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四甲镇 | 隶属:海门区 |
行政代码:320614111 | 代码前6位:320614 |
行政区域:江苏省 | 地理分区:华东地区 |
长途区号:0513 | 邮政编码:226000 |
车牌代码:苏F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4.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6.3万人 |
人口密度:约1826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社区、21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旧称四甲坝,旧时划分地域的编号为4,“甲”为单位名称,故名。
基本介绍:
四甲镇---清代以来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清代雍正十二年(1734),通州府在通源镇北首(现四甲镇东南1华里),设立了州同署(分州)。
州同署设州同一人,“官从六品”。管辖范围:西起余西,东至吕四,北至三余,南至东天补沙部分。
设立州同署以后,自雍正、乾隆两朝起,通源镇进入鼎盛时期。那时,通源镇东街有东岳庙,后来又有了东渐书院,西街有西岳庙(宁江会馆),中街有望江楼。南街有三大布庄,从乡下收来土布远销东北。北街有两个米行,盛时日销大米200石。镇上茶馆、酒肆各业俱全。
乾隆以后,四甲镇(旧称四甲坝)日渐兴旺,盛况超过了通源镇。当时,四甲镇东中西三座高桥,桥北设有观音堂(后为郡庙)
荣誉排行:
2024年9月,2024年度全国千强镇名单揭晓,四甲镇位列第764名。
2023年10月,2023年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名单发布,四甲镇位列第765位。
2022年10月,2022年淘宝镇名单发布,四甲镇上榜。
2021年10月,四甲镇上榜2021年全国千强镇名单,排名第788位。
2021年10月,南京大学空间规划研究中心、阿里研究院联合发布2021年淘宝镇名单,四甲镇榜上有名。
2021年1月,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命名四甲镇为第三批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村。
2020年9月,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四甲镇榜上有名。
2020年7月,全国爱卫会命名四甲镇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四甲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四甲镇成陆距今1500年历史,元代前后盐业兴旺,古为布州场,“上多流人、煮盐为业”。
清乾隆元年(1736),余中场并入余西场。
乾隆初年(1736),通源镇商人建议于四甲开坝。
四甲坝开成后,沟通南北水运交通,镇、扬、宁、芜外地商人纷纷来此租屋设铺,本地商人亦纷纷开设酒店、茶馆等服务业。
四甲坝就此得名。
民国时期,先后隶属南通县余中乡、十二区、益余区、第十区。
1942年解放区划为东南行署领导,为富余区。
二桥路社区是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四甲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原设立在健康路上,以路命名。1989年撤乡设镇时改为健康路居委会,之后由新艺路居委会同健康路居委会合并而成,沿用健康路居委会名字,之后名称未变,一直沿…[详细]
新复居委会位于货隆镇镇区,在苏222线和苏335线省道交汇处,总面积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795亩,总人口6116人,村党总支下设农业、副业和三产…[详细]
因位于四甲镇的东南角而命名,东南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详细]
因该村位于原小镇八索镇而得名,八索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详细]
地处四甲镇镇区中心,所以名为四甲村。1990年行政区划为四甲村,2001年3月由大余村,镇北村,五谷村,四甲村,合并为现在的四甲村。后来名称未变,一直…[详细]
因原此地有国营合兴油厂,故名。1956年为河东社,1958年改为合兴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合兴村,2001年行政区域调整时,由以前的惠才、林场、合兴…[详细]
因本村内有四甲部队打靶场而得名靶场村。1956年名复兴社,1958年称新建大队,1981年更名靶场大队,1983年体改时为靶场村,2001年村行政区划…[详细]
因位于范公堤的南边而得名范南村。1958年行政区划为复兴大队,1977年更名为范南大队,1983年更名为范南村。2001年3月由仇家园村、合亿村、牧童…[详细]
由于当时该村比较富裕,取该名表达了更加宏伟不断胜利的希望,故名。…[详细]
为纪念陆廷俊烈士而得名。1958年行政划分为廷俊大队,1985年更名为廷俊村,1999年与余中村合并,2001年由余中村、新东村、新历村、定北村及廷俊…[详细]
为纪念革命烈士陆丕岩而得名。2000年4月由丕东、丕南、丕北、志奎合并组成,名为丕岩村,村部位于头桥村西部,后2002年新建丕岩村村委会。后来名称未变…[详细]
因村前有四棵杨树而得名四扬村。2001年因区划调整,由原四扬村,原望鲜村,原兴中村、原路北村、原沿港村合并而成。后来名称未变,一直沿用至今。…[详细]
该村由早年古街余中街为起点,象征村民团结合作,故名。…[详细]
以运盐河上的桥名二桥命名,二桥村村民委员会也因此得名。…[详细]
因二甲镇往东第一座桥而得名。200年前有一条石头路街,西边有店铺,2001年,因区划调整,由原汝恒村、胜利村、红星村、老头桥村、龙游村合并而成。后来名…[详细]
因老海山村有一位烈士叫殳海山,为纪念他而得名。…[详细]
金跃村位于海门市货隆镇东北,东邻王浩镇,北与通州的三余相接。由金陵、虎跃、骑岸三个村合并,村辖区4.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76亩,全村25个村民…[详细]
有余村总面积3722亩,人口2760人,村支部共有党员68名。农业特色经济以夹种棉花、西瓜为主,另发展了大棚种植设施150亩,提水养殖和水面养殖面积3…[详细]
货隆村位于海门市货隆镇南首,东邻王浩镇,西、南与四甲镇相接,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位于222省道海门收费站北侧0.2公里,距镇政府1公里,由窑港、货隆、运…[详细]
联合齐心,志同道合的含义。1975年命名为同心大队,1986年更名为联同大队,1990年更名为联同村,2001年4月由建合村、联同村、新龙村、桥南村、…[详细]
海门市货隆镇新街村总人口3016人,总耕地面积3054亩,总户数1078户,20个村民小组,65名党员。新街村位于货隆镇西片的中心位置,东至掘青公路、…[详细]
联义村总面积2929亩,人口2837人,村支部共有党员62名。 农业方面,规模葡萄、水芹、苗木种植分别达80、106、30亩;产量都很大,且质量十分…[详细]
闸南村位于海门市货隆镇北首,东临掘青公路,北接通洲市三余镇,南连货隆镇新街村,西接货隆镇联义村,由套闸、圩南两个村合并而成,村社区服务中心位于掘青公路…[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