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
>
漳州市
>
龙文区旅游
龙文区十大旅游景点
1.
龙文云洞岩
AAAA
云洞岩在漳州市东20里,此山是由各种玲珑奇特、各具神态的巨石,层层叠叠垒成的。岩石间隙,有数不清的幽深洞壑石室。据《漳州府志》记载:“有石室深广丈余,天将雨则云出其中,霁则云复归焉,故曰云洞。”相传隋朝开皇年间,有潜翁者养鹤于石室中,而鹤时飞鸣于山上,乡人见之,故又名“鹤鸣山”。明代嘉靖年间的蔡烈曾……
2.
万松关
万松关在龙文区梧浦村东约1公里的岐山与鹤鸣山交错处,乃古代漳郡东面通道上必经隘口,扼进出漳州之门户,古称“麟蹲凤翔,襟带川原”。明正统年间(公元1436年-1449年)郡人陈克聪在此植松夹道,连荫十里”,因此得名。崇祯二年(公元1629年)郡守施邦曜创筑关城。门额匾镌“天保维垣”四字,属明大学士林钎……
3.
江东桥
江东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称虎渡桥,又名通济桥,是一座多孔梁式石桥,位于福建漳州龙文区与龙海市交界处,横跨于九龙江北溪下游。这里地处九龙江北溪与西溪交汇入海处,两岸峻山夹峙,江宽流急,地势险要,古称“三省通衢”。相传初建桥时,桥墩屡建不稳,偶有猛虎负子过江,遂依虎道勘得水中礁石,乃就石垒墩,桥……
4.
虎林山遗址
虎林山遗址位于漳州市龙文区朝阳镇樟山村,年代为青铜时代。简介:分布面积约6000多平方米,距今约3000—3200年。2001年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314平方米,清理出相当于中原商代时期文化层、20座墓葬。出土有石器、陶器及少量的青铜器、玉器、礼器、石璋等。该遗址入选福建省十大考古重要发现……
5.
云洞岩摩崖刻石
云洞岩摩崖刻石,位于福建省龙文区,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具体地址位于漳州市龙文区蓝田镇鹤鸣山。有五代至清代摩崖题刻共203段(其中五代1段、宋代7段、元代1段、明代125段、清代69段),分别镌刻于鹤室、月峡、仙人迹、石室清隐、云深处、石巢、瑶台、仙梁、风动石、溪山第一、万石庄、渡云桥、霞窝、寒泉、一……
6.
霞贯石楼群
霞贯石楼群位于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霞贯村,年代为清。简介:由曜星楼、阅汪楼和承泽楼组成。曜星楼,清乾隆丙辰年(1736)建,由红砖埕地、山门、围墙、天院、曜星楼及左侧、后侧护厝组成;曜星楼为方形二层楼,石构门框,门楣嵌石匾一方,楷书阳刻“曜星楼”,落款“乾隆丙辰春仲阳宣”。阅汪楼,清康熙庚辰年(170……
7.
扶摇关帝庙
扶摇关帝庙年代:明~清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郭坑镇扶摇村简介: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始建,清顺治十五年(1658)、清光绪十年(1884)两次重修。依山而建,坐东北朝西南,占地面积约4200平方米,建筑面积452平方米。主体建筑共两进,面阔五间;主殿前檐石柱,是清光绪十年扶摇村的台湾杨氏乡亲从台……
8.
永兴堂石造像
永兴堂石造像年代:明座落地点:漳州市龙文区步文镇石仓村简介:明天启五年(1625)雕刻。有释迦牟尼佛像、阿弥陀佛像、弥勒佛像、伽蓝菩萨像和韦驮菩萨像五尊,底座镌刻纪年、捐造者、供养人等,为研究明代石刻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附属文物永兴堂,保存清代法式,清光绪十一年、十二年重修碑记,有着较珍贵的史料参考……
9.
澹泊宁静坊
澹泊宁静坊位于蓝田西坑村东北约300米乡路旁。明崇祯九年(1636年)为纪念林钎而建。林钎(1568—1636年),漳州龙溪人,万历丙辰(1616年)科殿试第一甲第三名,历任翰林院编修、国子监祭酒、礼部右侍郎、东阁大学士。坊石仿木结构,三间五楼十二柱。正楼四坡顶,翼檐角皆有自然潇洒的起翘。坊上雕刻装……
10.
龙文特大榕树根群
龙文特大榕树根群位于朝阳镇桥头村。桥头村的古城墙建于明代,是当地民众为抗击倭寇而建。城墙位于九龙江北溪边,土壤湿润,气候温暖。数百年来,榕树籽随风飘进城墙的缝隙内,在墙缝中顽强生长,逐渐长成绿荫遮地的参天古榕。数百棵古榕的根系附着古墙上,精细不一,刚柔相挤,错落有致,如虬龙,似盘凤,曲曲折折,形成了……
走遍龙文区
漳州市旅游景点
龙文区文物古迹
龙文区十大景点
全部龙文区旅游景点
龙文区特产
龙文区美食
龙文区地名网
龙文区名人
龙文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鏃呮父鎼滅储
全部龙文区景点>>>
返回电脑版
鑱旂郴鏂瑰紡
绮CP澶�13001937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