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名:东城街道 | 隶属:大荔县 |
行政代码:610523002 | 代码前6位:610523 |
行政区域:陕西省 | 地理分区:西北地区 |
长途区号:0913 | 邮政编码:714000 |
车牌代码:陕E | 行政级别:街道 |
人口数量:约5.73万人 | |
下辖地区:10个社区、8个行政村 |
区划代码:~00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郊”意指县城东郊片区域。1996年,设立东郊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15年随城关镇改为城关街道而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00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郊”意指县城北郊片区域。1996年,设立北郊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15年随城关镇改为城关街道而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004,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大”意指县城中心东南片区域。1964年设立东大居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15年随城关镇改为城关街道而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007,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北大”意指县城中心东北片区域。1964年,设立北大社区居民委员会,隶属城关镇。2015年随城关镇改为城关街道而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0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十三厂社区是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东城街道下辖的社区。…[详细]
区划代码:~010,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奓巷”:民国时得名奓巷。1958年为奓巷大队。1967年文革中更名为东风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设立奓巷村民委员会,隶属…[详细]
区划代码:~011,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云棋”指云棋巷,该巷是该社区境内的一条主要巷道,以巷名而命名。…[详细]
区划代码:~012,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红楼”指红楼北巷,居民点以巷得名。1958年为红楼大队,1967年文革中更名解放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设立红楼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013,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太平”指驻太平巷,取太平二字命名。1958年为太平大队。1967年,文革中更名为先锋大队,1972年恢复原名,隶属城关公社。1984年改设太平村民委…[详细]
区划代码:~01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东城南:原名城南,指位于县城方位,1966年洛河涨水,村庄北迁时分为二村,1982年以方位命名东城南。…[详细]
区划代码:~208,城乡分类代码:121,为镇中心区。
“长安屯村”:因村庄建造仿照长安城而得名。“村民委员会”:群众自治组织。…[详细]
区划代码:~20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62年为南营生产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大队重名,以大队驻地更名为畅家大队,隶属婆合公社。1984年,设立村民委员会,属婆合乡。2002年撤…[详细]
区划代码:~21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邓营”:明洪武时,军队屯田于此,因首领姓氏而得名。…[详细]
区划代码:~211,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为邓庄大队,隶属婆合公社。1984年,设立邓庄村村民委员会,属婆合乡。2002年撤销婆合乡并入城关镇。2015年随城关镇改为城关街道而改属。…[详细]
区划代码:~216,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泰山”因所在地泰山渡而命名。1962年为泰山大队,隶属婆合公社。1984年,设立泰山村村民委员会,属婆合乡。2002年撤销婆合乡并入城关镇。…[详细]
区划代码:~218,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婆合:据《大荔续志》载:北宋熙宁年间,安徽道台广德知府朱寿昌弃官寻母,于此相见。其母时已70余岁,人称婆婆。后人为纪念此事,立有《朱寿昌寻母碑》起村名…[详细]
区划代码:~219,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1958年为埝头大队,1962年因驻下寨得名下寨大队。1982年,地名普查时,因大队重名,取大队所辖小王村和下寨两个自然村名中各取一字,更名为王寨大队…[详细]
区划代码:~220,城乡分类代码:122,为镇乡结合区。
“平原”因辖前后平原坊而命名。1958年为平原生产大队、高八大队,隶属婆合公社,1984年,设立高八村民委员会,后按方位设立东、西平原村民委员会,同属…[详细]