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丰都县 | 隶属:重庆市 |
行政代码:500230 | 代码前6位:500230 |
行政区域:重庆市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23 | 邮政编码:408200 |
车牌代码:渝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2899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55.74万人 |
人口密度:约19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2个街道、23个镇、5个乡 |
地名由来:
隋朝取丰稳坝之“丰”字与平都山之“都”字,改置丰都县。
基本介绍:
Fengdu原称酆都,解放后称丰都。
丰都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境跨长江两岸,地处长江上游,上距重庆172公里,下游距宜昌476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910平方公里,总人口74万人。
丰都是一座依山面水的古城,春秋时称“巴子别都”,东汉和帝永元二年从枳县划出单独设县,定名为“丰都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因为三峡建设,县城由长江的北岸名山镇迁至南岸的三合镇。
丰都,自古以来就是文化名城,是中国最有特色,最有名气的历史文化小镇,以其作为阴曹地府所在的丰富的鬼文化而蜚生古今中外。这里流传著许多鬼神传说,《西游记》、《聊斋志异》、《说岳全传》、《钟馗传》等许多中外文学名著对“鬼城”丰都均
荣誉排行:
2025年1月,入选2024第四届中国文化百强县名单。
2024年12月,2024赛迪西部百强县名单公布,丰都县名列第42名。
2024年11月,2024全国县域地理标志产业高质量发展综合指数百强县揭晓,丰都县位列第60名。
2024年11月,被列为2024年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
2024年9月,入选2024中国县域旅游综合竞争力百强县市第68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综合竞争力100强发布,丰都县名列第74位。
2024年6月,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发布,丰都县名列第5位。
2024年3月,农业农村部公布了全国第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丰都县榜上有名。
2024年3月,2023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名单公布,丰都县上榜。
历史沿革:
周代属巴国,曾建“巴子别都”。
秦代属巴郡枳县。
西汉属益州巴郡枳县。
东汉和帝永元二年(90),分枳县地置平都县,隶属益州巴郡。
献帝初平元年至建安五年,隶益州永宁郡。
三国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平都县并入临江县,属益州巴郡。
西晋属梁州巴郡。
东晋属梁州巴郡。
南朝宋初属益州巴郡。
隋义宁二年(618),自临江县析出置豊都县,隶临州。
唐朝贞观八年(631),豊都县隶属山南道忠州。
北宋真宗时豊都县隶属夔州路忠
三合街道前身为三合镇,2009年撤镇设街,因辖区内三溪汇流,形成三合浩注入长江而得名。街道辖区面积78.1平方公里,城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辖29个村…[详细]
名山街道是三峡工程实施前县城所在地,是北岸经济、文化、交通中心。2009年我县将原名山镇、镇江镇合并成为名山街道,街道幅员面积80.37平方公里,常住…[详细]
虎威镇地处长江北滨,以老虎山形得名。辖10个村、1个社区,其中香岩村是县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面积74.31平方公里,总人口2.3万人,是三峡移民镇、全市…[详细]
社坛镇地处驰名中外的“鬼城”丰都西北部,是丰都长江北岸的文化、商贸、信息中心,是重庆市规划建设的区域性中心镇。全镇幅圆面积101.49平方公里,辖17…[详细]
三元镇位于丰都长江北岸中心腹地,距丰都县城49公里,幅员面积79.8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林地4.6万亩,辖8村1社区60个村民小组,户籍人口2.…[详细]
许明寺镇位于长江北岸,距丰都县城61公里,与垫江、忠县两县交界,与董家、三元、大石、裴兴、双桂五镇接壤,丰垫路、许董路、许裴路穿境而过,区位优势独特,…[详细]
董家镇位于重庆市丰都县长江北岸边陲,东经107°,北纬30°,海拔约450米。县外与忠县的新立镇、拔山镇毗邻,县内与许明寺、三元、双龙、青龙等乡镇接壤…[详细]
树人镇地处长江北岸,场镇距县城22公里,丰忠公路、垫丰武高速、渝万高铁过境,地理区位优越。全镇幅员面积82.12平方公里,耕地46741亩,森林647…[详细]
十直镇位于丰都北岸,长江之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辖区面积108.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95.13公顷,森林面积4800.00公顷,辖17个村、1…[详细]
高家镇是丰都县的“东大门”,武陵山区的“出江口”。全镇幅员面积157.7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8平方公里,辖6个社区5个村,总人口6万余人。丰石、丰…[详细]
兴义镇地处三峡库区、长江南岸、丰都版图腹地,西邻新县城,东倚高家镇,涪丰石高速公路、丰石公路贯穿全境,水陆交通便利,距离丰都县城11公里,是丰都县工业…[详细]
双路镇地处丰都县长江南岸,东与兴义镇相邻,南与三建乡、龙河镇接壤,西与县城毗邻,北临长江,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与省道公路贯通镇境,交通便利,区位优越,镇…[详细]
江池镇位于丰都“东大门”,北望长江、南接龙河,物华天宝、人文荟萃。尤其是地处方斗山上的横梁村,更是丰都南部中山片区的一颗耀眼明珠。
主要有三大特…[详细]
龙河镇位于丰都县南岸山区腹心,距县城42公里,“垫丰武”高速建成后,龙河将融入丰都半小时经济圈。面积139平方公里,呈“四水夹四山”之势,海拔230米…[详细]
武平镇位于丰都长江南岸,距丰都县城57公里。地处武陵山系七曜山脉,东至太平坝乡,南邻暨龙镇,北靠石柱县三星乡,西接龙河镇。幅员面积153平方公里,耕地…[详细]
包山容水、鸾翔凤集,包鸾距丰都县城20公里,是县城饮用水源地、市级卫生镇、市级生态文明示范镇。面积184.3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64.62%。辖1个社…[详细]
湛普镇地处丰都县长江南岸县城上游的城郊连接部,幅员面积31.8平方公里,海拔175—850米,以山地为主,辖5个村,2个社区,人口8910人。全镇耕地…[详细]
南天湖镇位于丰都县长江南岸、南天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东北部,海拔280~1980米之间,与仙女湖镇、双路镇、包鸾镇、暨龙镇、三建乡、栗子乡和武隆区接龙乡…[详细]
保合镇位于丰都县长江北岸腹心地带,地处蒋家山山脉北麓,东邻十直镇、树人镇,西接仁沙镇、社坛镇,南毗虎威镇,北连三元镇、双龙镇、青龙乡。境内有保合、金盘…[详细]
兴龙镇相伴渠溪河,相依黄草山,南接涪陵、北携长寿、西邻垫江,距县城42公里,是丰都县三峡库区淹没移民镇,也是丰都北岸唯一一个四区县交汇之地。全镇面积5…[详细]
仁沙镇位于丰都县西北部,距县城36公里,丰垫线贯穿全境。“北岸最高峰”凉磉墩(海拔1035米)坐落其西,渠溪河、碧溪河蜿蜒其间,全镇面积97.6平方公…[详细]
龙孔镇位于丰都县城东部,东接忠县,南邻石柱县,西靠高家镇,北毗长江,辖区10个村1个社区,总人口约2.6万人,共产党员650名,党支部33个。年经济生…[详细]
暨龙于2010年撤乡建镇,幅员面积154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7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2745人,辖区以喀斯特地形地貌为主,呈立体型气候,海拔…[详细]
双龙镇地处长江之北、丰都县西北部,距丰都县城60公里,东邻青龙乡,南接保合镇、十直镇,西毗三元镇,北抵董家镇,蒋家山、瓦屋山连亘南北,渠溪河、双龙河穿…[详细]
仙女湖镇地处丰都县南岸,距丰都县城45公里,南抵武隆区,西接涪陵区。是全国重点镇、重庆大仙女山旅游区规划的“铁三角”之一、全县“一园三线”旅游布局的重…[详细]
青龙乡位于丰都东北部,地处丰、忠、石、垫“四县”地理版图中心,距县城75公里,南靠蒋家山脉,北临渠溪河,地势南高北低,境内海拔190~1030米,生态…[详细]
太平坝位于丰都东南边陲,地处七跃山脉,与石柱县、彭水县接壤,距丰都县城79公里。总面积63.7平方公里,辖5个村(社区)22个组,有1523户4536…[详细]
都督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官名命名的地方,都督是因纪念唐朝太子李承乾的随军护送都督马炟而得名。都督与武隆、彭水、石柱三县邻界,距丰都县城90余公里,海拔80…[详细]
栗子乡位于丰都南部山区,东毗暨龙镇,南邻南天湖镇,西抵三建乡,北靠龙河镇。乡政府距县城48公里,幅员面积44.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894.75亩,…[详细]
三建镇距县城28公里,总面积63平方公里,辖7个村、1个社区,共44个村(居)民小组,有3793户13335人,现有党员382名,2017年8月被确定…[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