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翠亨村 | 隶属:南朗街道 |
行政代码:442000008204 | 代码前6位:442000 |
长途区号:0760 | 邮政编码:528400 |
城乡分类:村庄 | 分类代码:220 |
车牌代码:粤T | 行政级别:村 |
2015年2月,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翠亨村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12年12月,翠亨村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07年5月,翠亨村被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翠亨村是中山市南朗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在南朗镇东南部。东临珠江口伶仃洋,与珠海市淇澳岛隔海相望,南连珠海市金鼎镇,西靠五桂山,东北与崖口村相邻。京珠高速公路经村东穿过。中拱公路纵贯村内。翠山路东连中拱公路,西接城桂公路,经逸仙水库边穿过。是中山市东南部水陆交通要塞之地。
2002年4月,由翠亨、下沙、石门三个村民委员会合并为翠亨村民委员会。全村面积27.4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7580亩。1992个征收后剩余耕地面积1926亩。2014年全村总户数1439户,人口为3916人,另海外华侨593人,港澳同胞2351人。外来务工人口达15000人。
翠亨村民委员会驻沙园路东段南侧,下辖翠亨、竹头园、长沙埔、平顶、下沙、新村、攸福隆、兰溪、练屋、书房坳、后门坑、杨贺、田心、白石岗、剑首、张落坑、木子埔、大象埔、峨嵋、龙田等20个自然村。
翠亨,据传清康熙年间(1662年—1722),蔡姓人在此建村,地处山坑旁,名蔡坑。后人见该村山林苍翠,坑水潺潺,风景优美,且方言:“蔡”与“翠”、“坑”与“亨”谐音,又寓意万事亨通,清道光初年改称翠亨,沿用至今。
翠亨村与关塘村、崖口村、白企村、龙穴村、冲口村、南朗社区、华照村、濠涌村、大车村、泮沙村、南朗村、榄边村、横门社区、左步村相邻。
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位于广东省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旅游区总面积达3.15平方公里,包括孙中山故居纪念馆、翠亨古村、中山城、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犁头尖山五个核心景区,全方位呈现了孙中山的出生和成长环
中山城位于南朗镇翠亨孙中山故居旁,占地面积300亩,是以展现伟大孙中山先生革命一生为主题的,集旅游观光、爱国主义教育和影视拍摄等于一体的新型主题文化旅游景点。主要分为中国景区、日本景区、英国
孙中山故居纪念馆位于广东省中山市翠亨村,是以翠亨村孙中山故居为主体的纪念性博物馆,建立于1956年11月,其主体陈列有孙中山故居、孙中山生平事迹展览和翠亨民居展览等。该馆行政隶属中山市文化广
这个占地约20亩、总投资3500万元的主题公园,集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百年纪念、休闲游等特色元素于一体,建设风格体现了“中西合璧”。记者昨天下午在公园见到,这里除了精心布置的各种花草树
翠亨村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东南南节区南蓢镇,原名蔡坑村,后因附近山林青翠,故改名翠亨村。是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故乡(1866年诞生于此)。翠亨村是中山市南蓢镇辖村,位于中山市境东南部,也是
中山翠亨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中山市翠亨新区境内,珠江口横门水道的咸淡交汇处,总面积625.6公顷,湿地率63.09%,是珠江流域河口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该湿地公园的建设,对保障区域生态安全,
翠亨村附近有孙中山故里旅游区、中山城(中山影视城)、孙中山故居纪念馆、辛亥革命纪念公园、翠亨古村、约恩苏艺术博物馆等旅游景点,有法国葡萄酒、法国时装、香槟、法国香水、法国鹅肝、法国狼犬等特产,有中山咸水歌、黄圃飘色、沙溪鹤舞、黄圃麒麟舞、舞醉龙、南朗崖口飘色等民俗文化。
孙中山(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生于广东省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
孙眉(1854—1915),字德彰,号寿屏,广东香山县(今中山市)翠亨村人,孙中山胞兄。孙中山倡导革命大业,得到孙眉物质、精神的支持和鼓励,对他的革命生涯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后又参加革命,奔走广州湾(
孙科(1891.10.20一1973.9.13),字哲生,广东中山人,孙中山独子。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任第一任广州市长,1923年、1926年两次再任广州市长,1931年任南京政府行政院长
孙达成(1813-1888 年),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之父。香山县(即今中山市)翠亨村人。16岁在澳门鞋店当学徒三年,后在澳门板樟堂街一间葡萄牙人开设的鞋店当鞋匠,月工资四元。32 岁回乡务农时成婚。孙达
孙昌(1881—1917),字建谋,又名孙振英,振兴,孙中山大哥孙眉的儿子,南蓢翠亨村人,生于1881年5月28日出生于檀香山,1910年加入同盟会,1917年11月20日,奉命乘船押送军饷赴广州,遭
杨鹤龄(1868—1934)原名仕年,字礼遐,南蓢翠亨村人。出生于澳门,家道富裕,自小与孙中山为友。清光绪四年(1878)随父亲到港澳求学,3年后又到广州算学馆读书,与尤列同学。其与孙中山、陆皓东、杨
陆皓东(1868~1895,名中桂,字献香,号皓东。清广州府香山县(今中山市)南蓢翠亨村人。父亲陆晓帆一向在上海经商,家境富裕。陆皓东是独子,9 岁时,父亲病逝。陆皓东是孙中山的同乡、幼年的同学。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