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301、
石室寺塔
石室寺塔,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龙桥街道下磨村大象山。始建于宋代,初为五层石塔,后圯,明代重建。方形砖构楼阁式,七层,边长3.86米,通高约20米,基座石构,塔身砖构。用红砖砌叠,中留通心孔,天井状。楼板、回廊、护栏、出檐均为木构,现因年久风化脱落无存。底层东、西向开门洞,其他各……
302、
紫霞堂
紫霞堂位于涵江区江口镇东楼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年(1681),乾隆戊申年(1788)重建,近年修。坐北朝南,二进合院式。通面阔18.8米,通进阔64.9米。由门楼、围墙、埕、前殿、中殿、大殿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五柱,抬梁式木构架,硬山顶。内存乾隆庚申年(1740)”峻极于天”匾。紫……
303、
赤溪龙山宫
赤溪龙山宫位于涵江区庄边镇赤溪村赤溪自然村。赤溪龙山宫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道光十二年(1832)重建,近代重修。该宫坐南朝北,面阔五间13.6米,进深8.9米,建筑占地面积121平方米,单体建筑,由正殿和左、右配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柱带前廊,歇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垂莲、抱鼓石、柱础、……
304、
延宁宫
延宁宫位于涵江区涵西街道延宁社区,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初,20世纪80年代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0.5米,通进深21.9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妈祖。延宁宫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旺菜池外延2……
305、
莆田天妃宫
天妃宫位于涵江区涵东街道霞徐社区,类别为古建筑。俗称“旧宫”,主祀妈祖。始建于南宋,明成化十八年(1482)镇守太监陈道捐金重建,清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东朝西,二进合院式。通面阔25.1米,通进深38.2米。土木结构,歇山顶。由围墙、大埕、拜亭、大殿、观音殿组成。拜亭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前有……
306、
三真宫
三真宫位于涵江区白塘镇南埕村,类别为古建筑。又称潮显宫,祀妈祖。始建年代不详,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僧深然重建,近年重修。坐西北朝东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4米,通进深26.1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左右两偏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带前廊,抬梁式木构架,脊……
307、
混元殿
混元殿位于涵江区三江口镇鲸山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建,近年修。坐西南朝东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4.8米,通进深22.9米。土木结构,悬山顶。由前殿、两小天井、大殿及护厝组成。大殿面阔五间,进深三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太上老君。混元殿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中军府外延3……
308、
玉林宫
玉林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林柄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清乾隆年间(1736-1795),嘉庆十五年(1810)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7.9米,通进深2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前殿、天井、大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木构架。主祀刘公元帅。存清……
309、
会庆堂
会庆堂位于涵江区国欢镇后洋村西湖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清代重建,20世纪80年代重修。坐东北朝西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34.1米,通进深46.8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围墙、戏台、砖埕、前殿、天井、大殿。前殿面阔七间带左右宫房。大殿面阔三间,进深……
310、
洞庭宫
洞庭宫位于涵江区国欢镇洞庭村,类别为古建筑。始建于明代,清乾隆六年(1741)重建,同治十三年(1874)重修,20世纪80年代又修。坐北朝南偏西10°,单进合院式。通面阔21.3米,通进深56.4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埕、拜亭、前殿、大殿,右有中军殿。大殿面阔五间,进深四柱,抬梁式……
311、
中一堂
中一堂位于秀屿区埭头镇英田村西埔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中一堂为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北至建筑外墙外延1米,东北至建筑外墙外延9米,东南至建筑外墙外延3米,西南至建筑外墙外延9米。……
312、
水仙宫
水仙宫位于秀屿区埭头镇后温村后温自然村,类别为古建筑。建于明代,清乾隆十九年(1754)重建。坐东北朝西南,为单体建筑。面阔11.2米,进深17.1米。由前殿和大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大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式石木结构,悬山顶。主祀妈祖。留存有清代妈祖神像和聊板等。水仙宫为莆田市市级文……
313、
黄岸墓
黄岸墓位于涵江区国欢镇黄霞村,类别为古墓葬。黄岸(?-755),唐开元间人,任桂州刺史,辞官后居黄霞村黄巷,为黄氏入莆始祖。墓建于唐代,20世纪80年代修。坐东朝西,通面阔12.3米,通进深27.5米,占地面积500多平方米。平面呈“风”字形。墓丘宽4.7米,纵7.5米,高2.5米,三合土构筑。墓丘……
314、
江口南安陂
江口南安陂位于涵江区江口镇石狮村陂头自然村,年代为宋-清。旧称“南湾上下洋陂”。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平海军节度使、泉漳观察使陈洪进创建,北宋蔡襄、南宋方廷实先后重修,明正统七年(1442)和清康熙、乾隆及同治年间均复修,解放后扩建。陂石砌滚水坝头,长342米,高1.5米。陂左侧置进水闸一座,有支……
315、
白塘李氏大宗祠
白塘李氏大宗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洋尾村。为李富后裔为纪念李富所建。始建于明代,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重建。坐北朝南,单进合院式。通面阔11.4米,通进深25.2米。土木结构,悬山顶。中轴线上依次分布下厅、天井、上厅。上厅面阔三间,进深四柱,抬梁、穿斗混合式结构。存明弘治二年(1489)“白塘李氏重……
316、
吉了寨
吉了寨位于莆田市东埔镇吉城村。位于东埔镇吉城村,原名蓼城,也称吉江城,寨距山面海,条石砌筑,创建于宋熙宁四年(1071),明洪武二十年(1387)为防倭重建,设巡检司,简写寨名字为“吉了”。今残存寨城墙一段,长约115米,宽3米,高3.3米,寨后为金鸡庙,庙背紧挨山崖,崖上有刻字,难见字内容,山上有……
317、
山边旧石器时代遗址
山边旧石器时代遗址 位于城厢区华亭镇南湖村山边自然村东南100米 ,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 。为木兰溪流域考古调查项目新发现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地理坐标:北纬25°21´45,东经118°52´22,海拔40米,相对高度8米,分布面积约600平方米。山顶平坦宽阔,有砖砌民房,局部种植……
318、
英龙英惠社
英龙英惠社 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英龙社区英惠巷 ,年代为明-清 。始建于唐代,宋大观初重修,明代重建,清代重修、增建。坐东朝西,处于三叉道路中心点。平面呈梯形,由前殿、拜亭、正殿和正殿右偏殿组成。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木构架,基本保持明代风格。保存有石经幢、“嘉庆丁卯重修”古井、古匾。为研究莆田城区……
319、
西洙吴氏宗祠
西洙吴氏宗祠 位于荔城区拱辰街道西洙村门前自然村 ,年代为明-清 。始建于南宋末,明代重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15米,通进深22.7米,建筑面积340.5平方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砖埕、下厅、天井、上厅组成。上厅面阔五间,进深三柱带前廊。悬山顶,抬梁、穿斗混合土……
320、
北大顶墩桥
北大顶墩桥 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北大村顶墩自然村 ,年代为明-清 。始建年代不详,明天顺七年(1463)和清光绪十五年(1889)两次重建,1961年重修,近年再修。三孔两墩石梁桥,南北走向,跨于北大溪上。长17.3米,宽3.56米。二座舟形墩,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明、清桥梁建筑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
走遍莆田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涵江区旅游景点
仙游县旅游景点
荔城区旅游景点
城厢区旅游景点
秀屿区旅游景点
莆田市文物古迹
莆田市红色旅游
莆田市名人故居
莆田市十大祠堂
莆田市4A级景区
莆田市十大景点
全部莆田市旅游景点
莆田市特产
莆田市美食
莆田市地名网
莆田市名人
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莆田市A级景区名录
莆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闂備礁鎼崯顐﹀箠韫囨稒鍋夐柛顐f礀缁犺绻濇繝鍌涘櫣闁稿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備浇澹堟ご绋款潖婵犳碍鐒鹃柟缁㈠枛濡﹢鏌i悢绋款棆缁绢厸鍋�
缂傚倷绶¢崳顔嘉涚粙顢跺┑鐘灱椤旀劙骞忛敓锟�13001937闂備礁鎲¢悷閬嶅箯閿燂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