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马街镇 | 隶属:宜良县 |
行政代码:530125106 | 代码前6位:530125 |
行政区域:云南省 | 地理分区:西南地区 |
长途区号:0871 | 邮政编码:652100 |
车牌代码:云A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114.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1.35万人 |
人口密度:约118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4个社区、4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马街镇因镇人民政府驻马街村而得名。
基本介绍:
马街镇位于宜良县北部,东经103度,北纬25度,地处宜良、嵩明、马龙三县交界结合部,东邻耿家营乡,南与北古城镇交错相连,东面与马龙县马鸣乡接壤,西北与嵩明牛栏江镇交界。距县城37公里,距省城昆明90公里,嵩宜公路、宜马公路穿境而过,交通运输便利,南北长16公里,东西宽7.13公里,地势北高南低,中部开阔,东西山峦起伏。海拔2226米,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夏无寒暑,春秋气候长,早午温差大,一雨变成冬”的特点。年平均气温15摄氏度,雨量充足,年降雨量为1000—1200毫米,集中在5—10月份,全年日照时数为2121—2154小时,全年无霜期246天。
全镇总面积114.8平方公里,辖马
荣誉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2019年3月,云南省科协确定马街镇为2019年云南省“科普小镇”项目实施单位名单。
2011年4月,环境保护部授予马街镇2011年度国家级生态乡镇称号。
历史沿革:
西汉时,属益州郡昆泽县。
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邑市县(驻所堡子)。
明弘治三年(1490年),撤邑市县。
民国十三年(1924年),设邑川分县(二等县),属宜良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撤邑川分县,设邑和乡。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为北东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为邑川乡。
1950年,为第六区。
1987年,为马街乡。
2009年,由马街乡改为马街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旧时每逢属马日赶集,当地习称“赶街”,故名。…[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邑和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划属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划属宜良县马街公社为前卫大…[详细]
区划代码:~00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属地一管理区,1951年属第六管理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划属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划属宜良县马街公社西边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前属邑和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划属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划属宜良县马街公社;19…[详细]
区划代码:~20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72年从马街大队分出来,建立兴隆大队,1983年改称马街区兴隆乡,1987年改为兴隆办事处,2000年改为村委会,名称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前属邑和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划属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划属宜良马街公社,197…[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前属邑和乡,1950年属第一区,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属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属宜良县马街公社,1972…[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0年前,村以明初驻军屯田首姓氏得名。1951年属第六区,1958年属新山公社,1959年初规划昆明市明良矿区,同年10月,划属宜良县马街公社,1…[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