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韦林镇 | 隶属:大荔县 |
行政代码:610523111 | 代码前6位:61052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镇 |
辖区面积:约68平方公里 | 人口数量:约3.21万人 |
人口密度:约472人/平方公里 | |
下辖地区:1个社区、18个行政村 |
地名由来:
西魏大统三年(537),宇文泰与高欢大战渭曲,此处水波荡漾、芦苇成林,西魏军巧妙设伏大获全胜,部分军兵于此定居,因芦苇成林,后也便在口口相传中演化为韦林。
宇文泰(505~556年),亦名黑獭。西魏政权的执政大臣、北周朝奠基者,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属鲜卑族宇文氏,家于代郡武川镇(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西)。他经营关中多年,实行改革,促进鲜卑族政治汉化,使西魏国力迅速强盛,为北周统一…… 宇文泰详细信息++
北齐神武帝高欢(496年-547年),鲜卑名贺六浑,祖籍渤海调蓨(今河北景县南)。北朝东魏权臣。因祖犯法,遂移居怀朔镇(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东北,一说内蒙古固阳),成为鲜卑化汉人。他曾参加杜洛周起义军,继归葛荣,为亲信都督。后判降尔朱荣,并…… 高欢详细信息++
基本介绍:
韦林镇位于大荔县城东南22公里处,东邻国营沙苑农场,南濒渭河与华阴市五合乡相望,西北分别与本县西寨乡、官池镇接壤。区域面积68平方公里,辖19个行政村,106个村民小组,23000余人,是大荔县人口最多的移民乡镇。
-
行政区划
韦林镇辖19个行政村:韦林、仓头、仓西、长城、会龙、火留、望仙、泊子、阳昌、迪西、东一、东二、东三、新合、迪东、柳园、仁东、仁中、仁西。
-
经济发展
韦林镇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小麦、玉米、棉花等大综农作物,2006年产量分别达到6746吨、10668吨、483吨。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全镇以设施农业、畜牧业、红枣及时令水果为主的四大特色产业发展迅速。
荣誉排行:
2021年5月,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韦林镇人口数量为3.21万人,位列大荔县各镇(街道)人口数量排行榜第8位。
2014年12月,陕西省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命名韦林镇为2014年度陕西省省级卫生乡镇。
文化旅游:
夏日里,美丽的沙苑呈现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迷人景象。再过五年,这里将变成国家5A级沙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目前,大荔县已按照五年规划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沙苑地处渭洛河夹槽地带,东西八十里,
历史沿革:
明朝时(1368-1644)属朝邑县洛苑乡。
清乾隆时(1736-1795)属南路,同治时(1862-1874)设韦林局。
民国时(1912-1949)属渭滨乡。
1949年后属朝邑第八区,1954年属南留区,1956年为韦林乡,1958年设韦林公社,1960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而废。
1988年移民返库后重建起名韦林乡,驻地会龙。
2000年5月,韦林撤乡建镇。
2002年1月,仓溪乡并入韦林镇。
2011年7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3,为特殊区域。
沙苑农场社区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20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60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民迁村废,1988年移民返库后在此重建村庄。因辖仓头村、阳昌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3,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长城”因村民多系1960年移民前长城村人,而命名长城村。…[详细]
区划代码:~2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仓溪”2014年会龙村和仓西村合并,起名仓溪村。…[详细]
区划代码:~205,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韦留”:2014年韦林村和火留村合并,各取一字得名韦留村。…[详细]
区划代码:~206,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0年因修建三门峡水库,民迁村废,1988年移民返库后在此重建村庄,因所在地望仙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07,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泊子:因建村于湖泊之旁而得名泊子。村民委员会:指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寨”2014年东一村和东二村合并后命名为东寨村。…[详细]
区划代码:~21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0年,因建三门峡水库民移村废,1987年移民返库重建村庄。因辖东三村和新合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迪村村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韦林镇下辖的行政村。…[详细]
区划代码:~21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0年,因建三门峡水库民移村废,1988年移民返库后重建村庄。因辖仁东村和柳园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7,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0年因建三门峡水库民移村废,1988年移民返库重建村庄,因辖仁西村和仁中村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1963年为西寨大队,隶属西寨公社。1984年改设西寨村村民委员会,属西寨乡。2011年,改属韦林镇。…[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63为马坊大队,隶属西寨公社。1984年改设马坊村村民委员会,属西寨乡。2011年,改属韦林镇。…[详细]
区划代码:~222,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梁家大队,隶属西寨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后,改设梁园村民委员会,属西寨乡。2011年改属韦林镇。…[详细]
区划代码:~224,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耿园大队,隶属西寨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后,改设耿园村民委员会,属西寨乡。2011年改属韦林镇。2014年原梁园村委会下辖的周堡村并入耿…[详细]
区划代码:~225,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设立田园大队,1981年设立晨光大队,同属西寨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后,改设村民委员会,隶属西寨乡。2011年改属韦林镇。2014年晨光村…[详细]
区划代码:~228,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东高”:2014年,东池村和高洼村合并,取两村首字得名东高。…[详细]
区划代码:~230,城乡分类代码:220,为村庄。
1958年为西池大队,隶属西寨公社。1984年机构改革后,改设西池村民委员会,隶属西寨乡。2011年,西寨乡并入韦林镇,隶属韦林镇。…[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