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拉市镇 | 隶属:玉龙县 |
行政代码:530721105 | 代码前6位:53072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8 | 邮政编码:674100 |
车牌代码:云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59.7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45万人 |
人口密度:约91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6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拉市镇因境内伏虎山而得名。“拉",纳西语意为“虎”。
基本介绍:
拉市乡位于玉龙雪山南麓,玉龙县城西面,东临黄山镇,南接太安乡,西与龙蟠、太安两乡相连,北与白沙乡为界,总面积159.7平方公里。乡政府所在地海东村离丽江市区8公里,全乡最高海拔3800米,坝区平均海拔2400米。全乡辖海东、海南、吉余、美泉、均良、南尧六个村委会,84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15576人,其中农业人口14838人,非农业人口562人。男7773人,女7803人。汉族296人,纳西族人口14677人,彝族532人,藏族31人,白族19人,傈僳族5人,普米族2人,其它民族9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6‰,人口密度为99人/平方公里。全乡实有劳动力8396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6878人,工
荣誉排行:
2022年12月,云南省农业农村厅评定拉市镇为2022年云南省绿美乡镇。
2022年12月,拉市镇被评定为云南省2022年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示范乡镇。
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确定拉市镇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镇(乡)。
2021年9月,拉市镇被认定为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乡镇。
2019年9月,农业农村部认定拉市镇为第九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丽江雪桃)。
历史沿革:
元、明代,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通安州。
清代,属丽江府刺市里。
民国时期,属丽江县文盛乡。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属丽江政务委员会刺市分会。
1950年,属丽江县第二区。
1958年10月,成立拉市公社属丽江县。
1961年4月,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84年上半年,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拉市区。
1988年上半年,撤区设拉市乡。
2012年8月30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销拉市乡,设立拉市镇。
拉市镇行政区域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50年为海东行政村,1954年为海东乡,1958年为海东管理区,1961年为海东大队,1963年为海东公社,1966年为海东大队,19894年为海…[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前一直属均良大队,1980年成立南尧大队,1984年为南尧乡,1988年为南尧行政村,2001年村改委为南尧村民委员会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均良行政村,1954年为均良乡,1958年为均良管理区,1961年为均良大队,1963年为均良公社,1966年为均良大队,1984年为均良…[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前称海北乡,1958年改称美泉管理区,1961年为美泉大队,1963年为美泉公社,1966年为美泉大队,1984年为美泉乡,1988年为美泉…[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海南行政村,1954年为海南乡,1958年为海南管理区,1961年为海南大队,1963年为海南公社,1966年为海南大队,1984年为海南…[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吉余行政村,1954年为吉余乡,1958年为吉余管理区,1961年为吉余大队,1963年为吉余公社,1966年为吉余大队,1984年为吉余…[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