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巨甸镇 | 隶属:玉龙县 |
行政代码:530721103 | 代码前6位:530721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88 | 邮政编码:674100 |
车牌代码:云P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381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65万人 |
人口密度:约4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元、明称巨津,清初改巨甸,“甸”意为“坝子”。
基本介绍:
巨甸镇位于县境西部,东与迪庆州香格里拉县上江乡隔江相望,南接金庄乡,西与鲁甸乡相连,北与塔城乡为邻,总面积381平方公里。镇政府所在地巨甸离县城120公里,海拔1860米。辖巨甸、金河、武侯、路西、阿乐、古渡、后箐、德良8个村委会,121个村民小组。年末总人口21 362人,其中,农业人口19 646人,非农业人口1716人。男10,700人,女10 662人。纳西族7996人,汉族7995人,白族587人,傈僳族4279人,藏族79人,彝族338人,普米族33人,其他民族55人。人口自然增长率5.8‰,人口密度56人/平方公里。全镇实有劳动力12 874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10 724人
文化旅游:
巨甸古镇这里曾是元以前纳西族文明的中心,元时称为巨津,意思是大渡口,当时它不仅是维西通内地的必经要道,也是大理和吐蕃交往的必渡之口。今天镇东的江边,古渡上仍有渡船,您可乘船看江景。您还可以看
历史沿革:
元、明代,属丽江路军民总管府巨津州。
清代,属丽江府巨甸塔城约。
民国时期,属丽江县巨甸里。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7月,属丽江政务委员会金江分会。
1950年,属丽江县第五区。
1958年10月,成立巨甸公社,属丽江县。
1961年4月,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
1984年上半年,属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巨甸区。
1988年上半年,撤区设巨甸镇。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巨甸,纳西族成为“固堆”,意为积水干涸后形成的坝子,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古渡行政村,1954年为古渡乡,1958年为古渡管理区,1961年为古渡生产大队,1963年为古渡公社,1966年为古渡大队,1984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设甸屏行政村,1954年为甸屏乡,1958年为金河管理区,1963年为金河公社,1966年为金河大队,1984年为金河乡,1988年为金河办…[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武候村是云南省丽江市玉龙县巨甸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0年前属于武侯大队,1980后设立后箐大队,1984年为后箐乡,1988年为后箐办事处,2001年村改委后为后箐村民委员会。…[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德良行政村,1954年为德良乡,1958年为德良管理区,1961年为德良生产大队,1963年为德良公社,1966年为德良大队,1984年为…[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纳西语“阿乐”原称“儿落”,指“岩箐沟中”之意,后演变成“阿乐”;现村委会驻地在阿乐村。…[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为路西行政村,1954年为路西乡,1958年为路西管理区,1961年为路西大队,1963年为路西公社,1966年为路西大队,1984年为路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