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林州市 | 隶属:安阳市 |
行政代码:410581 | 代码前6位:410581 |
行政区域:河南省 | 地理分区:华中地区 |
长途区号:0372 | 邮政编码:455000 |
车牌代码:豫E | 行政级别:县级市 |
辖区面积:约2062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1.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250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街道、16个镇 |
地名由来:
林州市由林县撤县设市而来,因境内有林虑山而得名。
荣誉排行:
2023年8月,林州市被纳入2023年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创建名单。
2023年8月,2023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名单发布,林州市上榜,位列第33名。
2023年7月,林州市获评为2023深呼吸生态旅游魅力名县。
2023年6月,林州市被命名为首批河南省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县(市、区)。
2023年3月,河南省第一批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单位名单公布,林州市入选。
2023年1月,林州市被认定为全国首批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
2022年8月,河南省第一批非遗助力乡村振兴试点市县名单公布,林州市入选。
2022年6月,林州市入选2022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位列第41。
2022年5月,河南省教育厅确定林州市为河南省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
基本介绍:
林州,河南省县级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东麓,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红旗渠精神发祥地,“四有书记”谷文昌的故乡。全市面积2046平方公里,人口116万,辖16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542个行政村、34个居委会,1747个自然村,1994年设市。
林州是人工天河——红旗渠的故乡。八百里太行把风光最秀美的一段留给了林州,林虑山被誉为“北雄风光最胜处”,太行大峡谷更是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长江三峡等共同被评为中国十大最美峡谷。境内拥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滑翔伞运动基地,有千古之谜猪叫石、三九严寒桃花开的桃花谷。同时,林州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境内目前仍存有赵南长城、东周贵族墓群、隆虑古城址等文化历史遗迹,是中原文化、三晋文化、燕赵文化三重文化交汇处。林州又是太行革命老区,八路军一二九师指挥部曾设在任村镇西坡村。经过20余年的精心打造,林州已成为了“有山有水有精神”独具魅力的文化旅游胜地,形成了以源远流长的儒、释、道历史文化为内涵,集野营观光、休闲养生、滑翔攀岩、绘画写生、科考探险、爱国主义教育等多种旅游功能为一体的山岳型风景名胜区,“国字号”旅游品牌达25个。集雄、奇、峻、美于一体的自然山水风光,吸引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被韩国观光协会评为“韩国游客最喜欢的中国名山”。现在,以红旗渠为代表的红色教育游、以太行大峡谷为龙头的绿色生态游和以国际滑翔基地为主导的蓝天翱翔游,“红、绿、蓝”三色旅游交相辉映,令国内外游客近悦远来,流连忘返。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的立市之本、兴市之魂。林州的发展历程,以上世纪60年代修建红旗渠、80年代外出发展建筑业、90年代大办乡镇企业和市属工业、十八大以来加强生态建设为标志,经历了“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美太行”四个阶段,被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林州人的“创业四部曲”。近年来,面对新常态带来的新挑战、新机遇,林州市紧紧围绕生态建设这一核心,全力打造金融和科技两个引擎,持续强化创新、资本和互联网三种思维,确保了结构调整优化不减势、经济发展换挡不减速。2020年,全市生产总值560亿元,增长4.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3.3亿元,增长10.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086元,增长3.6%;固定资产投资116.3亿元,增长3.4%。
历史沿革:
春秋时先属卫,后属晋。
战国时先属韩国,后属赵国。
西汉初置隆虑县。
东汉延平元年(106)改名林虑县,属魏郡。
三国属朝歌郡。
晋属汲郡。
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并入邺。
太和二十一年(497)复置。
东魏天平初析朝歌、林虑、共县3县地置临淇县。
大业末年废。
金贞祐三年(1215)置林州。
元太宗七年(1235)降为县。
宪宗二年复州。
至元二年(1265)复降为县。
四年复为州,属彰德路。
明洪武三年(1370)改称林县,属彰德府。
清因之。
1913年属豫北道。
1914年改称河北道。
1927年直属河南省。
1933年属河南第三行政督察区。
1940年分置林北、林县2县。
1946年林北、林南2县合并,称林县,属晋冀鲁豫边区太行区第五分区。
1949年属平原省安阳专区。
1952年属河南省安阳专区。
1958年属新乡专区。
1962年复属安阳专区。
1969年属安阳地区。
1983年属安阳市。
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县级林州市,由安阳市代管。
河南省林州市开元街道位于林州市市区西北部。以太行路和人民路为界,东接桂园街道,南邻振林街道,西部和北部与城郊乡相连。2007年,面积11平方千米,总…[详细]
振林街道位于林州市市区西南部,东与龙山街道相连,南与合涧镇搭界,西与城郊乡相邻,北与开元街道接壤,总面积17.38平方公里。街道办事处驻于林州市人民街…[详细]
龙山街道: 因拥有龙凤山景区而得名。龙山街道位于林州市区东南部,是进入林州市区的东大门,东环路、太行路、龙安路横贯南北,安林公路、天平大道贯穿全境,东…[详细]
林州市桂园街道位于林州市城区东北部,东临横水镇,西接开元街道,南连龙山街道,北与陵阳镇毗邻。辖区总面积 12.4平方千米,9000余户,人口36159…[详细]
合涧镇位于林州市西南部,距市区10公里,东接采桑、桂林镇,南连原康镇,西与山西省壶关县、平顺县相邻,北与城郊乡接壤,是一个农工贸发达的历史古镇。自古商…[详细]
林州市辖镇。1958年成立临淇公社,1978年改乡,1988年建镇。位于市境南端,面积184平方公里,人口8.7万。辖小岭、胡山坡、孔峪、牛庄、临淇、…[详细]
东姚镇自然资源极其丰富。境内有丰富的铁矿、镁矿(白云石)、金矿、钾长石、石英砂等,其中铁矿主要分布在翟阳公路西部,面积达72平方公里,白云石主要分布在…[详细]
横水镇地处林州东部,素有林州“东大门”之称,东与安阳县接壤,南与东姚、采桑两镇相接,西与林州市相连,北与河顺、陵阳两镇毗邻。横水因洹河流经境内而得名,…[详细]
河顺镇位于林州市东北部,历史悠久,地理位置优越,全镇辖41个行政村,70个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41个,人口6.2万人,耕地37699.67亩,人口密度…[详细]
河南省林州市任村镇地处晋、冀、豫三省交界处,是林州市的北大门,总面积18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耕地2.35万亩,总人口4.5万人。
该镇地…[详细]
姚村镇位于林州市北10公里处,总面积101.5平方公里,8万人,5万亩耕地,辖48个行政村,48个农村党支部(2个村级党委),336个党小组,2469…[详细]
河南省重点镇——林州市陵阳镇,地处洹河之滨,是1993年在陵阳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的建制镇,毗邻林州市区,是林州市“一市两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现辖1…[详细]
河南省林州市原康镇地处晋、豫两省交界处,距市区20公里,辖36个行政村,4万口人,总面积137平方公里,耕地3万亩。
原康镇自然资源丰富。柏…[详细]
五龙镇位于林州市南部,距林州市区50公里。东与鹤壁、淇县为邻;南与卫辉接壤;西与临淇镇隔河相望;北与东姚镇相连。全镇面积193平方公里,耕地46860…[详细]
采桑镇位于林州市区东南8公里处,辖28个行政村,43个自然村,人口4.7万,党员1568名,耕地面积30478亩,总面积85平方公里。先后被安阳市委、…[详细]
东岗镇位于林州市东北部,东与安阳县都里乡接壤,南与河顺镇为邻,西与任村镇交界,北隔漳河与河北省涉县相望。地势西高东低,总面积14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详细]
河南省林州市桂林镇位于林州市东南部约15公里,总面积96平方公里,人口4万,耕地3.2万亩,镇区面积3.4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69个自然村。
…[详细]
茶店乡位于林州市南部30公里处,总面积约100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01个自然村,3.5口人。全乡耕地面积约2.5万亩。
特色农业引领全…[详细]
石板岩镇地处林州市西北部,东与姚村镇相依,东南与城郊乡为邻,西与山西省平顺县接壤,北与任村镇相连。全乡南北长约30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约1…[详细]
林州市城郊乡全乡总面积105平方公里,耕地2300公顷,辖30个行政村,136个自然村,总人口5.6万人。城郊乡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科教优势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