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广陵区景点介绍
阮元广场
位于毓贤街8号阮元家庙的西南角,占地1800多平方米,为2015年迎接城庆2500年市政府确定的“八大文化广场”的项目之一。内有阮元雕塑、竹林、廊亭以及“竹林茶隐”砖雕墙等古式建筑,与阮元家庙浑然一体。广场入口处为2米多高的泰山石,上 书“阮元广场”四个字,背面刻有“竹林茶隐”的…
广陵新城市民中心广场
广陵新城市民中心广场是一个集纪念、庆典、市民活动、娱乐、休闲、商业相结合的新都市综合开放广场,是文博城建设的重要项目,在城庆2500周年之际开放。项目占地103亩,位于特色商业水街中心位置,是广陵新城人文景观的视觉节点,城市标志形象的展示中心。广场地面部分包括主入口广场 、250…
熊成基故居及生平史料陈列馆
走进东关街韦家井6号,这里是熊成基故居。前后共三进建筑,总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为两个连体的“四合院”,青砖小瓦,木结构,典型的扬派建筑风格。熊成基故居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辛亥革命先驱熊成基是从扬州古城走出去的热血青年。1887年秋,他就出生在韦家井一戸世宦家…
杭集牙刷博物馆
据史料记载,清道光六年,即公元1826年,杭集乡民刘万兴参照旧时女子出嫁时梳理发髻,涂抹桐木刨花粘液水,定型发式用的木柄头刷,改用牛骨制作刷柄,手工穿植白马尾毛,制成牙刷,标注“三星牌”,为当年扬州杭集首创,日后逐步衍生为朝廷贡品,其技术并扩展到近代中国有关牙刷知名企业。由此可见…
谢馥春香坊作坊
谢馥春香坊作坊位于东关街273号,2010年建成开放,包括谢馥春香粉传习所和馥园两部分。谢馥春香粉铺创立于清道光十年(1830年)至今已有186年的悠久历史。一百多年前,香精尚未传入我国,谢馥春结合时令,以桂花、玫瑰等为主要摄香原料,创造了精湛的摄香工艺。其鸭蛋香粉、冰麝头油及香…
中国淮扬菜博物馆
淮扬菜系,历史悠久,自唐代即称东南长江中下游为淮扬味。至清代臻于大盛,成为中国四大菜系中著名的淮扬菜系,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独家风格。中国淮扬菜博物馆是淮扬菜集中的展示。中国淮扬菜博物馆位于扬州市康山文化园内,总建筑面积7084m2,由主馆展示区和副馆体验区两部分组成。主馆展示区位于…
湾头镇壁虎石雕
湾头镇壁虎石雕明万历年间,扬州连续多年在夏季霪雨连绵,昼夜不止,江湖泛涨,灾情严重。为祈祷江湖安澜,人们置一对石雕壁虎于湾头古街北端河边,形成淮扬“九牛二虎一只鸡”镇水之宝物。现两只壁虎石雕仅存一只,青石质,底座残长1米、宽0.55米,因年代久远,头部、右爪及尾部损毁。2004年…
风箱巷官井
风箱巷官井井栏为青石构造,腰鼓形,轻微风化,口部微残,上口内径35,外径56厘米,腹径64厘米,高37厘米。南北两侧有锁洞,面西腹部刻有“民国二十年 风箱巷官井” 。井壁为青砖叠砌,井深约5米左右。井南墙壁上嵌乾隆年间石碑刻两块,惜字迹模糊,风化较严重。该井保存至今,栏饰苍劲,…
安墩巷俞氏店铺
安墩巷俞氏店铺建于民国时期,前后两进,上下两层串楼,坐西朝东临街而建,建筑面积537.46平方米。东进面阔四间,楼下为店面,楼上为住宅;西进面阔四间,南两间小瓦屋面,两侧建有防火墙,天井上有木结构顶蓬,北侧为二层披廊,下设腰门通北两间天井。北两间小瓦屋面,硬山顶,天井北侧为厢楼。…
同松参号药店旧址
同松参号药店旧址建筑原有前后五进,分前店堂、后作坊,现存建筑坐北朝南、上下两层楼房前后两进,建筑面积446平方米。南进面阔三间,一层墙体青砖勾缝、二层为三斗一卧空心墙,小瓦屋面,歇山顶。北进面阔三间,小瓦屋面,歇山顶,建筑装修与南进相似,天花地板均存。建筑整体保存较好。同松参号始…
大樊家巷倪氏住宅
大樊家巷倪氏住宅民国民居,坐北朝南,以火巷为界,分东西两组,建筑面积321.02平方米。大门北向,八字形磨砖门楼。东组建筑前后两进,前为厨房及书房,后为三间两厢住宅。西组建筑前后两进,第一进面阔三间,第二进三间两厢。房屋西侧巷内有六角水井一口。房屋整体保存较好,明间槅扇及厢房支摘…
湾头镇陈氏住宅
湾头镇陈氏住宅坐北朝南,对合二进,上下两层串楼,砖木结构,建筑面积402平方米。两进墙体均为条砖勾缝,小瓦屋面,硬山顶,槅扇、槛窗、木雕栏杆、磨砖裙边等均存,整座建筑结构完好。民国时期江都县县长张济传岳父陈玉龙所建,解放后曾作为湾头镇政府办公楼,现为大洋造船厂职工宿舍。…
水碧泉古井
水碧泉古井建于清嘉庆十六年(1811),青石井栏,直筒六角形,高42厘米,口径61厘米,三面刻隶体“水碧泉”三个大字,其余三面刻有行楷题跋,交待置井、命名缘由,末段有“嘉庆辛未石潭老人识”。井身直径65厘米,深5.9米,用青砖平砌,保存完好。…
引市街102-1号古井
引市街102-1号古井清代,井栏为青石质,鼓形,体形较大,上口内径53厘米、外径78厘米,腹径为90厘米,高53厘米,内壁有绳槽。外腹壁雕刻麒麟、海龙王、游禽等图案四组,口沿及锦袱披巾式纹带上雕刻如意纹、缠枝花纹及辅助纹饰。井壁为青砖圈砌,井深5.8米。水质清澈,至今仍为周边居民…
牛背井
牛背井清代,井栏青石质,腰鼓形,高38厘米,内口径43厘米,外口径60厘米,腹径(外)70厘米,上雕孤形线纹,有锁洞,口部绳槽较多。井壁为青砖圈砌,井深约5米,井台为水泥地,占地面积6.2平方米。保存较好,为周边居民生活用井。…
洒金桥
洒金桥单孔砖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汶河(唐代官河)之上,东西长21.2米,宽13米,矢高5.2米,桥净跨7.3米,建筑面积275.6平方米。桥底座基础为青石质,在近外侧有石槽,最初可能有水关设置,重修后废弃水关,成为进出城门瓮城的桥梁通道。从拱券上的铭文砖“咸丰二年二月六日修”…
藕香桥
藕香桥石拱桥,长29.1米,宽4.8米,矢高4.8米,建筑面积139.68平方米。原名法海桥,明嘉靖四年(1525),扬州卫指挥火晟重建。清乾隆以前为画舫到达平山堂的必经之地。1963年,桥石栏杆改为水泥预制,上饰莲花图案,重修石级,湖道遍植荷花,改名“藕香桥”。…
大王庙大殿
大王庙俗称邗沟财神庙,原在便益门北官河旁。相传殿前石炉无顶,以香投之,即成灰烬;炉下一水窍,天雨积水不竭,有沙涨起,色如银,每岁春初,香火不绝,谓之财神胜会。正月初五烧香,爆竹声喧,箫鼓竟夜。庙中两联:“一殿两王天下少,庙门正北世间无”。2007年在古邗沟与古运河的交汇处北岸重建…
扬州普照寺大殿
普照寺大殿俗称太阳宫,原系道观,始建年代不详,清光绪初年道士道清重建,光绪帝赐普照禅寺匾额和青紫龙杖。原有山门、大雄宝殿、藏经楼及配房数十间。今仅存大雄宝殿,坐北朝南,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带副阶,硬山顶,整体保存较完好。…
小流芳巷徽州会馆
小流芳巷徽州会馆清代,坐北朝南,现存门房、二道仪门及大厅筑,建筑面积293.9平方米。第一进门房面阔三间、进深七檩,门房前原有高大门楼,上嵌“徽国文公祠”石额,已改。第二进为仪门门房,仪门为砖刻门楼,匾墙上开光如意纹内,雕刻福、禄、寿三星图案,其下有春、夏、秋、冬四季图案。第三进…
走遍广陵区
扬州市旅游景点
广陵区文物古迹
广陵区红色旅游
广陵区名人故居
广陵区4A级景区
广陵区十大景点
全部广陵区旅游景点
广陵区特产
广陵区美食
广陵区地名网
广陵区名人
广陵区A级景区名录
广陵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扬州市第一至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扬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闂佸搫鍟幊蹇涙偉閸洖绠规繝濠傛噹閸嬶拷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闂佽壈椴稿濠氭焾閹绢喖妫橀柣鐔稿绾偓
缂備緡鍣Λ绋婵犮垼顔愰幏锟�13001937闂佸憡鐟遍幏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