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条孙村位于皮条孙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人口4324人,耕地面积3210亩,2008年全村社会总产值1.3亿元人均纯收入4350元。 皮条孙村绳网享有盛名,绳网产品日上市量200多吨,销售150多吨,年销售额5亿多元,绳网加工企业92家,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其中年产值超500万元的企业7家、超100万元的企业14家,市场内现有联运站4家,从事绳网生产、加工、经销的人数有5000多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620元,其中70%来自绳网加工业,全镇从事绳网贩运车辆200多辆,从事装卸人员500多人,皮条孙绳网专业市场辐射区域内从事加工销售人员达3万多人,年创社会效益8亿多元。
|
孙法村地处皮条孙镇集北侧,面积4.48平方公里,辖10个自然村,人口4828人,耕地4620亩,全村工业企业32家,人均年纯收入10000多元,农田基本设施完备,4200亩良种繁育基地效益显著,全村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党建等工作在全镇5个村委会一直处于领先地位,多次被县级以上党委、政府授予“文明村”“先进村”荣誉称号,村党支部也多次被上级组织部门评为“红旗支部”。 |
明朝初年,张姓人氏从山东枣庄迁居至此,此地芦苇比较多,他们在此建村,靠编席打篓为生,故村名苇张。因村委会驻该地,故名。1949年为税黄区,1958年为双浮区孙寨人民公社苇张高级社,1970年为税镇公社苇张大队,1972年为高庙公社苇张大队,1983年为蔡庙区孙寨乡苇张村村民委员会,1992年撤区并乡为皮条孙镇苇张村委会,2006年与楼孙村委会合并为苇张村委会至今。 太和县皮条孙镇苇张村位于皮条孙镇东南部,高皮路穿境而过,全村下辖范庙、苇张、王堂、前楼孙、后楼孙、头张6个自然村,是全镇最大的村,总人口5542人,耕地面积4176亩,共有党员128人,有两所全日制小学。
|
孙寨村委会位于皮条孙镇东部,东临高庙镇,南接税镇镇,高庙至皮条孙公路横穿本村,交通极其方便。全村辖12个自然村,总人口为5295人(1247户),耕地面积为5700亩,党员163人。孙寨村在抓好基本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万福大棚蔬菜已初具规模。近两年了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村主干道已实现了基本硬化,交通条件得到极大的改善。
|
宋代,刘姓人氏在此立庄,因庄后有河,常年流水,故取名水刘,1958年挖界洪河,把村庄一分为二,讹为水流。因村委会驻该地,故名。1956年为双浮区水刘大队,1971年为高庙公社水刘大队,1983年为蔡庙区赵孙寨乡水刘村委会,1992年为皮条孙镇水流村委会,2006年与龙岗村委会合并成立新的水流村委会至今。 水流村委会下辖13个自然村,位于皮条孙镇东侧,东临高庙镇,北临五星镇,蔡庙镇。旧县至大庙公路从本村穿过,全村人口5671人,耕地面积6071亩,党员 106人,是全镇第二大支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