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古城镇 | 隶属:颍上县 |
行政代码:341226121 | 代码前6位:341226 |
行政区域:安徽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58 | 邮政编码:236000 |
车牌代码:皖K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57.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37万人 |
人口密度:约589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传为秦甘罗所居,古称甘城,与慎县故城靠近,因其在东,又称东古城,简称古城。
生卒年月无考,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甘罗乡,另有文献说在风台县)人。秦左丞相甘茂之孙。年12岁做秦相吕不韦家臣。当时燕、赵关系紧张,秦王赢政派刚成君蔡泽在燕3年,燕王把太子丹送到秦国做人质。秦使张唐去燕国为相,企图跟燕国联合攻打赵国,以扩…… 甘罗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古城镇位于颍上县城北部15.5公里处,东临谢桥镇,西靠江口镇,南至颍河与黄桥镇交接,北到济河与陈桥镇为邻。全乡总面积57.2平方公里,耕地48750亩,辖19个行政村,113个自然庄,8976户,38426 口人,全系汉族。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刘庄煤矿的开发建设,古城正逐步成为颍上北部一颗璀璨的明珠。
古城乡气候温和,自然资源丰富。盛产小麦、大豆、红芋、玉米,煤矿储存量高达15.6亿吨,1992年建乡以来,全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先后修筑了一批主干道路连接着城镇和乡村,通讯网络覆盖全乡,广播电视通连千家万户。乡委、乡政府正带领全乡人民向着实现全面小康的
历史沿革:
1949年建古城乡。
1961年5月置古城公社。
1973年1月建古城管理区。
1983年3月改为东古城乡。
1992年3月张村乡并入,更名古城乡。
2011年6月撤乡建镇。
近年来,位于刘庄煤矿塌陷区的古城乡樊马社区两委班子,紧紧抓住刘庄煤矿落户颍上这一千古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煤矿塌陷…[详细]
古城乡毛圩村距颍上县城20公里,位于刘庄煤矿南约1公里,颍上至刘庄矿快速通道穿村而过,耕地面积6283亩,所辖13个自然庄,27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详细]
古城乡大赵村位于颍上县城北25公里处,在刘庄煤矿主井西2公里,副井北0.5公里处.该村辖12个自然庄、18个村民小组,全村共有农户1285户,总人口5…[详细]
古绳村基本情况 古绳村,有20个村民小组,共889户,全村总人口4120人,其中党员61人,劳动力2800人,村干部9人。 …[详细]
江李村由原来的江李村和曾庄村合并而成,位于颍上城北20公里处,是古城乡的南大门,快速通道和阜淮铁路穿境而过。该村辖14个自然庄,1141户,4697人…[详细]
邹王村:位于古城镇西南角与江口镇毗邻,与建颍乡隔河相望,全村1160户4620人,基本农田面积3913亩,全村辖9个自然庄14个村民组。…[详细]
近年来,位于刘庄煤矿塌陷区的古城乡余联村两委班子,紧紧抓住刘庄煤矿落户颍上这一千古难得的历史机遇,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引导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在煤矿塌陷区…[详细]
赵楼村是由潘庄村、原赵楼村、祝圩村三村合并而成,总人口6373人,耕地7885亩,其中水面积达1500,劳动力有4100,外出务工人员2300人,留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