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城关镇 | 隶属:石泉县 |
行政代码:610922100 | 代码前6位:610922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5 | 邮政编码:725000 |
车牌代码:陕G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235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8.09万人 |
人口密度:约344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5个社区、22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因是石泉县政府所在地得名。
基本介绍:
石泉县城关镇地处秦巴腹地,汉水之滨,是石泉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全镇235平方公里,辖34个(村)社区,其中:4个城市社区,8个转型社区,22个村。辖266个村(居)民小组,总户数24394户,总人口71584人。总耕地面积52879亩,其中:水田9109亩,旱地43770亩。2018年人均纯收入11366.49元。
一、经济状况
1、农业产业方面。一是以现代农业为切入点,推进千亩苗木花卉园、丝银坝蔬菜产业园的建设,带动引领观光农业大发展。二是以传统农业为主线,壮大“稳桑、壮畜、兴菜、育苗”四项优势产业,坚定农民发展产业的信心。三是以新兴农业为突破口,倾力发展食用菌、中药材、水产和
荣誉排行:
2025年3月,被命名为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2023年7月,城关镇被命名为第三批陕西省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示范乡镇(街道)。
文化旅游:
云雾山鬼谷岭国家森林公园海拔2008米,距县城直线距离30公里,是石泉境内最高山峰,云雾山主峰鬼谷岭是我国战国时期的纵横家、谋略家苏秦、张仪的老师——鬼谷子的故里和修道授徒之地。也是陕西著名
石泉江西会馆及关帝庙时代:明、清地址: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老街保护范围:西至油脂公司家属楼,东至原校场坝路延伸30米,南至老街道延伸50米,北至育才路延伸50米。建设控制地带:以江西会馆及关帝
石泉城门及禹王宫·明~清·石泉县城关镇。东门:A、东北至二里村224号刘天文宅墙,东南至东街7组1号孟秀英宅墙,西南至东街1组45号张广升宅墙,西北至东街6组17号赵秀珍宅墙,南至河堤路,北
历史沿革:
清代称为“在城”,属石泉县石泉里管辖,民国初年称为城关镇,1953年为城关街,1956年改为城关镇,1960年改为城关人民公社,1964年复名城关镇,1996年并乡建镇,撤古堰、长安、石磨3个乡并入城关镇;2011年6月,撤销银龙乡并入城关镇。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地处县城中心地段以西得名。1948年六、七保二十个甲,按序数编保甲;1951年政区调整,故命名为西街政府;1964年体制调整,以地处西关而命名为西街…[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地处石泉县城北,故称北街。1949年前该地为荒地;1949年县城扩建称北街片;1970年更名为北街居委会;2002年更名为北街社区居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00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该地位于向阳路附近得名。1949年前为荒郊野地,是旧时行刑地,俗称“好汉坡“;1966年改称向阳坡;1970年改为向阳居委会;2002年改称为向阳社…[详细]
区划代码:~00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48年按序编柳城镇三、四、五保;1951年因方位编组中街政府8个组;1964年调整区划,成立了中街委员会;2002年由于地处地理位置及人口变化将中…[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二里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七里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0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城西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堡子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古堰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江南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黄荆坝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杨柳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5,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珍珠城镇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6,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长安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红岩城镇社区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建有新桥—汉白公路桥得名。1958年为石梯管区新桥大队;1983年改为新桥村村民委员会,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驻地因阳光普照,前程光明之意而得其名。1948年属柳城镇第九保;1950年更名为长安乡8、10、11村;1954年更名为太阳初级社;1958年命名为太…[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8年属柳城镇九保三大甲;1950年更名为长安乡六、九、十四村;1958年更名为纸坊大队;1966年称红光大队;1973年复名纸坊大队;1983年…[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在早年五家沟三个村建立为大队,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因“文革”中以红星向着共产党之意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83年改为东风村村民委员会,属城关镇管辖,沿用至今。…[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红二村村民委员会驻地附近的水永含磺铁矿泛红,阳光普照山沟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以农民要组织起来走合作化道路,前途是光明的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48年早年因城周柳树成荫得镇名,按序数柳城镇第一保8甲;1951年因石梯沟得乡名,按序石梯村第十二村;1955年合作社时村转社,得元岭社;1958…[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当地有青山沟桥、二郎沟桥,故名。1948年,为柳城第1保第1甲;1951年因此地产石磨而得名,石磨乡第11村;1955年得名双桥社;1958年为双桥…[详细]
区划代码:~22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驻地因合作化时期,因双桥分为两个大队,社员喜欢,干部高兴,名双喜大队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以渴望和平不要战争得名。1948为柳城镇第一保一甲五小甲;1951年为石磨乡第五村;1955年合作化时,为和平社;1958年公社化时,社转大队为太…[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该处有珍珠河流经,故取名珍珠河村。1940年为柳城镇第四甲第九保;1955年合作化为星二、星三二社;1958年转大队;1966年定为古堰乡红卫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以西沙河之间而得名。1949年为柳城镇第3甲第9保;1951年名堡子乡第4、5村;1955年名沙河社;1956年属古堰乡;1958年为沙河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驻地有一水田可产一百箩筐水稻而得名。1940年属柳城镇第九保第二甲;1951年属古堰乡;1955年合作化时,当地一水田产一百箩筐稻谷称“百箩社”;1…[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因此地山上多枫树而得名。1949年前,为柳城镇第9保,第六甲;1951年为古堰乡第9村;1955年合作化时,以纪念“八一”建军节定名八一社;1958年…[详细]
区划代码:~23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因早年养蚕取丝,丝白如银得名。1939年属双峰镇所辖之二、二保;1958年改为银龙乡新合大队;1966年为银龙乡向阳大队;1982年为银龙乡丝银坝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39,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双樟村是陕西省安康市石泉县城关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4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村民委员会驻地系山峰被雷所击,飞下巨石,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4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驻地因集体化后新民合作,得名新民村。1939年属双峰镇第三保所辖;1951年属黄湘乡第一村所辖;1956年属银龙乡新民合作一社;1958年改为新民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43,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此地有回龙寺和燕儿窝得名为龙堰村。中华民国28年(1939年)属双峰镇所辖之一、三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属银龙乡第三村;合作化时期(…[详细]
区划代码:~24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因新星、五联两村合并,各取一字故名新联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