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延平区 | 隶属:南平市 |
行政代码:350702 | 代码前6位:350702 |
长途区号:0599 | 邮政编码:350702 |
车牌代码:闽H | 行政级别:市辖区 |
人口密度:171人/km2 | |
辖区面积:2660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45.46万人 |
行政驻地:紫云街道 |
地名由来:1994年由县级南平市改设,因古时曾名延平得名;西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南平县改延平县,因为此地是古延平津之地得名据《掌故大辞典》:晋时属延平县(今福建省南平市东南),故称延平津;另说延平县取“山川袤延,宛转中有平原”之意。
2021年11月,延平区荣获2021年全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县。
2021年11月,延平区上榜2021中国最具安全感百佳县市第78名。
2021年9月,延平区被列为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延平区人口数量为45.46万人,位列南平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位,位列福建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35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83位。
2020年12月,延平区杉木王森林康养基地被确定为2020年福建省级森林康养基地。
2019年3月,延平区列入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原中央苏区片区、闽浙赣片区)。
2018年1月,农业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确定延平区为2016—2017年度全国平安渔业示范县。
延平区位于福建省中部偏北,介于北纬26°15′-26°51′、东经117°50′-118°40′之间。东邻宁德市古田县、福州市闽清县,南接三明市尤溪县、沙县区,西倚顺昌县,北接建瓯市。东西长83公里、南北宽69公里,区域总面积2652.84平方公里,位于闽江上游建溪、沙溪、富屯溪汇合处,为闽江干流的源头。踞溪山之雄,当水陆之会,扼八闽之襟喉;是福建省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区人民政府原驻四鹤街道府前路,2005年1月1日,迁至滨江中路黄金中心大厦。
延平区地处福建山海结合部,是南接北联战略通道的中心枢纽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的南大门。境内山体与武夷山脉相承,其旅游景点与武夷山风景区天然连成一线,形成闽北半月型旅游网络体系。境内有国家4A级景区“溪源峡谷”,有被誉为“福建庐山”“避暑胜地”的省级风景区茫荡山,还有九峰山、明翠阁、双石塔、茶洋宋窑遗址、古道三千八百坎、石佛山等名胜古迹。“山围八面绿,水绕二-”是伟大诗人郭沫若留下的对延平这座美丽山城的美好赞誉。延平城依山傍水,在水口水电站库区建成后,形成方圆96平方千米的延平湖面,湖中岛屿罗列,湖周青山对峙、柑橘成带、绿竹呈荫,景色优美,宽阔湖面也适合于建造大型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举办各种水上运动的赛场。
【交通资源】延平区交通便利,境内铁路有合福高铁、鹰厦线、外福线和横南线南北贯通,高铁到福州仅需半小时。境内公路有,205国道、316国道、京福高速、浦南高速、延顺高速,纵横交汇,距武夷山机场180千米,汽车行至省城福州仅需2个小时;下辖所有行政村实现村村通公路。水路货运码头是福建小吨位最大的内河港码头,500吨级轮船可沿闽江而下直达沿海口岸,拥有年吞吐量12万吨的集装箱中转站。
【人文荟萃】宋代为延平区古代教育鼎盛时期,英才辈出。南北宋319年间中进士者达331人之多,其中有北宋元丰五年(1083)状元黄裳。南宋初期,政治文化中心南移,名人学者荟萃延平区。“独先天下兴州学”为后人称颂,有碑记存于西山碑亭内,碑文历述山城教育之兴起、发展及形成中心的史迹。名重天下的“延平四贤”(杨时、罗从彦、李侗、朱熹)曾先后在此创建书院,讲学传道,使延平区成为名闻遐迩的“东南邹鲁”、“理学名邦”。明嘉靖三十一至三十五年(1552~1556),海瑞在此任教谕,整顿地方教育政务,倡导教风,整饬学风,身体力行,作出表率,开一代教育新风。
历史沿革:
延平区始建于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称南平,寓意“南疆平定”。
历史上曾称延平、剑津、剑浦等。
至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南唐保大四年(946年)开始,延平成为古代二级政区驻地。
1956年11月,在南平县域内设立南平市。
1958年,南平县并入南平市。
1994年9月,撤销南平地区设立地级南平市,县级南平市改为延平区,行政区划不变。
1995年1月1日,南平市延平区正式成立。
延平区梅山街道位于南平市中心城区,面积约1.4平方公里,街道现有机关行政、事业编制人员25人,班子成员9人,另有7位聘用人员。下设8个社区居委会,总人…[详细]
黄墩街道位于南平市滨江北路58号,座落在名胜风景区茫荡山下,东临建溪与水东街道办事处遥遥相望,南北相距约13公里,辖区面积43平方公里,是延平区城郊型…[详细]
延平区紫云街道位于南平市中心区域,东至滨江路与梅山街道文宣居委会为邻,南至紫芝巷、健康岭和四鹤街道延福、昼锦居委会接壤,西至环城路,北迄环城路北麓。街…[详细]
延平区四鹤街道位于南平市区中心,东、北与梅山、紫云、黄墩街道毗邻,西、南与西芹镇、水南街道接壤,总面积36平方公里。下辖14个社区居委会,1个行政村,…[详细]
水南街道位于南平城区南面,城乡结合,东南与夏道镇毗邻,西南与西芹镇相连,西、北与四鹤、水东街道隔江相望。傍沙溪、延平湖,外福铁路、316国道横贯全境,…[详细]
延平区水东街道位于南平市区的延平湖东岸,东起大洲岛、西临建溪、南濒闽江、北至金鸡山,与南山、夏道、大横三镇接壤,方圆近40平方公里,辖8个社区、2个行…[详细]
来舟镇位于延平区西南部,东经117°58′-118°04′,北纬26°36′-26°40′,距南平市区28公里,东与西芹镇交界,西与王台镇接壤,北与茫…[详细]
樟湖镇是水口水电站库区最大的移民镇,位于福建闽北最南端,土地面积198、18平方公里,其中山地面积24万亩,耕地面积1.2万亩,库区水域面积2.9万亩…[详细]
夏道镇Xiadaozhen地处闽江上游,位于南平市区东南部,距市区12.8公里,素有闽江源头“第一镇”之称。全镇疆域面积150.6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详细]
西芹位于延城中心区10公里。自唐五代建制镇系闽北千年古镇之一,原称西津镇、三芹镇,因址在延城之西,清代时更名西芹至今已有1104年的历史。东邻夏道,西…[详细]
峡阳镇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商贸重镇,也是延平区粮食重镇,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区西北,距南平市区48公里,东与茫荡镇相连,南同王台镇接壤,西和顺昌县交界,…[详细]
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南山镇
行政辖域
延平区南山镇地处福建省中部偏北,位于东经118°16′——118°28′,北纬26°34′——26°43′…[详细]
大横镇地处延平区北部近郊,东北与建瓯南雅镇交界,东南与南山镇接壤,西与茫荡镇毗邻,西南与延平市区相连。全镇土地总面积201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2.…[详细]
王台镇位于南平市延平区西部、富屯溪畔,面积221.1平方公里,辖19个村委会,108个村民小组,60个自然村,有5600多户、2.19万人。全镇有31…[详细]
太平镇地处延平区东南部,闽江东西两岸,位于东经118°19′—118°31,北纬26°24′—26°35′之间,南与尤溪县西滨镇交界,北与南山镇、赤门…[详细]
塔前镇位于南平市延平区南部,东与夏道镇、炉下镇相连,南与尤溪县联合乡毗邻,西与沙县交界,北与西芹镇接壤,处于延平、沙县、尤溪三县(区)结合部。全镇土地…[详细]
茫荡镇得名于“茫茫云中海,荡荡谷生风”,2002年8月由原茂地镇大洋乡合并组建,0驻地在茂地村,2003年5月黄墩街道安丰村划归茫荡镇,8月0驻地迁移…[详细]
洋后镇地处延平区东部,位于东经118°27′~118°36′,北纬26°35′~26°43′之间,是延平区、古田县、建瓯市三地的交界处,东与古田县凤都…[详细]
南平市延平区炉下镇人民0
联系地址:延平区炉下镇杜陵路1号
联系电话:0599-8456111
联系人:杨英恩
炉下镇代码…[详细]
巨口乡位于延平区东南部,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13222人,全乡面积135.76平方公里,土地总面积172105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34304亩,有…[详细]
赤门乡位于延平区东北部,地处海拔280米于东经118°.23—118°.34,北纬26°.31—26°.35之间。东与巨口乡毗邻,西与南山镇接壤,北与…[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