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蒲县 | 隶属:临汾市 |
行政代码:141033 | 代码前6位:141033 |
行政区域:山西省 | 地理分区:华北地区 |
长途区号:0357 | 邮政编码:041000 |
车牌代码:晋L | 行政级别:县 |
辖区面积:约1513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9.57万人 |
人口密度:约63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街道、5个镇、2个乡 |
地名由来:
隋大业二年(606)由蒲子县改现名;蒲子山在隰州东北五十里,世传尧之师蒲衣子隐处,汉取以名县;另说蒲子山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另据《中国地名辞源》:一说源于古蒲子国;一说认为以黄河支流蒲水而得名。
基本介绍:
蒲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总面积1508平方千米,总人口10万人(2004年)。
县人民政府驻蒲城镇。邮编:041200。代码:141033。区号:0357。拼音:PuXian。
行政区划
蒲县辖4个镇、5个乡:蒲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克城镇、山中乡、古县乡、红道乡、乔家湾乡、太林乡。
历史沿革
古称蒲子国,因唐武帝尧时蒲伊子隐居于此,而名。隋代称蒲县。一说,似当以盛产蒲草为名。
?年,蒲县辖:城关镇、克城镇、薛关镇、黑龙关镇、公峪乡、太林乡、红道乡、化乐乡、西坪垣乡、山口乡、山中乡、乔家湾乡、古县乡、曹村乡、刁口乡。
2000年,蒲县总人口9886
荣誉排行:
2023年12月,蒲县被确定为2023年度国家水土保持示范县。
2022年12月,蒲县被命名为2021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9月,蒲县被命名为第五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2021年9月,蒲县被命名为2021-2025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
2021年8月,蒲县被命名为2020年度山西省省级平安县(市、区)。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蒲县人口数量为9.57万人,位列临汾市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1位,位列山西省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行榜第104位,位列全国各县市区人口数量排名第2594位。
2021年3月,蒲县上榜2016-2020年度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总结评估优秀名单。
历史沿革:
古蒲子国。
春秋晋蒲邑地,重耳所居。
战国蒲阳地,属魏。
汉为蒲子县地。
南北朝北魏正平二年(452)置定阳县及五城郡,郡县治今黑龙关。
太和二十一年(497)废定阳,置石城县(治所移今薛关镇略东村),又置平昌县,治今古县乡古县村,俱属五城郡。
北周大象元年(579)于石城故城置蒲子县,属五城郡,平昌县属龙泉郡。
隋开皇元年(581),蒲子县治由黑龙关移至萁城(晋克城),五年(585)平昌县改称蒲川县,县治移至
…[详细]
蒲县撤销红道乡,整建制并入蒲城镇。以原红道乡和原蒲城镇的行政区域为蒲城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返底村。…[详细]
薛关镇地处蒲县城西10公里处,面积139.3平方公里,耕地1.5万亩,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全镇辖13个村委,52个自然村,人口8185人,党员34…[详细]
黑龙关镇地处蒲县东南部,素有蒲县“东大门”之称,全镇总面积21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810公顷,辖15个村委、86个村民小组、18600口人。地上…[详细]
克城镇位于蒲县的东北角,与汾西县、洪洞县、隰县三县接壤,素有鸡鸣闻四县的旱码头之称。全镇辖13个行政府、84个自然村,总人口1.5万,总面积199.8…[详细]
蒲县辖乡。原为乡建制,1958年设乔家湾公社,1984年复置乡。位于县境东北部,面积82平方公里,人口0.6万。罗南公路横穿全境。辖乔家湾、井上、马如…[详细]
山中乡地处蒲县西南50华里,分别于吉县、大宁、隰县相毗邻,总面积19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740亩,辖9个行政村,60个村民小组,全乡共有人口475…[详细]
古县乡位于县城西北部,五鹿山西南的古县垣面,总面积96.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713公顷。辖8个行政村,38个村民小组,42个自然村,1146户,50…[详细]
太林乡位于蒲县东北20华里处,东与洪洞接壤,总面积127平方公里,耕地1.2万亩,平均海拔1480米,罗克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县境内矿产资源贮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