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莆田市旅游
莆田市文物古迹介绍
201、
闽中工农游击队漈川驻地旧址
闽中工农游击队漈川驻地旧址位于城厢区常太镇马院村漈川自然村,年代为民国,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民国,坐南朝北,建筑面积1158.72平方米,通面阔42.6米,通进深27.2米,为合院式建筑,由砖埕、前后座、两侧护厝组成。悬山顶,土木结构,前座面阔七间27.85米,进深10.38米。后……
202、
大洋兜率寺
大洋兜率寺位于莆田市涵江区大洋乡崇兴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宋代,清咸丰年间重建,近代修。坐北朝南,单体建筑带护厝,由山门、埕、前廊、正殿、护厝组成,面阔17.6米,进深12.48米,建筑面积约220平方米。歇山顶,正殿山墙搁檩,寺内留存有不同时期的柱础、石柱、药槽、马槽……
203、
集奎功德祠
集奎功德祠位于涵江区白塘镇集奎村集奎古街内,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清光绪七年(1881)重修,近年再修,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护较为完整,为一进廊院建筑,由前殿、拜亭、主殿组成。坐西北朝东南,通面阔9.27米,通进深20.1米,建筑面积18……
204、
崇功祠
崇功祠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大路街229号,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正德四年(1509),清顺治年间(1644—1661)重建。原为莆田陈氏祠堂,纪念唐代莆田第一个县令陈迈。现存建筑保持清代建筑风格,保存较好,主殿坐北朝南,通面阔15.6米,通进深11.5米,建筑面积1……
205、
石梯寺
石梯寺位于城厢区东海镇坪洋村,类别为古建筑。坪洋石梯寺位于东海镇坪洋村东南2.5公里,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始建,后荒废。清末重建,近代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0平方米,分前、中、后三殿。前殿面阔五间,穿斗式木构架,悬山顶。中殿面阔七间21.7米,进深四柱13.2米,建筑面积325平方米,……
206、
庆青宫
庆青宫位于秀屿区东庄镇东红村东埔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创建于清光绪壬午年(1882),近年重修。坐北朝南偏东,通面阔9.9米,通进深16.7米,建筑面积165.33平方米。为单体建筑,由埕和前后殿组成。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三柱,明间抬梁减中柱,歇山顶,石木结构。正殿面阔三间……
207、
南渚林天枢宫
南渚林天枢宫位于秀屿区东峤镇渚林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年代不详,现存建筑为清咸丰六年(1856)重修。坐东朝西,通面阔10.92米,进深20.32米,占地面积222平方米。由前殿天枢宫和后殿净慈阁组成,带天井。天枢宫面阔三间,进深五柱带前廊,悬山顶,抬梁式土木结构;柱、梁……
208、
江堤黄氏民居
江堤黄氏民居位于秀屿区平海镇江堤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坐北朝南,通面阔20.4米,通进深28米。为单进合院式建筑,由下堂、天井上堂及左右横屋组成。下堂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左右梢间前伸作双层龙虎楼。上堂面阔五间,进深明、次间为三间,梢间为二间,明间为厅,左右两侧各开……
209、
东乌垞黄氏民居
东乌垞黄氏民居位于莆田市山亭镇东乌垞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道光年间。坐北向南,建筑面积823平方米。为二进合院式建筑,由下堂、前天井、中厅、后天井、正厅及天井两侧厢房组成。悬山顶,土木结构。下堂面阔五间,明间山墙搁檩结构,敞口作过厅;中厅面阔五间,明间山墙搁檩结构,敞……
210、
延寿陈云章墓
延寿陈云章墓位于城厢区龙桥街道延寿村西头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咸丰年间。坐西向东偏南,通面阔8.35米,通进深17.5米,占地面积146.13平方米。墓主体平面呈“风”字型,墓丘石构,墓丘龟背形,墓碑上款阴刻“咸丰二年(1852)岁次壬子冬月”“皇清赐进士奉政大夫……
211、
陈展如故居
陈展如故居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凤山社区城墙巷,年代为1932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1932年,坐北朝南,四落水屋面,砖混水泥结构,装饰精美,是莆田早期的欧式民居,占地533.577平方米。故居西侧有唐井和一段宋代城墙。陈展如,莆田人,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名医,有善名,因反对国民党被害……
212、
莆田县国民政府机关及门楼
莆田县国民政府机关及门楼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荔城区政府机关大院,年代为1949年,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949年。坐北朝南,通面阔26.8米,通进深13.6米,总建筑面积364.48平方米。为和风式建筑,歇山顶,土木结构。面阔九间,进深二间,上下两层,基础石砌,主体角砖。前廊大……
213、
北高国学馆(小宗)
北高国学馆(小宗)位于荔城区北高镇山前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中期,为当地粗老爷所建,为三座厝结构,内有天井,有精美古石雕和木雕,已利用为寿山国学馆和五侯书画院、农家书屋等。为研究清代莆田民居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保护范围:东至外墙滴水……
214、
光裕坊
光裕坊位于荔城区镇海街道文献社区金桥巷,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为明代中期陈钟、陈伯献所立。陈伯献为明弘治十二年(1499)进士,官广西提学副使,以陈奏刘瑾罪罢官,善绘画,精文学。该坊是城内仅存的木牌坊,坐北朝南,单间,方柱,面阔4米,进深3.8米,高5.4米,歇山顶,……
215、
溪北涂氏祠堂
溪北涂氏祠堂位于城厢区常太镇溪北村东浦自然村,年代为明,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至万历十九年(1591)间,近年修,保持原风格,保留原构件。坐北朝南,通面阔13米,通进深20.5米,占地面积266.5平方米,为一进廊院建筑,由砖埕、门厅、天井、正厅组成。正厅面阔三……
216、
溪南进贤宫
溪南进贤宫位于城厢区常太镇溪南村洋下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为一进廊院式建筑,由宫埕、前廊、门厅、天井、正殿组成,坐西北朝东南,通面阔10.4米,通进深17.99米,建筑面积187.10平方米。门厅面阔三间,进深二柱,明间减金柱,正殿面阔三间,进深四柱……
217、
五府桥
五府桥位于荔城区新度镇下横山村南至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又名“五官店桥”。宋元祐年间建,清雍正元年(1723)和乾隆十六年(1751)重修。四孔石梁桥,南北走向,三座舟形墩。桥与溢流平堤、踏道连成整体总长57.6米。溢流平堤长27.4米,高、宽各2米。踏道7级共长6.8米……
218、
龙山汀渚桥
龙山汀渚桥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龙山村大桥头自然村,年代为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初,由南宋李富募捐而建。三孔石梁桥,跨于后卓溪龙崇河支流。东西走向。长24.25米,宽2.4米。二座舟形墩,跨度4.65米,梁石厚0.35米,最长7.1米,桥面施石栏杆。为研究莆田宋代桥梁建筑提供了宝……
219、
洞湖龙江陡门
洞湖龙江陡门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洞湖村溪安自然村,年代为唐、宋,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唐代,宋代重修,近代又修。陡门所处水流为常太枫溪水由像峰入淡头沟,唐建陡门以调节水势,灌溉淡头东边田亩。东西走向。石构筑成,2孔,每孔均宽2.5米,有排涝、挡潮功能,至今仍发挥水利作用。为研究莆田古代……
220、
白际灵宫
白际灵宫位于荔城区西天尾镇下宅村王西自然村,年代为清,为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近代重修。坐北朝南,通面阔9.3米,通进深15.2米,建筑面积141.36平方米。为单进廊院式建筑,由门殿、天井、两庑和正殿组成。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两柱,悬山顶,抬梁土木结构。为研究清代建筑提供……
走遍莆田市
福建省旅游景点
涵江区旅游景点
仙游县旅游景点
荔城区旅游景点
城厢区旅游景点
秀屿区旅游景点
莆田市文物古迹
莆田市红色旅游
莆田市名人故居
莆田市十大祠堂
莆田市4A级景区
莆田市十大景点
全部莆田市旅游景点
莆田市特产
莆田市美食
莆田市地名网
莆田市名人
莆田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莆田市A级景区名录
莆田市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莆田市第十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四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五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八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九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莆田市第一二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一批省级考古遗址公园
第一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二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三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五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七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八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第九批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福建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