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隰县 | 隶属:临汾市 |
行政代码:141031 | 代码前6位:141031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14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14万人 |
人口密度:约65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3个镇、4个乡 |
地名由来:
隋开皇五年(585)龙泉郡改设隰州,以州带泉泊下湿得名,据《太平寰宇记》:以县南有龙泉而地湿,因名;1912年隰州改隰县。
基本介绍:
隰县位于临汾市西北边缘,吕梁山大背斜中轴部,地跨东经110°55′—111°15′,北纬36°30′—36°55′。东临汾西,西连永和,南与蒲县、大宁接壤,北与石楼、交口毗邻,东西宽45公里,南北长52公里,总面积1415.3平方公里。
隰县交通便捷,公路四通八达。209国道纵贯南北,境内长52公里;省道洪(洞)永(和)线横穿东西,境内长60公里,临(汾)大(宁)线与209国道相接,境内长3.6公里。县乡公路32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形成了以县城为中心,贯通东西南北,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网络。
二、历史概况
(一)历史沿革
隰县历史悠久,素有“河东重镇、三晋雄邦”之美誉。公元前1
荣誉排行:
2024年6月,2024年全国县域文旅融合发展潜力100强发布,隰县名列第70位。
2024年3月,2023年度全国信访工作示范县名单公布,隰县上榜。
2023年10月,水利部公布第六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隰县榜上有名。
2022年11月,生态环境部命名隰县为第六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2021年12月,隰县被认定为山西省农村电商强县。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隰县人口数量为9.14万人,位列临汾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2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6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606位。
2021年1月,2020年乡村振兴传播影响力县区排名发布,隰县位列第247名。
历史沿革:
隋开皇五年(585)废郡置隰州,继设隰州总管府,开始以“隰”命名,1912年5月,隰州改隰县,直隶山西省,1914年划属河东道,1930年撤销河东道,仍直隶山西省,1937年9月,山西省第六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移驻隰县黄土村,晋西事变后又移驻城关镇,辖汾西,霍县,灵石,石楼,永和,隰县,大宁,蒲县,吉县(次年划出),乡宁(次年划出),临汾,赵城,洪洞,襄陵,汾西等15县。
1946年11月28日,隰县解
龙泉镇位于山西临汾市隰县,是2001年4月乡镇撤并工作中,由原来的隰县城关镇和北庄乡合并组建的。位于隰县中部和紫川谷地,东经110°54′44″,北…[详细]
隰县辖镇。解放初属第一区,1956年改午城乡,1958年改午城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南部,距县城25公里。面积72.6平方公里,人口0.7万。…[详细]
隰县辖镇。解放初属第六区,1962年改黄土公社,1984年建镇。位于县城东部,距县城30公里。面积225.3平方公里,人口1.1万。辖谙正、上庄、岭上…[详细]
阳头升乡位于隰县西南部,距县城二十五公里,乡政府设在阳头升村,东接午城镇,西临永和桑壁镇,南通大宁太德乡,北连石楼、永和县,总面积为208平方公里,耕…[详细]
隰县撤销陡坡乡,整建制并入寨子乡。以原陡坡乡和原寨子乡的行政区域为寨子乡的行政区域,乡人民政府驻寨子村。
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六区,1956年改…[详细]
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改下李乡,1961年改下李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城北部,距县城15公里。面积198平方公里,人口0.6万。…[详细]
v隰县辖乡。解放初属第一区,1958年设城南公社,1984年改乡。面积112平方公里,人口1.1万。孝午公路、隰永公路穿越乡境。辖五里后、千里庄、七里…[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