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
>
广陵区旅游
广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扬州琼花观
AAA
扬州琼花观琼花观作为千年古道观,历经兴衰沧桑,终于以崭新的风貌展现在世人面前。虽然现在还没有住观道士,虽然大殿内未塑神像,但它作为扬州著名道观和著名的历史文化遗迹,在人们心目中始终享有崇高的地位。而被誉为维扬一株花,四海无同类的千年琼花,正以其天下无双的风采笑迎海内外宾朋。明代扬州知府吴秀在观里建玉…
陈六舟故居
陈六舟故居陈六舟故居共两处,一在糙米巷6号、8号、10号,一在东关街羊巷23号。陈六舟官至安徽巡抚。糙米巷,旧时称曹李巷。此宅历史上全部属陈仲云家族的产业,陈氏先后四代为扬州很有影响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道光壬午(1822)至光绪癸未(1883),陈家先后出了三位进士,父子二人赐传胪,其后两人为举…
广陵四望亭
四望亭在县学街东首,汶河路西侧。其始筑年代,一说南宋嘉定年间,,一说明嘉靖时。《万历江都县志》引宋《宝佑志》云:“四望亭在州治南,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特授直宝谟阁、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事崔与之建。”《乾隆江都县志》载,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清康熙、雍正年间均曾…
董子祠
董子祠位于扬州明清古城北柳巷小学内,是扬州人为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而建的祠堂。董子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光绪七年重修。现存大殿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为典型明代风格,进深九檩,前有卷棚,楠木柁梁,体量宏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董子祠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因年久失修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董子祠严重损害。为保…
李长乐故居
李长乐故居位于东关街五谷巷41号,为清光绪年间直隶提督李长乐故宅。五谷巷,原名蛇尾巷,后因李长乐购建之居,改称五福巷,今名五谷巷。李长乐(1838—1889)字汉春,盱眙半塔集人,历任湖北、湖南、直隶提督。李长乐从军数十年,一生得了三个巴图鲁(即“勇士”的称号),这在清朝历史上是罕有的。清同治初年,…
胡氏住宅
胡氏住宅位于东关街306号、312号,为民国年间银行家胡仲涵住宅。占地面积1000余平方米,为民国早期建筑,至今布局完整。东关街306号的胡仲涵住宅原为小八字磨砖对缝门楼,旁置汉白玉石鼓一对,门扇厚实,铁皮包镶,钉饰花纹“五福盘寿”。大门下置一尺余高门坎,门楼东连门房一间。南墙面每块砖面皆经过刨磨后…
参府街民居群
参府街民居群位于参府街70、72、74、76、78、80、90号,为民国初赵氏、高氏、曹氏住宅。70、72、74、76号为赵氏住宅,前后五进,均为明三暗五对合式住宅,前后天井相连。78、 80号为高振声住宅,前后两进,明三暗五住宅。86-90号为曹姓住宅,现存两进,为明三暗五,东西厢房,前后有天井相…
许幸之故居
许幸之故居位于板井巷38号、40号,为当代油画家、美术理论家、文学家许幸之故宅。许幸之(1904--1991)扬州人,曾任上海中华艺大西洋科主任,副教授,参加过左翼文化运动,被推选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后赴苏北解放区,参与筹建“鲁艺”华中分院并在该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苏州市文联主席,上…
长生寺阁
长生寺阁位于跃进桥东北角的古运河岸边。长生寺本名长生禅林,清嘉庆十六年(1811)僧大茎募建,并改为寺。咸丰三年(1853)兵火后,全寺被毁,余房仅供僧人栖息。光绪三十四年(1908),僧竺仙以画代募,建殿楼五楹,后移锡他去。其徒性莲、普霞继之,岁有营造,规模渐复。如今,长生寺早已不复存在,而清末所…
大芝麻巷民居群
大芝麻巷民居群位于大芝麻巷18、20、34、36、36-1号,清末民初建筑。该民居群为以36号为中心,东侧为34号之一,西侧为36号之一,坐北朝南。18号民居,民国初期建筑。住宅坐北朝南,前后两进,三间两厢对合式住宅,中以天井相连。此宅结构完好,木槅门、窗保持原样。20号民居,清代建筑。水磨砖雕门楼…
许氏盐商住宅
许氏盐商住宅位于丁家湾88、90、92、94、96、98、100号,宅主许蓉楫,建于清代晚期。许蓉楫(1865--1932),字云甫,祖籍安徽歙县许村。光绪年间在扬州开设“谦益永盐号”。民国初年任扬州食商公会会长,乐善好施,曾开设“朱济堂”药铺、粥厂济民,并捐资修桥等。其孙许国平,原在美国马利兰大学…
彩衣街张氏住宅
张氏住宅位于彩衣街24号,为张安治住宅,建于清末民初。张安治(1911--1990),号汝进,笔名张帆、安紫,扬州人。曾习中国画于谢公展,后深得徐悲鸿器重,先后任职于南京美专、中央大学艺术系、广西艺术馆及中国美术院。1946年,应邀赴英国研究深造并弘扬祖国绘画艺术。1950年回国,历任政务院机关事务…
新仓巷62号民居
新仓巷62号民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陵区东关街道新仓巷社区新仓巷62号,系清代朱姓盐商住宅。该民居占地面积559平方米,建筑面积422.78平方米,大门南向,为简易八字磨砖门楼。连门房前后四进,硬山顶。第一进面北,面阔三楹9.3米,进深五檩3.6米;第二进为大厅,面阔三楹9.3米,进深…
大王庙大殿
大王庙俗称邗沟财神庙,原在便益门北官河旁。相传殿前石炉无顶,以香投之,即成灰烬;炉下一水窍,天雨积水不竭,有沙涨起,色如银,每岁春初,香火不绝,谓之财神胜会。正月初五烧香,爆竹声喧,箫鼓竟夜。庙中两联:“一殿两王天下少,庙门正北世间无”。2007年在古邗沟与古运河的交汇处北岸重建邗沟大王庙,地址为竹…
达士巷民居群
达士巷民居群达士巷20号民居现存砖雕门楼一座,住宅已改建。达士巷22号,前为砖雕门楼,后为五进住宅。第一进为三开间门厅,门厅北为一天井与第二进三间两厢住宅相连,第三进为三间两厢住宅,第四、第五进为对合式三间两厢住宅。该建筑群总计五进,除门厅三间改造为住房,其余建筑结构均保存较好。天井相连,麻石铺地未…
曹起溍故居暨生平事迹陈列馆
曹起溍故居位于古城扬州东关街338号,是曹起溍烈士出生和成长的居住地。曹起溍字建虞,曾化名鲁士英、陈君豪,是扬州市历史上第一个中国共产党组织的领导人。1906年,曹起溍出生于扬州一个职员家庭,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历任扬州特支代理书记,扬州临时县委书记、县委书记,扬州特委东乡特派员、城区区委…
刘文淇、刘师培故居
刘文淇、刘师培故居 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东圈门14号。刘文淇(1789-1854),仪征人,字孟瞻,清代训诂学家。故居名“青溪旧屋”,亦称“刘氏书屋”,系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小青瓦平房。刘氏世代居此。入门为一院落。第一进厅房面阔三间,西南有小轩,原额为“兰榭”,为刘文淇之曾孙刘…
马监巷清真寺
清真寺位于马监巷东侧,是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古元秉所建。整座建筑设有门厅、牌坊、礼拜殿、照厅、水房、厢房、宿舍等数十间建筑。牌坊上有“整容门”匾。院内有银杏树、“怀清井”。怀清井,民间称为“七奶奶井”,传为七烈女避难入清真寺殉节处,井旁墙上嵌砌有记载七烈女事迹的石碑一块。民国初年,寺内曾附设回…
冯氏住宅
冯氏住宅位于文昌中路九巷9号,系冯广盈在清光绪年间购筑的老房子。从其房屋布局、体量、装修、雕琢、家俱皆能体会“扬州古明月,陋巷旧家风”的古韵。冯氏老房子大门朝东,八字型磨砖对缝砌筑,砖面细腻光洁,门楼气势昂然,进门堂,入庭院,迎面砖雕福祠虽局部残破,然古韵尚存。福祠左为磨砖对缝仪门,入内遗存正宅南向…
扬州山陕会馆
扬州山陕会馆位于扬州市东关街250号,年代为清。位于东关街250号至262号的山陕会馆,是当时山西、陕西盐商在扬州设置的会馆,也是扬州最早的盐商会馆,原馆址在旧城南门街,后迁移至东关街,会馆占地面积5亩余,布局为前厅后宅,有后楼及花园,具有山西建筑的特色,北端墙脚嵌“山陕会馆地基北墙界址”碑刻。山陕…
走遍广陵区
扬州市旅游景点
广陵区文物古迹
广陵区红色旅游
广陵区名人故居
广陵区4A级景区
广陵区十大景点
全部广陵区旅游景点
广陵区特产
广陵区美食
广陵区地名网
广陵区名人
广陵区A级景区名录
广陵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广陵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扬州市第一至三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市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扬州市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闁哄啫鎳忛悥鍫曞箹濠婂懎鍋�
[第1页]
[2]
[3]
[4]
[5]
[6]
[7]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
闁艰鲸姊婚柈鎾棘閻熸壆纭€
缂侇噮妫稢P濠㈣鎷�13001937闁告瑱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