、黄淮平原南端,属沿淮地区,地形为南高北低,中部高、东西两端低,地势平坦、开阔、高差较小,地面标高一般在海拔26.5m左右,属暖温…[详细]
沿河村位于润河镇西部,紧靠淮河和小运河,西与霍邱县隔河相望,北临南照镇,由原东井村、王台村、余台村合并而成,辖13个村民组。著名防汛抗洪放段南润段贯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