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雅地名网 > 太和县原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太和县原墙镇各村社区情况介绍

西街村位于原墙镇西北方向,处于308省道交通干道。村室面积33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城岗村、李元村、红旗村等22个自然村。村内共有居民户数1365户,当前人口数5512人,耕地面积共有4628亩,我村人均年收入4780元,粮食总产值约3471吨,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756人。

东街村位于原墙镇镇政府向东偏南方向,处于308省道,主要交通干道有原三路和原赵路。所辖自然村分别有小东街、解庄、任庄、桑寨、杨桥等16个自然村。全村共有居民户数1935户,当前人口数7055人,耕地面积共有7262亩。人均年收入约4950元,粮食总产值45吨。常年外出务工人员有890人。

原名梅店,因梅与“霉”谐音,为商旅所忌,取有名有利之义故改为名利集。因村委会驻该地,故名。1948年解放,1949年建政,1956年成立高级社,1958年成立名利公社,1962年改为稻改人民公社,1979年恢复旧时名利公社,1983年农村机构改革改为名利乡,1992年撤区并乡时合并于原墙镇,改称作名利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由同心村委会、毛王村委会合并称同心村委会;由田韩村委会、名利村委会、张闵村委会合并称名利村委会。

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同心、名利二村委会并称今名,驻名利集。

名利村位于原墙镇西北方向,处于原名路交通干道。村室面积占地22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名利、西九楼、东九楼、辛庄、张楼等17个自然行政村。村内共有居民户数1800户,当前人口数6865人,耕地面积共有6488亩。人均年收入6800元,粮食总产值约3244吨,常年外出务工人员2300人。

刘协村位于原墙集西北2.5公里处,村名源于白莲教首领刘之协而得名。该村于06年8月由原刘协村、任庄村、桃园村三村合并而成。现辖22个自然村,7869口人,耕地近8000亩,面积7.6平方公里。村庄布点规划后辖1个中心村、6 个居民点。该村有党员135人,设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现有村总支成员6名,村委会筹备组成员7名(交差4名),村计生专干3名,村民组长20名。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外出务工收入为主,养殖种植业收入为辅,特别是从事打烧饼等餐饮服务业人员占外出务工人员的80%以上,有的承办了大中专院校食堂,有的办起了餐饮连锁店,也使得“原墙烧饼”香飘全国,仅此项收入年人均高达5万元,使广大农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户”,该村也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06年该村 农民人均纯收入3559元,村集体收入12万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以驻地大岳寨自然村而得名。明朝时期岳姓住在一个寨子里,即四周有围壕的庄子,故得名大岳寨。民国时期为原墙镇,1948年为原墙乡,1958年属于原墙公社,1983年区划调整属于原墙镇大岳寨村委会。

1994年由岳土桥村委会与大葛庄村委会合并称王油坊村委会;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与王油坊(不含薛武庄、张庄、葛庄)和大岳寨2村委会合并为大岳寨村委会至今,现驻大岳寨。

大岳寨位于原墙镇北方向,处于原坟交通干道。村室占地面积26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岳坪、岳小桥、王油坊、范庙等7个自然行政村。村内共有居民户数1021户,当前人口数4112人,耕地面积共有4721人。人均年收入约2265元,粮食总产值1620吨,其中常年外出人员有1687人。

因大多数村民姓刘,且村里原有一土庙,故得名刘庙村,村委会驻该地,故名。民国时期为原墙镇,1948年属原墙乡,1958年属于原墙公社,1983年刘庙大队改为刘庙村委会,属原墙镇,1994年由刘庙村委会、小岳寨村委会、刘谷堆村委会两个村委会合为刘庙村委会;由刘桥村委会、苗谷堆村委会合并称苗谷堆村委会;由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苗谷堆、刘庙2村委会并称今名至今,驻东刘庙。

刘庙村位于原墙镇北方向,处于原坟交通干道。村室占地面积35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东刘庙、西刘庙、岳庄、赵庄、刘谷堆等17个自然行政村。全村共有居民户数1778户,当前人口数6608人,耕地面积共有8242亩,人均年收入约4300元,粮食总产值约4533吨,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2120人。

大多数村民姓刘,村庄原有寨墙,故得名刘老寨。因村委会驻该地,故名。1958年属于宫集区三改公社,1962年属原墙区联合公社,1983年属原墙区刘老寨乡,由刘老寨大队改为刘老寨村村民委员会,1994年由刘老寨大队和陈庄大队合并为刘老寨村委会,由阮庄村委会、小岳寨村委会合并称小岳寨村委会。

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小岳寨、刘老寨2村委会和王油坊村委会薛武庄、张庄、葛庄3自然村并称今名,驻小岳寨。

刘老寨村位于原墙镇东北方向,处于308交通干道。村室内占地面积27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刘老寨、陈庄、刘解元等15个自然行政村。村内共有居民户数1619户,当前人口数6400人,耕地面积共有8900亩。人均年收入2270元,粮食总产值3810吨,常年外出务工人员约3024人。

大多数村民姓刘,原村庄有一土楼,故得名刘楼。因村委会驻该地,故名。1958年属于宫集区三改公社,1962年属原墙区联合公社,1983年属原墙区刘老寨乡,1994年区划调整时由原先的王场村委会、高小庄村委会、小解庄村委会合并更名为刘楼村委会;由田营村委会与郑营村委会合并称田营村委会。

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田营、刘楼2村委会并称刘楼村委会,驻刘楼。

2017年避重名更今名。

刘楼村位于原墙镇东北方向,处于308交通干道上。村室面积占地202.8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刘楼、高小庄、刘小坪、高元等12个自然行政村。村内共有居民户数1602户,当前人口数5282人,耕地面积共有8193亩。人均年收入约有2298.5元,粮食总产值约3216吨,外出务工人员约2563人。

2006年村级规模调整时建三、建二2村委会合并,故名双建村。民国时期为原墙镇,1948年属原墙乡,1958年属于原墙公社,1983年区划调整属于原墙区原墙镇,1994年由建二村委会与阮寨村委会(除阮寨、徐竹园)合并为建二村委会;贾寨村委会与大韩庙村委会合并称建三村委会;2006年10月村级规模调整时撤销建三、建二2村委会并称今名至今,驻贾寨小学。

双建村位于原墙镇东南方向,处于原三路交通干道上,村史面积共占地260平方米,所辖自然村分别是阮湾、沟咀、段营、花庄等12个自然行政村。全村共有居民户数1567户,当前人口数5968人,耕地面积共有5673亩。人均年收入3500元,粮食总产值约2900吨。外出务工人员约2200人。

更多资料
閺冨懏鐖堕幖婊呭偍
注:数据来自网络,仅供参考。欢迎纠错
返回电脑版

閼辨梻閮撮弬鐟扮础 缁棷CP婢讹拷13001937閸欙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